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国舅爷,开局带老朱靖难 > 第275章 《西山政训》,真德秀

第275章 《西山政训》,真德秀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第275章 《西山政训》,真德秀

    不过朱元璋还是很愤怒,直接扣掉了汪广林两个月薪金,然后当着赶来的吏部大臣的面,直接扣掉了他六个月的薪金,并且吩咐他和杨宪一起,把他上报的那些人都给弄清楚,不要出什么纰漏。

    而朱元璋的意思,就是“杀光”!

    孔印被列为明朝四大罪状之一,虽然也就是七八百人的死亡,并不引人注意,但胡惟庸的罪状却是很可能不会重演,甚至连蓝玉的罪状都找不到,而且杨宪提供的那张清单,也是更加详尽,几乎所有的当地官员,都被列在了上面。

    朱元璋这一招,可谓是石破天惊,其影响之大,甚至比当初的贪污案件还要大。

    现在的应天府,最热门的话题有两点,一是最近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赛事开始了,每场赛事的票都被抢购一空,很难拿到,再加上当晚的赛事,一共有十场赛事,其中甄武选中的十六个队伍,已经全部参加了一次。

    按照甄武的吩咐,这十六个队伍的打法各不相同,有的比较凶猛,有的比较保守,有的比较注重打法,有的则是完全的莽夫。

    所以观众们都有了自己想要的战队,现在的应天城,所有人都在为自己想要的战队加油,他们会争论谁会赢,谁会赢,谁会赢……

    这样针锋相对的场面,倒也颇有点粉丝的风范。

    而在这场比赛之后,对于应天百姓来说,还有一个更大的冲击,那就是那虚空印记。

    第三期的《楚云升》,已经不是的了,而是十文一张,但依旧在第一天就被抢购一空,甄武不得不多印刷了五十万张。

    这一次的新闻,足足有四个版面,甄武还特意请柳清薇,对这个空白印章的事情,进行了一篇特稿,详细说明了朱元璋如此震怒的原因,也说明了在当地,悬挂空白印章,对于当地的民众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如此一来,朱元璋一口气将这些人全部斩尽,也不会引来太多的怨言,甚至还会更加笼络人心。

    这句话,是朱元璋拿着最新一份报纸,在应天城中听到的,这让朱元璋原本有些低落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下。

    此时的朱元璋,才登基三年,再也不是当年的皇帝,朱标去世,他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的皇帝。

    所以,这一次,连续杀死这么多当地的官员,让朱元璋很是不爽。

    倒不是朱元璋不想大开杀戒,而是他现在的心情,已经没有以前那种称霸一方的快意了。

    他们都将凶残的元人给赶跑了,为什么他们还是这个样子,仿佛与元廷在位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区别一样,这让朱元璋感到了一丝的沮丧。

    朱元璋郁闷之下,就去找了郑武。

    刚刚被甄武邀请进来,朱元璋还没来得及说话,就看到甄武一副跃跃欲试,欲言又止的样子。

    朱元璋一脸的莫名其妙,甄武可从来没这么害羞过,他连忙说道:“泰儿,你想说什么,但说无妨。”

    甄武尴尬的一笑,道:“这个,大比已经结束了,粮草的钱也已经凑齐了,还有这张丹书铁卷……”

    甄武话还没说完,朱元璋就一巴掌拍在了自己的大腿上,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着处理空白印章的事情,以至于都忘记了甄武梦寐以求的那张金票。

    “泰儿,你放心,陛下最近很忙,等他回来,我会给你一些赏赐的!”

    “是!”众人齐声应道。

    甄武虽然很失望,但也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好奇地说道:“四爷,你怎么会在这里?”

    说起此行的目的,朱元璋面色有些阴沉,又问着方元:“你对孔印一案,有什么了解么?”

    甄武笑道:“我能不知道吗,这可是我自己选的!”

    在甄武看来,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因为他和杨宪的关系才闹出来的,他当然要重视一下。

    然后甄武看到朱元璋脸上带着几分倦意和忧郁,他疑惑的说道:“四爷,您不是早已退位,莫非这空印之事也与您有关,为何您看上去这么无精打采?”

    朱元璋一开始还有些疑惑,但很快就回答了卫小北的问题。

    “泰儿,你说这次圣上将那么多的朝臣斩尽杀绝,对不对?”

    甄武一怔,显然没料到四爷会这么问,沉吟了一下,说道:“没错,但也不全是!”

    朱元璋还没有反应过来,甄武便继续说道:“错就错在,皇上的做法实在是太残忍了,你要明白,一夫被囚,全家被贬,律法不能草率行事,否则,很可能会害了一家老小,甚至更多的人。”

    “圣山虽然表面上是杀人灭口,但其实,他们的家人,都是被牵扯进来的。”

    “我说的没错,就是这个原因,律法不能乱用,这些大臣们被陛下处死,就是他们自己做了错事,触犯了律法,罪有应得!”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也是这样认为的,毕竟这些人做了错事,他应该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才对,但不知为何,他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甄武不等朱元璋发话,便继续说道:“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我们必须要制定一条完整的、有效的、严格的、按照法律来行事的法律,就算是皇帝,也只是有修改法律的权力,而不会太过插手法律的实施!”

    朱元璋眼睛一亮,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打算。

    他总认为现在的《大明律》有缺陷,于是在史书上,他又写了一部名为《明大浩》的法典,作为大明法律的一部分,但在朱允炆的统治下,这部法典就被取消了,并没有被后来的明朝使用。

    按理说,《明大浩》是从洪武后期就已经存在的,不过经过甄武的一句话,朱元璋已经有了修改《明大浩》的想法。

    有了这个目的,朱元璋顿时清醒了许多,不再胡思乱想,而是对甄武刮目相看,看来甄武说的很对,以后有什么事情,或者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他。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9/9622/77622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9/9622/776220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