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护犊子了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嘉靖心情复杂,漫步半个多时辰,气才慢慢消退一些。
    吕芳这时见他气色和缓,立刻道:
    “万岁爷,奴婢琢磨着,既然是通倭大罪,杀了也就杀了,也没什么…问题是严世藩他们啊,他们要是借故闹腾,说朱墨矫诏欺君,那怎么办?”
    嘉靖却是沉默:矫诏?严世藩这货肯定说的出来的……但欺不欺君,那还不是朕说了才算?难道骗了你严世藩,就算是欺君?
    吕芳已经观察好一会儿了,感觉皇上对朱墨干的这大逆不道的事儿,似乎并不很生气?那么,就有可能会欣赏?且提到严家,皇上脸上就生出一股前所未见的杀意,这是为何?
    那还不是护犊子?
    他于是小心试探道:“万岁爷,朱墨这小子,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奴婢是万万猜不到他会这么狠……邪了门儿了,这到底是什么人呐……”
    什么人?
    狠劲儿?
    呵呵,你吕芳怎么会知道?
    那是朕的儿子!
    不狠,有资格做朕的儿子吗?
    嘉靖眉头终于舒展,笑道:“吕芳啊,既然叫他去干了,后果也只有咱们背着咯……只不过啊,他这样闹腾,到底能不能把事情干成了呢?他要是干不成,朕就要打他屁股开花!”
    吕芳瞥了一眼,忽觉嘉靖的神情特别扭曲,脸上是怒色,眼睛里却又是浓浓的自豪喜悦……
    天哪,
    这?
    不是你儿子,我吕芳打死也不信了。
    他赶紧转移注意力,道:
    “万岁爷这么一说,奴婢倒是想起来一件事儿……他杀了何茂才,却没有抄家……奴婢本以为抄了家,也就有了军需了,何必再闹腾呢?”
    嘉靖却是很清楚——
    朱墨这个人,所图谋者,乃是万世之安。如果抄个家就把事情办了,还用得着他?这个赈灾特使,他是万万不会干的。
    而这,才符合自己的脾性。要做就要做大事,要担当,就要担当天下!
    这次叫朱墨下去,本来就是考验他的能耐,如今看来,魄力这关是过了。接下来就要看他是不是真有能力?
    另外,
    严世藩他们要闹腾,就让他们闹腾个够好了!
    “吕芳,胡宗宪、谭纶又怎么说?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儿,他们就躲着?也不跟严嵩和裕王说?”
    吕芳回答:“回万岁爷,吴风那边口头回报,胡宗宪也回话给严嵩了,说是事先不知情……谭纶那边也差不多,压根儿就不知道……他们呀,都吓坏了,害怕被朱墨连累呢……”
    哦?
    “呵,没出息!”
    嘉靖笑骂道:“就这么点事儿,看把他们吓得?通倭犯杀了就杀了,有什么好怕的……连累?怕被朱墨连累了,就躲起来?让朱墨一个人去对付几十号人?”
    吕芳忽觉嘉靖这护犊子简直有点过分呀——
    胡宗宪一个,谭纶一个,就在两个月前,不还是你眼里的栋梁吗?怎么你私生儿子来了,就都变成土鸡瓦狗了?刚才还说杀二品官儿不得了,现在就小事一桩了?
    吕芳心里正跑过一片草泥马,嘉靖却又说道:“徐阶他们呢?又怎么说啊?难道说也不知道?”
    “他们倒是知道的,谭纶给他们回了信,裕王府的太监冯保已经给奴婢都说了……裕王自然是十分的惶恐,徐阶、高拱也后悔推荐了朱墨,唉,人之常情嘛……倒是张居正,竟然力保朱墨……”
    哦?
    嘉靖一听不禁一喜,道:“这个张太岳是个人才……”
    那是,
    维护你儿子的当然是人才了……
    吕芳一边埋汰,一边答道:“且不是吗?冯保在旁边看着呢,张居正说落井下石的事儿他绝对不干,还说,朱墨这样大刀阔斧,肯定还有后手……”
    “嗯嗯,落井下石,还有后手……这个张太岳有眼力!”
    嘉靖脸色瞬间喜悦起来,说话也慢慢多了,又问道:“严嵩严世藩呢,他们就那么笃定朱墨一定会失败?”
    “万岁爷,且不是吗?奴婢的人在严家亲耳听到,严世藩扯着嗓子吼,说是朱墨这次必败,最多个把月,慢一点两个月,一定灰溜溜回来,到时候就朝议,一起算他的总账……”
    “朝议……?”
    嘉靖一听就上火:严世藩是料定了江南的事儿肯定不成,因此要发难,给朱墨定一个罪名……
    一想到严世藩,他护犊子的心情就迫切起来,缓缓道:
    “议……叫他们议……朕倒要看看严世藩能说出个什么来?别到时候搬起石头又砸了自己的脚……”
    嘶!
    吕芳直接听出了他语气中对朱墨的自豪劲儿——
    这,还不是护犊子?说不是亲儿子,谁信啊?
    只是,朱墨就真的能成?
    吕芳感觉不太肯定。
    但也不知为什么,嘉靖这时却十分笃定。从上次翰林院朝议上朱墨的表现,就看出来这孩子很有城府,毕竟,能瞒过老严嵩的人,可是不多……
    ……
    与此同时,
    杭州,巡抚衙门。
    朱墨让郑必昌和杨金签了一个“保契”,也就是担保协议,随后又亲笔写了《大明官营江南钱庄暨抗倭公债发告示》,让衙役在全城十二个招贴处张贴出来;又钞了数千份,分发各处驿站。
    这,
    是朱墨一直留到现在才出手的大招。
    回想整个方略,如果一开始就说破,一定会胎死腹中,而此刻却局面大开,不出意外的话,一定会取的惊人的效果。
    发公债,众臣以为要靠衙门强压,而朱墨却签了个保契,让织造局出来担保发行,这样就就保证了信用。
    此刻,还要加上利诱!
    在告示中,朱墨亲口承诺,官营钱庄,将用公债筹来的钱做本金放债,放给谁?放给千千万万丝绸作坊!
    而认购公债超过1000两的,三年后自动转为官营钱庄的股子,每年坐享6厘以上的投资回报。5厘加6厘,就是一分一,还回避了放高利的风险。这对小康以上的闲钱,都是极大的吸引力,包括那些借钱给钱庄的富户官绅,都会趋之若鹜的……
    而他之所以那么笃定,是因为系统对织造银行的评估,让他十分欣喜——
    【进程:提升江南纺织业的资本化率;】
    【途径:国家丝绸进出口公司、政策性银行联席担保发行可转换国债,合计年化利率11;】
    【可行性:85,描述:区域闲置资本约为5000万两;区域真实利率约为年化94;可升级作坊数为户,潜在产能300万匹\/年;】qqnew
    【……】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9/9274/54155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9/9274/541555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