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种菜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早饭过后。
    李红兵躺在摇椅里享受春日暖暖阳光,呼吸大自然清新空气,比起城市的快节奏和压抑生活,农村就是这么轻松自在。
    四个小狼犬也不知跑哪浪去了。
    洗完碗的傻娃提着用防雨布做的袋子,走到摇椅旁打开。
    “太爷,菜苗烧黄了。”
    嗯!
    李红兵侧头看了眼,想起这是买兰花时,顺手买的蔬菜苗,装在防水布里捂了一个晚上,现在都捂变色了。
    “傻娃,你会种菜吗?”
    “会。”
    李红兵从摇椅里起身,反正没事干,傻娃又把菜园都翻好了,不种又会长满杂草,天天吃肉也不是事。
    “走,今天把菜苗都种上。”
    虽说是从农村出去的,李红兵还真没种过地,既然回农村生活,不会种地传出去还不被人笑话。
    前院菜地有一亩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相当于一个半篮球场。
    种菜傻娃是主力,负责把菜苗分类择开,李红兵撑破天算个打杂,归拢土壤,用锄头把大块泥土拍碎,挑出石头。
    “太爷,菜陇地要直。”
    “太爷,歪了。”
    “太爷,那边犁过了。”
    “太爷,…”
    ……
    太爷太爷太爷,太爷不种了行不行。
    一声声提醒下,李红兵怒了,直接把锄头丢到地上。
    傻娃吓的手脚无措,眼中带着惶恐的看向李红兵,不知道太爷为什么生气。
    见到这一幕。
    李红兵暗暗责备自己,没事发什么脾气,本来就做的不好,还不能让别人说,看把傻娃吓的。
    “傻娃,对不起,太爷不该冲你发脾气,你来教太爷怎么种菜。”
    噢!
    傻娃畏畏缩缩的走到菜陇,举起锄头上下翻飞,没一会就挖出一条笔直菜地。
    漂亮!
    菜陇规规整整,笔直一条线,像是用尺子量过。
    而自己挖的歪歪扭扭,跟猪拱过一样。
    李红兵羞愧的捡起锄头,修正自己那块菜陇地。
    边挖边请教。
    终于,一块还算像样的菜陇地成形。
    傻娃憨厚的举起大拇指,夸挖的好。
    能被傻娃夸奖,李红兵看着自己亲手挖出来的菜地,骄傲感油然而生。
    很快。
    两人把菜园挖出一条条菜陇地。
    就等把菜苗种下去。
    傻娃拿着菜苗,眉头皱成川字,在他看来这些菜苗没必要种,都蔫黄了,种下去太阳一晒全都活不成。
    “怎么了?”兴致盎然的李红兵问道。
    “种不活,捂一夜,都烧死了。”
    “怎么可能种不活。”不信邪的李红兵接过一根菜苗,没等种下去,菜苗在手中断成两半,断口烂出黄水。
    这!
    李红兵傻眼。
    这么多菜苗全都浪费,要不再去镇上买一批。
    就在这时。
    院门外响起狼犬们嗷呜嗷呜叫声,紧接着小家伙们浑身沾满草屑跑进门,见到到李红兵颠颠跑到脚边呜呜撒娇。
    对了!
    咱有自然之心,既然对动物管用,那植物也跑不了。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红兵将本源之力投入那些蔫黄的菜苗上,每根菜苗分的不多,只有发丝那么一点点。
    很快。
    原本蔫黄的菜苗,获得本源之力后,李红兵能感受到它们散发出快乐情绪。
    那是来自生命的雀跃。
    ……
    菜苗重获新生。
    李红兵在菜地挖出一个小坑,埋下一棵菜苗,冲着连连摇头的傻娃招手。
    “可以种,都能活,太爷不骗人。”
    说完埋头挖坑种菜。
    四条小狼犬歪起小脑袋,看了一会李红兵挖坑的动作,颠颠跑进菜地,两个前腿乱刨,一个标准土坑出现。
    嗷呜!嗷呜!
    小狼犬们发出呜呜叫声,李红兵看了一眼,竖起大拇指。
    “好样的,中午加肉。”
    呜呜!
    听到加肉,小狼犬们刨的更欢了,傻娃也有了动力,把菜苗分类种进土坑里。
    时间推移。
    整片菜地种满菜苗,李红兵打开感知,菜苗们散发出的生命雀跃,让他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愉悦,每一个毛孔都为之舒张。
    这就是拥有自然之心的德鲁伊。
    哗啦!
    一阵水声把他惊醒。
    扭头望去,傻娃提着水桶,给菜苗浇水。
    李红兵加入浇水队伍,顺便把那丛草兰花种在菜园边上,送出一些本源之力。
    至于小狼犬们,转个身的功夫,又不知跑到哪里去浪了。
    ……
    午饭过后。
    搞定菜园,李红兵开始对池塘下手。
    反正都是要收拾,不如趁现在有时间,一次全都搞好。
    清池塘是个大工程。
    首先要把池塘腐烂树叶捞出来,然后放水清理淤泥,修整池塘,最后重新放水。
    看似就几个步骤。
    实际干起来两人还真有点吃力。
    老宅池塘是用石条砌成的,二十多年没有清理,积累厚厚的淤泥腐叶,稍微用铁锹挖一下,马上泛起无数腐臭气泡,熏的眼睛发酸。
    只能先放水,把水放干后再用太阳晒塘,等淤泥腐叶晒干了,才容易清理。
    不过,放水也是麻烦事,老宅门前水渠早已被淤泥和杂草堵死,都成平地了,如果不疏通的话,到了雨水季,前院种的菜都会遭殃。
    问题来了,这条水渠一直延伸到后院山坳,要疏通的话整条水渠都要清理。
    疏通水渠,那就要清理后院水渠。
    让傻娃一个人干,没个把星期干不完。
    只能找帮手了。
    李红兵走进堂屋,拿一条红梅烟装在身上,吹一声口哨。
    四只小狼犬欢快的跑到身边。
    “走,我们到村里请人。”
    ……
    林区经历过三次人口迁徙。
    第一次是林区划为植物保护区,取消国营林场,导致大量依附林场生活的村民失业,重新拾起锄头,当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或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
    第二次退耕还林,各个村镇将开荒土地退还林区。
    有些村庄还好,本就有自留地,勉强能自给自足,有些村庄则在保护区内,直接取消村级行政,全村搬迁出林区。
    草沟村位于林区边缘,本就是高海拔村庄,交出开荒地后,可耕种土地只剩山坡地,土壤薄,土力差,勉强能种些玉米、土豆、红薯之类的粗粮。
    第三次封山育林,把林区内村镇有计划进行搬迁,愿意搬迁的村民,会重新安置住房、土地,按家庭人数给予搬迁补贴。
    三次迁徙,让人口本就不多的林区变的更加荒凉,但还是有一部分村民宁愿忍受生活贫困,也不愿离开生养的土地,直至埋葬在这片土壤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9/9043/53378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9/9043/533788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