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舍友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八月底,港大开学。
    郑耀阳独自开车过来报道入学。
    虽然车库里有两辆顶级跑车,但他开着一辆比较朴实无华的奔驰sl,而且还停在了校外。
    郑耀阳的心理年龄很大,但对香车美人的热爱丝毫不减,只是过了爱装哔的年纪,也实在没必要跟同龄人炫耀。
    开学第一天太张扬,容易成为同学们眼中的大反派。假如成为反派,那么接下来的计划很难展开。
    郑耀阳对上学没什么兴趣,主要是为了应付外公,同时也在惦记港大学生会会长的职务。
    八十年代末的大学生少之又少,港大有亚洲‘常青藤’之称。
    过去、现在、未来诞生了无数知名校友,其中最出名莫过于国父,以及未来的第五任行政长官。
    港大的优秀毕业生,走出校门就是社会精英,被无数企业视为香饽饽。
    假如郑耀阳是学生会会长,近水楼台收几个有能力小弟应该不算过分。
    在老生的帮助下,
    郑耀阳顺利办理入学手续。
    港校跟内地最大不同出在于没有班级概念,没有辅导员,也没有班主任。
    基本上只有老生相伴,学校也推崇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跟内地保姆型学校有明显的区别。
    两者说不上谁好谁坏,但港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疑会更有个人想法,动手也会能力更强。
    郑耀阳直接忽略了站在高处寻找他的表哥,跟着人群一起去往学生宿舍。
    他计划住在校外,不打算住宿舍,但并不妨碍他去眼熟一下舍友。
    郑耀阳记得,他的舍友中有个移动通讯工程的高端人才。
    先后在摩托罗拉、诺基亚任职首席工程师,后来成为中科院的预备院士。
    白人向来嘴上一套,背地又一套,嘴上说着天下大同,没有肌肤之分,暗地里却是最严重的种族歧视者。
    一个土生土长的华人,能在他们企业成为首席技术工程师,足以见得能力的不同凡响。
    那位舍友的名字叫做萧子良,祖籍香城,目前居住在九龙城寨。
    相较于新生们的大包小袋,以及父母相送,郑耀阳就像出来春游,仅背了一个双肩包。
    心态也像春游,到处走走逛逛,看看青春靓丽的女同学,脸上不见半点焦急神色。
    有一说一,港大女生颜值都不低,高质量的才女比比皆是。
    因为入学考试,进行全英文面试,女性姣好的面貌,相当书面的整洁分。
    同行家长见到,忍不住询问:“同学,你是负责接送新生的学长?”
    郑耀阳轻笑解释:“我也是这一届的新生,只不过家里住的比较近,以前经常来校园转转,所以比较熟悉。”
    家长哦了一声,感觉郑耀阳眼熟,也觉得是相似的人,没有深入联想。
    对面豪门权贵,狗仔们不敢过于放肆,当初只是拍到郑耀阳的半张脸。
    假如不是特别熟悉郑耀阳的人,仅从灰白纸质的报刊图像,其实很难认出郑耀阳是绯闻中的男主角。
    况且经过多日的冷处理,还有孙家也在有意的压制消息传播途径,整件事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郑耀阳跟那位家长聊着,一起来到男生居住的宿舍楼。
    302房门前,两人再次碰面。
    家长笑着说:“同学,我们还真是有缘,你跟我们家孩子住在一起。”
    郑耀阳露出笑容,礼貌询问:“确实有缘,伯父贵姓。”
    他前世也没有选择住校,心情不爽,拖到九月中旬才来办理入学手续。
    宿舍的三位舍友叫什么名字,就读什么专业,他根本都不关心。
    那时候的郑耀阳眼光高于顶,可以说谁都看不起。
    萧子良的名字还是多年以后,郑耀阳参加同学会听朋友说起过,回忆之后才发现,他们是同学,还是舍友。
    那时物是人非,郑耀阳虽然落魄,但每个月也有百八十万的零花钱,无法做到主动放低姿态,去结交萧子良。
    “免贵姓张,弓长张,张显贵。”
    家长看出郑耀阳的谈吐不凡,应该是富贵人家的子弟。
    有意让自家孩子与对方交好,眼神示意妻子赶紧把孩子叫过来,他继续跟郑耀阳交谈,试图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大学是小型的社会,有些家长省吃俭用,也要供孩子读最好最贵的学校。
    为了接触以往接触不到的圈子。
    毕竟穷人的圈子再厉害也是穷人,富人的圈子再落魄也是富人。
    按照几十年后的说法,做破圈,跨越阶级产生关联。
    郑耀阳在等待萧子良,闲得无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过了二十分钟,张显贵没有套出什么有用的讯息,倒是自家的讯息被郑耀阳套得七七八八。
    郑耀阳也了解到两位宿友,一个叫做张旭,一个叫做刘明泽。
    前者家里在新界有间皮革厂房,有几十个工人,应该是属于a货工厂。
    后者父亲在廉政公署工作,只有母亲送他过来,职务应该不算太低。
    又过了几分钟,郑耀阳期待的最后一位舍友终于姗姗来迟。
    萧子良以及他的父亲,一个戴着眼镜身形瘦小,性格腼腆内向,一个穿着干净的西装,却难以掩盖沧桑的面孔。
    九龙城寨是香江着名的贫民区,也是亚洲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曾经作为抗战的桥头堡,如今成为三不管地带。
    究其原因是因为带清的无能,本来是割地赔款最后的遮羞布,自留地。
    但带清无能,管辖不到,也不敢派人管,最后逐渐沦为三不管地带。
    面积两万六千多平米的地方,有着超过五万的长期居住人口,其中还不包含偷渡客,以及流窜作案的犯罪分子。
    据非官方数据统计,九龙城寨的居住人数,保守在十万以上。
    十万人口生活在两万六千平米的地方,每人居住面积不足两平方米,大概是一张床的大小。
    面对家境看起来优渥的舍友,以及家长,萧子良父子俩显得很拘谨。
    萧子良父亲有意讨好,热情递上自制的红薯干,用干净的油纸包裹着。
    刘明泽母亲再三拒绝,可是盛情难却,只好礼貌的接受。眼神不加以掩饰的嫌弃,时不时还用手帕捂着口鼻。
    张旭父亲脸上虽然没有表露出来,但也一直拿在手上,久久都没有尝试。
    两人看似不经意的举动,被萧子良察觉,刺痛敏感的神经,躬身整理床位被褥的腰肢弯得更低。
    “伯父,这味道很不错,很像小时候我外婆制作的红薯干。”
    郑耀阳露出笑容,坐在床边,津津有味的吃着。
    他也没有夸大其词,虽然包装看起来比较简陋,但绝对比市面上大多数食品要卫生干净。
    萧子良父亲露出憨厚的笑容:“郑同学,你喜欢就好。”
    气质不凡的郑耀阳都主动品尝,其余几人也不好意思端着架子。
    哪怕刘明泽母亲都硬着头皮将红薯干放入嘴里咀嚼,说着违心赞美的话。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7/7993/48821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7/7993/48821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