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唐从见武皇开始 > 第5章 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

第5章 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武则天就是武则天,什么都要先怀疑一下……

    “回陛下,确实出自晚生之手……昨夜情急,此举实属无奈,另外,还有一言,晚生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正一只能承认,是自己写的。

    不然,谁会相信,现在的他,来自一千多年后的现代?

    “讲!朕恕你无罪……”

    武则天许是被李正一“遗言”中舍生取义的真情所打动,表情也缓和了许多。

    “陛下,刘思礼谋反一案,晚生舅父也牵涉其中,被诬谋反,可晚生了解舅父为人,愿以性命担保,舅父绝无谋反之心……”

    的确,李正一相信历史,也相信宋璟的为人。

    “昨日,武懿宗来报,说你舅父竟参与谋反,朕本不信,一来,朕清楚宋爱卿为人,二来,你舅娘,曾救朕有功,朕信得过……可今日一早,来俊臣便呈上了,你舅父承认谋反的亲笔签字画押,还说你科场舞弊,朕也是没想到……”

    武则天眉头紧蹙,若有所思。

    只是,李正一发现,武则天对宋璟的称呼,又变成了“宋爱卿”。

    嗯,有希望……

    “陛下,您听过《罗织经》吗?”

    李正一微微拱手道。

    “罗织经?”

    武则天有些不解。

    “此书乃是来俊臣所写,专讲罗织罪名、制造冤狱之法……就如今日,晚生被诬科场舞弊,若非陛下亲见,恐也是有口难辩、无处伸冤……更何况,舅父身陷囹圄,屈打成招也未可知……”

    李正一说得不急不缓,却句句在理。

    武则天微微点头,却没有说话。

    想来,疑心病重,应是天下帝王的标配……

    看来,得再加一把柴,才能点燃武则天的“疑心”之火。

    顿了顿,李正一又说道:

    “陛下,您不觉得疑心吗?近年来,大周边关战事,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就连吐谷浑部,都敢妄言,说我大周,国无良将……可陛下,大周,真无良将吗?不都是被索元礼、周兴、来俊臣这些酷吏构陷,下狱的下狱,流放的流放,斩杀的斩杀……”

    说到这儿,李正一有些激动。

    但他发现,武则天的表情,有了细微的变化。

    于是,李正一趁热打铁道:

    “陛下……您不觉得,这些人故意牵连朝中重臣,说其谋反,甚至连面君的机会都不给,便证据确凿,直接斩杀、流放……他们的动机,恐另有深意,怕是欲借陛下之手,削弱大周国力,再与北方契丹、西南吐蕃勾结,另图谋反,也未可知啊……请陛下三思!”

    “谋反”二字,李正一说得很重,也很清晰。

    但武懿宗、来俊臣等人,到底有没有谋反,李正一也不知道。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

    武懿宗、来俊臣之所以敢借刘思礼之手,诬陷朝中重臣,是因为他们断定,武则天对谋反之人,绝不会心慈手软,所以才肆无忌惮。

    而李正一,不过是依样画葫芦。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在武则天耳边,吹点关于“谋反”的耳边风罢了。

    这耳边风,必然会让武则天的疑心之火,越燃越旺。

    疑心这东西,只要在武则天心底,烧着烧着,必然会让武懿宗、来俊臣等人引火上身……

    果然,李正一这煽风点火,确实见效……

    不过片刻,武则天便起身,对李正一说道:

    “言之有理,那朕,即刻便解了宋宅之禁,派人重查此案!”

    “回陛下,晚生愚见……此时,还是……按兵不动为上……”

    李正一急忙说道。

    “按兵不动?”

    武则天反问道。

    “是,陛下,那些真谋反之人,只有让他们得意忘形,他们才会自露马脚,这样,我们就有迹可循……”

    李正一分析得头头是道。

    “可……宋爱卿还在牢里,朕的意思是,可以特赦你舅父……”

    武则天心里,对宋璟还是有几分信任的。

    “陛下,正一亦想早些救出舅父,可若如此,便是打草惊蛇,没有铁证,又如何为三十六家朝中名士洗清冤屈?”

    李正一此时想的是,若能借此机会,揭露武懿宗、来俊臣的真面目,就能保住三十六家名士,千余人的性命,舅父也定会理解他的。

    “你……有铁证?”

    武则天面露疑色。

    “陛下可派人暗中调查此案,不出三日,必有铁证。”

    李正一胸有成竹。

    “准奏,朕就派怀英,暗中调查此案!”

    狄仁杰,字怀英,时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也是武则天为数不多的、还比较信任的外臣。

    且在几年前,狄仁杰曾被来俊臣诬陷谋反,后被贬彭泽县令。

    所以,他很明白,被小人诬陷的感觉。

    如今,狄仁杰在朝中,能再度拜相,似乎也预示着,武周时期的酷吏统治,即将走向穷途末路……

    “陛下英明!晚生感激不尽……”

    李正一再次作揖行礼。

    刚起身,便远远望见,一个女子,急匆匆地,朝九洲亭方向赶来。

    她看上去,年约三十,鹅蛋脸,体态丰满,月眉杏眼,皓齿娇唇,脸颊两侧微微泛红,肩若黛玉,腰似宝钗,可眉眼间却透着一股——冷傲之气。

    是她了!

    上官婉儿!

    走近后,上官婉儿竟没顾上行全礼,就着急地问:

    “陛下,臣今日刚回洛阳,就听说……宋家谋反,还望陛下明察,我阿姐和姐夫,怎会谋反呢?”

    上官婉儿口中的阿姐,其实就是宋璟的夫人崔氏——崔玉娇,李正一的舅娘。

    她们二人自小相识,义结金兰,是有着过命交情的姐妹。

    “婉儿莫急,朕也相信,玉娇曾救过朕,宋爱卿……又是我大周肱股之臣,怎会谋反?所以,正和正一说,要让狄国老,重查此案!不过,此事要暗中进行……”

    武则天安抚上官婉儿。

    听罢,上官婉儿松了口气,谢过武则天,才注意到李正一也在。

    “正一,你怎么在这儿?”

    上官婉儿有些惊讶,但眼神里,却充满了宠溺。

    “婉儿呐,宋爱卿真是培养了一个好外甥,今日,若不是李正一,朕可能又要留遗憾了……”

    说罢,武则天将李正一昨夜留下的“遗言”,给了上官婉儿。

    看毕,上官婉儿眼眶红红的,又见李正一左手腕处,有明显刀痕,因走上前,关心道:

    “你个傻小子,割腕自尽……真的会死的,你不知道吗?”

    “正一多谢上官小姨关心,我这不好好的……健在嘛……”

    不知为何,李正一看着上官婉儿,总觉得倍感亲切。

    因了舅娘和上官婉儿的姐妹之交,李正一从小就称呼上官婉儿为上官小姨,也把她当作了亲人。

    “少贫!割腕自尽还能活下来,那是你小子命大,以后……不许这样了,知道吗?”

    上官婉儿也算是,看着李正一长大的,所以是真的关心他。

    “是……上官小姨放心,我以后不会这样了……”

    李正一笑了笑。

    “这还差不多……”

    上官婉儿也微微一笑。

    李正一没想到,穿越来此,第一个关心他的人,竟是上官婉儿。

    几句寒暄后,李正一见上官婉儿和武则天,似有要事要谈,便主动提出,先出宫回府。

    临走时,武则天叫住李正一,说了句:

    “朕依你之言,三日为期,可若三日后,并无铁证,说明刘思礼诬告三十六家,那朕一言九鼎,所有参与谋反之人,将如期行刑……至于你舅父,到时再说。”

    这话,有点武则天那味儿了。

    “是,正一遵旨!”

    说罢,李正一拱手作揖,转身缓缓离去。

    这一刻,他感觉,肩上的担子,好沉……

    约莫走了几步,李正一隐隐听见,武则天和上官婉儿的谈话:

    “婉儿,你在益州,查得如何?找到他了吗?”

    “回陛下,有线索了,臣扶您回宫,细讲与您听……”

    “先帝临终前,就托付给朕这么一件事,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希望这次,能真的寻到他……”

    “陛下,若是真寻到了……您当如何?”

    “朕……也不知……且走且看……”

    然后,便是武则正一声深深的叹息……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63/63518/266633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63/63518/2666337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