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官居天子 > 第二十章 拜师求学

第二十章 拜师求学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如今是五月,私塾早就开学了,很多私塾都不再招收幼童...咕咚咕咚......”
    灯火昏暗的房间内,赵禹和胡氏坐在炕上,认真地看着炕前一边灌水,一边说话的赵永卓。
    赵永卓今天清晨就跟季强和水生他们去了常宁县,直到现在才回来,满身的汗渍和灰尘。
    “那到底是有没有找到啊?”
    胡氏有些着急,急忙催问。
    “嗯!”
    赵永卓把最后一口水吞下,抹着嘴道:
    “后来我跟季强他们分头找,找遍了整个常宁县,终于在城西找到了一家,我说禹儿会写几个字,他才勉强答应的!”
    “找到了就好,找到了就好!”
    胡氏高兴地拍了拍大腿,而赵禹也是松了口气。
    随即,胡氏又急忙问道:
    “快跟我说说,那家私塾怎么样?”
    “挺好的,私塾先生叫韩礼儒,是个老秀才,听说教出了好些厉害的学生。”
    赵永卓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涨红着脸憋出了几句。
    可就这几句,就够胡氏激动的了:
    “好好好,能教出厉害的学生就好!当家的,我们过两天就送禹儿过去,你趁这两天做些摇椅,到时候我们顺道带去常宁县卖,省得多跑些路!”
    “嗯,我也是这么打算的!”
    赵永卓咧嘴一笑,然后端着碗往嘴里扒饭。
    灯火摇曳。
    屋里一片温馨。
    胡氏摸了摸赵禹的脑袋,然后在某个箱底翻出了半匹青色新布,依着赵禹的身形在灯火下缝制新衣。
    赵禹躺在炕上,心中满是期待。
    上私塾可跟老先生学字不一样,它是系统的学习科举知识,是踏上科举之路的第一步!
    怀揣着期待,赵禹缓缓睡去......
    ......
    崇祯三年,五月二十七,上午。
    大吉,宜拜师求学!
    常宁县。
    城西一间私塾的正堂内,此时正进行着一场拜师礼。
    一身青色直缀、头戴方巾的赵禹,跪在至圣先师的画像下,朝前面端坐的一名老者,行着大礼。
    老者正是这间私塾的先生韩礼儒,六十出头的样子,留着山羊胡,两鬓掺杂着银丝,精瘦的脸上,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满了睿智和严肃。
    旁边,则是观礼的赵永卓和胡氏。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尔切记勤奋以学,不可懈怠!”
    拜师礼毕,韩礼儒手持戒尺,威严训诫。
    “是!谨遵师命!”
    赵禹躬身长辑,一丝不苟。
    韩礼儒捻着胡须,点了点头,然后从旁边的桌上拿过三本书递给了赵禹。
    这三本书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正是这个时期的启蒙书籍。
    赵禹虽然从老先生那里得到了这三本书,但还是恭敬地接过。
    直到这时,赵禹父母才对韩礼儒一阵感谢,然后赵永卓奉上了束脩。
    而胡氏则走到赵禹身前,把赵禹那个装着文房四宝的时尚小挎包给他背上。
    “禹儿啊,以后在私塾记得好好读书,一定要听先生的话,要是......”
    胡氏一边给赵禹整理着小挎包,一边哼哼叮嘱。
    常宁县距离赵家沟二十里,赵禹不可能天天回去,所以只能住在私塾。
    胡氏从未让赵禹离开过自己的身边,如今两人要分居两地,胡氏心里别提有多难受。
    而到常宁县读书,也是无奈之事。
    他们住在大山沟,附近没有私塾,就算最近的私塾也要在那里住宿,而且还是偏远之地,还不如到常宁县来,这样他们来县城的时候,好歹还能多见见面。
    想到分别的不舍,胡氏的声音就有些啜泣,直到赵永卓拉住她,胡氏才意识到不对,急忙向韩礼儒道歉。
    韩礼儒却是摇了摇头,然后吩咐书童把赵禹带去课堂。
    “爹,娘!你们放心吧!”
    临走前,赵禹朝两人露出了一个安心的笑容,然后捧着三本书,跟着书童走出了正堂。
    这间私塾分内院和外院,中间就是这正堂。
    内院是先生韩礼儒及其家眷住的地方,外院则是学堂。
    学堂有六间大瓦房,有三十多个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班,都是韩礼儒一个人教学。
    丙班是刚启蒙的稚童,七到十岁不等,主要学习认字。
    乙班是认识一定字词量的,大多十一二岁,开始读书习文,学习四书五经。
    甲班就是高级班了,这些学生主要学习写作,准备开始童子试。
    赵禹是个初入私塾的稚童,被书童带到了丙班。
    丙班有八九个跟赵禹差不多大的小孩,没有先生在这,正互相打闹着。
    不过书童带着赵禹的到来,吓到了他们,个个飞快地坐回位置上,板板正正地拿着笔在纸上写着。
    一边写着,这些小孩却把目光好奇地放在赵禹身上。
    赵禹对这些小屁孩不感兴趣,跟着书童径直来到课堂的最后面。
    他是插班生,前面的座位都有了人,只能坐后面。
    书童把赵禹带到座位就走了。
    在赵禹面前,是一张小案桌,还有一张小凳子,一个人坐的那种,没有同桌,这里的小孩也都是这样的座位。
    赵禹把小挎包取下,然后坐了下来。
    只是刚坐下,前面就有稚童声音传来:
    “喂,小爷认识你,你不就是南集市讲故事那小泥腿子么?”
    声音有些耳熟。
    赵禹抬头看去,就见右前方第一排的座位上,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正朝他挥舞着小拳头。
    这小男孩赵禹一眼就认出来了,正是当初在集市讲故事的时候,给了他十几个铜板的那个虎头小男孩。
    “果然是你!你来这里上私塾可太好了,以后小爷就有故事听了,小爷那天之后可是去南市找了你好几次!”
    见赵禹看来,虎头小男孩更激动了,一把跳下座位,朝赵禹走了过来。
    而其他小孩,也都热闹了起来:
    “李文宇,这就是你说的那个讲故事好听的小泥腿子么?我不信,让他讲给我们听听!”
    一帮小孩好奇不已,纷纷围了过来。
    赵禹见状,嘴角翘了起来,他仿佛看到有铜板在向他招手。
    只是,没等这些小孩靠近,门口就突然‘咳’的一声威严清咳传来。
    这声音就更熟悉了。
    也更像是有魔力一样。
    一听到这清咳声,一帮小孩面露惊恐,下意识地奔回了自己的座位,拿起了笔。
    顷刻间,原本吵吵闹闹的课堂就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哼!”
    一声冷哼,面色严肃的韩礼儒走进学堂,严厉地扫视着一帮小孩:
    “课堂喧闹,轻度光阴,《百家姓》再抄两遍!”
    “是!弟子遵命!”
    一片带着凄苦的应和声,一帮小孩愁眉苦脸地开始蘸墨书写。
    赵禹不敢怠慢,从小挎包里拿出笔墨纸砚,也准备抄写。
    只是此时,韩礼儒却走到了他的桌前,突然开口:
    “听你父说,你已会写几个字?”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5/5808/384309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5/5808/384309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