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汉厨 > 第三十六章 石门障

第三十六章 石门障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连着二十几日,自打杨川‘一家子’搬到司马迁的官衙,几乎就没闲着,不是在做饭,就是在做饭的路上,不是烤全羊就是过油肉拌面。
    杨川发现,跟所有的大文豪一样,司马迁的口味偏重,最喜欢那些肥而不腻、鲜嫩多汁的美食,对粗茶淡饭基本上没什么兴致。
    二人之间的关系,也亲近了很多。
    不过,杨川刻意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司马迁如今是官身,自己是无籍野人,身份悬殊,贴的太近对彼此都没什么好处。
    尤其是他自己,如今还有一个人暗戳戳的盯着呢,总令他有些不舒服。
    张骞。
    这位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博望侯,如今就在卫青的大营里,身居高位,不要说人家亲自下场撕逼,就是随便一个眼神,杨川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
    入秋了,塞外的寒气不断南下,带来一场又一场寒凉的秋雨。
    司马迁开始忙碌起来了。
    杨川知道,卫青、李息两位大汉帝国的名将,便要展开一场大战。
    也正是元朔二年的这一场大战,彻底打垮了匈奴人在河套、金城、陇西一线的军事力量,也彻底奠定了卫青‘大汉军神’的地位。
    这一战后,卫青一路开挂,拜将封侯,直至三个儿子都封了侯,还顺带着平推了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从而走上人生巅峰。
    当然,也许是平阳公主反推了卫青,这种事情,谁能说得清呢!
    大战在即,就连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子烽火硝烟的味道,一队队骑兵风尘仆仆的赶来,在云中城里经过简单修整,便开赴前线了。
    杨川隐约得知,车骑将军卫青的大营,就设在数百里外的定襄城。
    作为云中郡太守麾下……某长城关隘的戍卒兼厨子,杨川也终于背着行囊,拖家带口的‘走马上任’了。
    在这件事情上,他很承司马迁的人情。
    本来,以大汉帝国的募兵制度,想要进入行伍当兵吃粮、博取军功,必须要等到二十三岁以后才可以,但司马迁毕竟是‘刀笔吏’,随手添了一笔‘其父为陇西良家子杨勃战死沙场此子被掠为奴六载深恨匈奴蛮夷其情可悯极善烹制军粮’,便解决了。
    或许,这一笔‘备注’并没有引人注意,反正他们这一批人中间,大多数为囚徒、赘婿、无籍野人,估计上司衙门的人只要核对人数就行了。
    但对杨川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他在大汉帝国,总算是有了一个正式身份。
    此外,司马迁还考虑到豹姐一家子、六只傻雕的生存问题,特意挑选了一处山清水秀、风景幽美的地方——鹿城,石门障。
    听到这一消息后,杨川唯有苦笑。
    看来,司马迁这家伙的史学研究,目前应该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段位,根本就没去实地勘踏过,否则,他就绝对不会将杨川打发到石门。
    石门是什么地方?
    阴山绵延两千余里,是匈奴人的崛起之地,其中部的横断山脉有两座山,一为大青山,一为乌拉山,两山对峙形成一个幽深而险峻的大峡谷,便是所谓的‘石门’。
    杨川清楚的知道,石门大峡谷非同小可,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也就是说,只要汉军与匈奴人开战,此地必为要害,就算如今不是前线,那也将是天下最为凶险的去处……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
    杨川苦笑过后,细细盘算一番后,便将心中的畏惧抛之脑后,反而还有些莫名的激动:有仗打,才有机会搞军功啊,反正这一仗汉军大获全胜,怕什么?
    司马迁不是在他的《史记》里写道,‘全甲而还’么?
    此外,鹿城是个好地方,杨川曾来过很多次。
    对了,鹿城就是后世的包头。
    在两千多年前,匈奴人叫这地方为‘包克图’,就是‘有鹿的地方’;而汉人则称之为‘鹿城’、‘九原’。
    而地处鹿城西北二十里的石门,的确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雪山有平原,有大量的麋鹿、獐子、蒙古兔、狍子、棕熊、雪鸡。
    最妙的是在大青山和乌拉山上,竟然还有青羊、雪豹、金雕、金雀隼等,说不定借此机会,豹姐和傻雕们还能搞一波对象,孕育出下一代呢。
    鹿城是个好地方,石门也是个好地方。
    杨川知道,几百年后,吕布就出生在这里。
    还有后来的王昭君,就是经过石门而‘出塞’,让狼日哈的匈奴人给祸祸了。
    就是不知道,如今他这个戍卒兼厨子,有没有机会捡几颗匈奴人的脑袋,积攒一些军功,换他一个清白的大汉帝国户籍……
    ……
    杨川抵达石门时,恰逢一场连绵秋雨。
    板着指头算一算,距离规定的期限还有两三天,因为没有人监视也没人押送,他自然不用提前去报到,正好能做一点其他事情。
    平日间,汉帝国对刑徒、赘婿、野人等贱民很鄙视,彼此之间,并没有多少好感。
    可是,一旦这些人被征发,无论是去服徭役还是兵役,竟然很少有人逃走,这曾经让杨川百思不得其解,觉得那些人不是蠢就是傻。
    然而,当他自己成了戍卒后才明白,这人啊,总归还得有一个归属感。
    就譬如眼下,几根屁都不是的竹简上,一旦写上你的户籍、姓名、年龄、肤色等内容后,这个大汉帝国就是你老妈,就值得你去守卫、去搏杀、去牺牲……
    当然,让杨川牺牲是不可能的。
    他还没活够呢。
    他还没去过那个烂怂长安城,还没会一会霍去病呢!
    杨川在大青山上寻了一个隐秘山洞,简单收拾一番,将自己带来的粮食、盐巴等存放起来,权当是今后的一个秘密落脚点,也好让豹姐一家子、六只傻雕安然过冬。
    另外,他又花了两天时间,将方圆数十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渠渠道道都摸了一遍,差不多做到心中有数,这才动身前往关隘报到。
    不管打不打仗,先把退路勘察好,这是一个好习惯。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5/5597/37171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5/5597/371712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