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也不怕亏了身子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战争还在天边喘息,随时会像洪水猛兽一样袭击淮南郡,寿春城就在淮南郡的最边沿,比邻赵国,民风剽悍,时常有羯人往来。日薄西山之际,寿春城几经修补的城墙看起来益发单薄脆弱了。
未时二刻,戍守的哨兵敲响了闭门鼓,悠扬厚重的鼓声飘在寿春城的上空,居住在附近村庄的百姓陆陆续续的出了城,街边的小商贩也早早收拾好了摊子。
两个守门的守卫散漫的倚着城墙,他们半个身子隐匿在巨大的弓形城门的阴影里,脸上带着晌午醉酒时未散去的红晕,不耐烦的看着陆陆续续出城的百姓,口齿不清的骂道:“娘的,也不知道这城门有什么好守的。”
“昨天晚上城东那个开布庄的徐老爷家,遭人抢了,一家老小都被杀了,连偌大的徐府都被烧成了灰。”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哪天不打仗,哪天不死人?较什么真啊,还是咱们兄弟,吃好喝好了要紧。”
另一名守卫看见门口一个脚步蹒跚的老妪,抬脚将她踹到在地:“娘的,一把老骨头,磨蹭个屁!爷的琴姑娘都要给别人暖被窝了!”
满头花发的老妪从地上挣扎了好半天才扶着腰从地上爬起来,晓得兵痞难缠,于是憋屈这一口气,眼见瘦削的身板晃晃悠悠似乎又要倒回去,好心的庄稼人看见赶紧过去扶了一把,咬牙切齿的用二人才能听到声音咒骂道:“这帮兵痞子,迟早不得好死。”
“老天无眼哦,作孽哦——”老太太长叹一口气,摇了摇头,只好脸色铁青,扶着腰一言不发的离去。
这两守卫一谈到姑娘,一时间便失了刁难小民的兴致,转而兴奋的连说带比划的讲起不入耳的荤段子来。
“琴姑娘,琴姑娘,小没出息的,整天净惦记着那小****!”
“呦呵,哪个是整天往醉仙楼跑的?梦话讲的都是‘柳柳,给老子摸’的!不害臊,他娘的真不怕亏了身子!”
“滚你娘的!”
恰逢此时,一支六人组成的队伍出了城门,他们均是庄家汉的粗陋打扮,身材矫健。
走在最前面的,无疑是整个队伍的领头人,是个满脸胡茬的中年汉子,右脸有一道从耳际蔓延至下颌的刀疤,紧随其后的是个有些瘦弱的少年和拉着班车柴火的年轻人,车尾跟着三个年龄参差不齐帮着推柴火车的青年男子。
闭门鼓响到第六百声时戛然而止,漫天的火烧云逐渐暗了下去,天色擦黑,稀疏的星子逐渐亮了起来。
城门关闭之前出城的百姓实在太多太嘈杂,醉了酒的守卫当然不会注意到这支队伍,即便注意到了,也不会有谁闲着没事去管。这年头,死人比吃饭常见,打仗比死人常见,打劫比打仗常见,见得多了,就麻木了,麻木了就认为世道就该是这样,即便心里知道世道不应该这样,也扭转不了乾坤,连皇帝都没法将偏移的轨道移正,狗放个屁,它就能正得了?放狗屁!
等这支队伍行出十里地时,天已经黑透了,远远地还能隐隐绰绰看到巍峨的寿春城墙,燃起了夜灯,乌云说巧不巧的遮着月亮,如同镶了一道冰冷的金边。
这六人手脚麻利的将破旧的木板车丢到不起眼的草丛里,卸掉半车柴火,摸出藏在柴火底下又脏又破的粗布包袱和打造粗陋的刀剑之后,才从腰间摸出火折子,燃起了火苗。
微弱的火光照的他们贪婪的双目铮亮。
平安出了寿春城,没了守城官兵的威胁,这支队伍的气氛陡然活跃起来,纷纷面色兴奋的讨论着这一笔钱财够快活好一阵子了,是去青楼找姑娘,还是去赌坊里玩儿两把骰子。
“就是可惜了那家的女郎,确实漂亮的紧,我这辈子要是能碰一碰这么好看的女人,娘的,就是死也值了!”
“嘿,可别说,那小娘们儿性子可真烈,要是不死,还能随便卖给哪个老鸨子落上小百两银子。”
“听说还是晏家的异性远亲哩,来徐家探亲的。”
“晏家?哪个晏家?”
“你个小犊子!是不是想姑娘想傻了,还能有哪个晏家,当然是淮南晏家,有晏小四爷的晏家。”
伴随着各种轻佻的攀谈和谩骂,一行人行至一片枯树林跟前,脚步毫无迟疑的闯了进去。因为深秋的侵袭,枯败的叶子掉落的零零散散,常年不见阳光的青苔攀上了潮湿的树干,妖娆扭曲的树枝躲在缭绕的雾气后头,像极了张牙舞爪的妖怪。
林子里惊悚的气氛令他们心生怯意,仿佛生怕惊动了隐匿其中的妖物一般,队伍中的动静逐渐小了下来,最后只能听到彼此粗重的呼吸声,偶尔几声老鸦啼叫,骇的人脊背发凉。
队伍中最年幼的是个约莫十四岁的小伙儿,小时候被老人家灌输多了鬼神一说,如今又做了这般烧杀抢掠的亏心勾当,此时心中怯懦的很,只感觉脖颈发亮,忍不住缩着脖子顿住脚步。
跟随在他身后的中年男人见他停了下来,伸手一巴掌拍向他的后脑勺:“小崽子,怎的不走了?”
兴许是这个中年人手劲大了些,年轻小伙儿忍不住“哎呦”叫唤了一声,看清来人之后便一把抓住中年人的手腕,吞吞吐吐的说:“把子,这林子这么阴森,像是有鬼……”
未时二刻,戍守的哨兵敲响了闭门鼓,悠扬厚重的鼓声飘在寿春城的上空,居住在附近村庄的百姓陆陆续续的出了城,街边的小商贩也早早收拾好了摊子。
两个守门的守卫散漫的倚着城墙,他们半个身子隐匿在巨大的弓形城门的阴影里,脸上带着晌午醉酒时未散去的红晕,不耐烦的看着陆陆续续出城的百姓,口齿不清的骂道:“娘的,也不知道这城门有什么好守的。”
“昨天晚上城东那个开布庄的徐老爷家,遭人抢了,一家老小都被杀了,连偌大的徐府都被烧成了灰。”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哪天不打仗,哪天不死人?较什么真啊,还是咱们兄弟,吃好喝好了要紧。”
另一名守卫看见门口一个脚步蹒跚的老妪,抬脚将她踹到在地:“娘的,一把老骨头,磨蹭个屁!爷的琴姑娘都要给别人暖被窝了!”
满头花发的老妪从地上挣扎了好半天才扶着腰从地上爬起来,晓得兵痞难缠,于是憋屈这一口气,眼见瘦削的身板晃晃悠悠似乎又要倒回去,好心的庄稼人看见赶紧过去扶了一把,咬牙切齿的用二人才能听到声音咒骂道:“这帮兵痞子,迟早不得好死。”
“老天无眼哦,作孽哦——”老太太长叹一口气,摇了摇头,只好脸色铁青,扶着腰一言不发的离去。
这两守卫一谈到姑娘,一时间便失了刁难小民的兴致,转而兴奋的连说带比划的讲起不入耳的荤段子来。
“琴姑娘,琴姑娘,小没出息的,整天净惦记着那小****!”
“呦呵,哪个是整天往醉仙楼跑的?梦话讲的都是‘柳柳,给老子摸’的!不害臊,他娘的真不怕亏了身子!”
“滚你娘的!”
恰逢此时,一支六人组成的队伍出了城门,他们均是庄家汉的粗陋打扮,身材矫健。
走在最前面的,无疑是整个队伍的领头人,是个满脸胡茬的中年汉子,右脸有一道从耳际蔓延至下颌的刀疤,紧随其后的是个有些瘦弱的少年和拉着班车柴火的年轻人,车尾跟着三个年龄参差不齐帮着推柴火车的青年男子。
闭门鼓响到第六百声时戛然而止,漫天的火烧云逐渐暗了下去,天色擦黑,稀疏的星子逐渐亮了起来。
城门关闭之前出城的百姓实在太多太嘈杂,醉了酒的守卫当然不会注意到这支队伍,即便注意到了,也不会有谁闲着没事去管。这年头,死人比吃饭常见,打仗比死人常见,打劫比打仗常见,见得多了,就麻木了,麻木了就认为世道就该是这样,即便心里知道世道不应该这样,也扭转不了乾坤,连皇帝都没法将偏移的轨道移正,狗放个屁,它就能正得了?放狗屁!
等这支队伍行出十里地时,天已经黑透了,远远地还能隐隐绰绰看到巍峨的寿春城墙,燃起了夜灯,乌云说巧不巧的遮着月亮,如同镶了一道冰冷的金边。
这六人手脚麻利的将破旧的木板车丢到不起眼的草丛里,卸掉半车柴火,摸出藏在柴火底下又脏又破的粗布包袱和打造粗陋的刀剑之后,才从腰间摸出火折子,燃起了火苗。
微弱的火光照的他们贪婪的双目铮亮。
平安出了寿春城,没了守城官兵的威胁,这支队伍的气氛陡然活跃起来,纷纷面色兴奋的讨论着这一笔钱财够快活好一阵子了,是去青楼找姑娘,还是去赌坊里玩儿两把骰子。
“就是可惜了那家的女郎,确实漂亮的紧,我这辈子要是能碰一碰这么好看的女人,娘的,就是死也值了!”
“嘿,可别说,那小娘们儿性子可真烈,要是不死,还能随便卖给哪个老鸨子落上小百两银子。”
“听说还是晏家的异性远亲哩,来徐家探亲的。”
“晏家?哪个晏家?”
“你个小犊子!是不是想姑娘想傻了,还能有哪个晏家,当然是淮南晏家,有晏小四爷的晏家。”
伴随着各种轻佻的攀谈和谩骂,一行人行至一片枯树林跟前,脚步毫无迟疑的闯了进去。因为深秋的侵袭,枯败的叶子掉落的零零散散,常年不见阳光的青苔攀上了潮湿的树干,妖娆扭曲的树枝躲在缭绕的雾气后头,像极了张牙舞爪的妖怪。
林子里惊悚的气氛令他们心生怯意,仿佛生怕惊动了隐匿其中的妖物一般,队伍中的动静逐渐小了下来,最后只能听到彼此粗重的呼吸声,偶尔几声老鸦啼叫,骇的人脊背发凉。
队伍中最年幼的是个约莫十四岁的小伙儿,小时候被老人家灌输多了鬼神一说,如今又做了这般烧杀抢掠的亏心勾当,此时心中怯懦的很,只感觉脖颈发亮,忍不住缩着脖子顿住脚步。
跟随在他身后的中年男人见他停了下来,伸手一巴掌拍向他的后脑勺:“小崽子,怎的不走了?”
兴许是这个中年人手劲大了些,年轻小伙儿忍不住“哎呦”叫唤了一声,看清来人之后便一把抓住中年人的手腕,吞吞吐吐的说:“把子,这林子这么阴森,像是有鬼……”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40/40123/167636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40/40123/1676369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