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仙侠小说 > 大夏书院 > 第22章 诗见九月

第22章 诗见九月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林墨听闻,更为撼动。
    他想起了一首诗,不由得出声念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林墨声落,羌笛音起。
    这淡淡的羌笛声,自虚空响起,思念如风席卷天地间。
    玉门关,坚挺笔直的身影向林墨而望。
    青瓷姑娘怔怔出神,悠悠道:“这诗真好!”
    “那是自然喽,少爷诗才无双!”西晚傲气的回答。
    林墨回过神,对着青瓷说道:“青瓷姑娘,这首诗送你了。”
    “这不好吧?”青瓷心跳加速,她很想要又觉得不妥,毕竟已经欠他一首诗的人情。
    “我不缺诗词,你留着吧,等到了京都,没有几首诗词傍身可不行。”
    “多谢林公子!”
    青瓷忽然犹豫不决道:“我……”
    她本是白虎城民,去离阳城时就买了通行证。
    她也知道林墨和西晚身上的银子不够买一张的,自己也没多余的钱财。
    林墨会心一笑道:
    “月婶告诉我了,入了玉门关就是白虎城,这里有传送阵,可以直接抵达京都城,青瓷姑娘先去吧。”
    青瓷姑娘摆摆手,急忙道:“我不是不愿与公子同行,我想先去京都城挣点碎银……”
    林墨打断道:“你的心意我领了,本公子七尺男儿,怎会用女人的钱。”
    青瓷还想解释,林墨打断道:
    “总有分别时,姑娘何须在意呢。再说,我和晚晚晚些日子也会抵达京都城的,那时还会相逢。”
    青瓷姑娘走了。
    她到了京都城,随便找了一间客栈住下,开始规划如何在京都城立足。
    青瓷明白一个道理,京都城遍地都是诗修,如果自身修为不够,想要出人头地就要掂量掂量傍身的诗词够不够分量。
    第二天。
    青瓷姑娘就去了大夏书院,这里的书山可以给所有的诗词排名。
    不同于诗文绝壁,只能显化品级诗名和写诗人,想要掂量一首诗,只能去书山正名。
    书山,位于大夏书院后山,是大夏国底蕴,不仅有精兵把守,不少大儒也坐镇于此。
    一般而言,大夏书院不得随意出入。
    给诗词正名,也成了进入大夏书院一个不错的借口。
    大夏书院有座品诗崖,坐落正门偏侧,从这里可直入书山。
    品诗崖人声鼎沸,来这里的人多是凑热闹的京都城民,和一些各方势力的探子。
    品诗崖有面绝壁,可倒影书山品鉴诗词的景象,一旦好的诗词出世,探子们便开始活跃了。
    青瓷姑娘显得紧张兮兮,小心翼翼的说明来意,才被允许进入大夏书院。
    当然需要拿出诗词,给守门的书院先生过目,他们觉得还可以,才能放你进入。
    书山。
    文气汇聚成海,在书山上空流淌,一首首诗词文章似鱼儿在闹水嬉戏。
    青瓷亲眼目睹了书山的壮观,震惊的张口结舌,暗赞天底下也只有书山才能见到如此仙境吧。
    一书生低头叹气,自青瓷身旁路过,让本身就紧张的姑娘更加紧张了。
    她再次小心翼翼的上前,稳住声音道:“奴家青瓷,给先生请安。”
    鹤发童颜的老者,单手撸着胡须,点点头道:“嗯……姑娘是诗修吧!”
    “正是,奴家手中有一诗需给书山品鉴。”青瓷拿出了事前抄录的诗。
    “姑娘手中诗是否已得到写诗人的允许,否则书山会代为拒绝。”
    青瓷连忙点头。
    老者接过诗,看了一眼后微微一愣,问道:“这诗……还未天地认证吧?”
    青瓷点头,她倒是忘记了。
    “无妨,书山自会品鉴,天地也会认可。”
    老者说罢,低头看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老者满意的点点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好诗,必然上境!”
    品诗崖。
    绝壁前,众人哗然。
    诗词有四境,上境便是一境或者二境。
    大夏不乏百万书生,能写出上境诗词的读书人寥寥无几。
    书山文气海,直入苍穹。
    青瓷姑娘凝聚文气,把抄录的诗抛向文气海,诗句遇到文气海,顿时化作一个个文字。
    绝壁前,众人投去目光,全场鸦雀无声。
    突然。
    一个个文字首尾相连,成为了四句诗,泛着月光。
    文气海中倒映一轮月亮,熠熠生辉,接着两轮……三轮……四轮月亮遥相呼应。
    绝壁前,轰然喧嚣。
    众人惊讶不已,刚入文气海就映出四轮明月,这诗了不得啊。
    就在众人感叹时,第五轮月亮,第六轮月亮一同倒映而出。
    众人还未来得及吹捧,又亮起了第七轮月亮,看势头还没停止。
    “七轮明月,已经极为罕见了。”
    “诗见七月,要惊动京都四院了!”
    “会出九月吗?”
    “少见多怪,怎么可能呢!能见九月的诗,必然引发某种玄妙,大儒都要亲至。”
    绝壁前,讨论声愈演愈烈,文气海缓缓亮起第八轮月亮。
    众人心都惊到嗓子里,之前品鉴这首诗的老者悄然而至。
    他是书院大儒,七境儒修。
    一境童生,二境秀才,三境举人,四境进士,乃至五境翰林,在京都城内随处可见。
    然而六境大学士是难以逾越的门槛,至于七境大儒,可谓凤毛麟角。
    八境翰林大儒,生平难遇,九境儒圣——翻翻古籍里或许有记载吧。
    书院大儒惊讶的看向青瓷,“姑娘带来的这首诗,不简单啊!”
    青瓷姑娘不知所措的点点头,被八月诗震惊的迷迷糊糊。
    大儒又道:“有此诗傍身,姑娘可在京都立足了。”
    青瓷只知道点头,说不出话来。
    而此时!
    品诗崖,绝壁前。
    众人惊叫出声!
    或许过于惊愕,言词粗鲁。
    “仙人板板!第九轮……月亮!”
    突然!
    一轮轮明月倒悬,九月横空。
    顿时!
    书山荡起涟漪,一片朦朦胧胧,隐约间玉门关如龙一样翱翔。
    更为奇妙的是,远在白虎城的林墨心有所感,抬头远望,视线直至书山。
    他仿佛置身于玉门关上,身后披风作响,孤身一人,剑指前方。
    这一刻,林墨双眼湿润。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3/3261/21587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3/3261/215873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