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回:勇斗匪贼奋力保家 恭祭祠堂光宗耀祖(下)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梦幻楼阁》:
第三十回:勇斗匪贼奋力保家恭祭祠堂光宗耀祖业,
就在这时,一队吹鼓乐手喧闹而来,只见这喧闹的队伍前面是红、黄、蓝、绿、紫、橙、粉、桔八面八色大旗引路,后跟八面铜锣“当当”敲响开道,又有二名枪手手握三眼铳炮,点燃那炮“嗵、嗵、嗵”三下震耳欲聋。这彩旗后面便是两名大汉抬着一块匾额,这匾额长六尺有余,高近三尺鎏金镶边,上系红色绸缎把个匾额围系起来。这黑漆底色的匾额上三个“武进士”鎏金大字格外耀眼,这匾额的左方阴刻阳凸着“皇清光绪元年乙亥科宋培基”几个楷书金字。
原来当年颐和园比武会试,宋培基把那一百二十的大刀抛向空中后飞马前奔,这大马飞出不足百丈,宋培基仰目空中看那大刀突然其形如牛,宋培基吃惊不小,那慈禧亦看如牛,便口中惊呼:“哎呀,我的儿。”宋培基冒死接这大刀,慈禧惊呼这话未曾听得,众考官和众武举倒是听得清楚,纷纷小吁道:“这武子还不快快谢恩,老佛爷金口玉言岂能戏尔。”宋培基冒死接下这大刀,未曾听得慈禧这话,这也是他命不该与皇家攀亲,若要接刀跪地谢恩称慈禧为皇母,这宋培基岂不飞黄腾达高攀成为皇亲国戚。可这倒使那位凶煞恶神的侍卫知其后患,若是这宋培基近于慈禧身边告他二位伙同那苟副将掳掠民女,祸及乡里又怎能辩解?会试之后慈禧亲对监考官道:“这武子就留在本太后身边做缮修颐和园的副总监,并兼做训教颐和园御林军的督军,从三品官职。”那两个侍卫更惧怕,原本的仇人一跃成为品大几级的顶头督军,万一哪天被认了出来定是必死无疑,这是后话。
却说这宋氏祠堂重修庆典挂匾以后,这时世人当刮目相看宋家楼院。耕耘家丰,置田千顷,楼院林立;苦读学问有成,族人中有在朝为官官职三品、四品的;又有乡试举人高人一等的;还有府试获得贡生、廪生的,真是光了宗耀了祖,激励后人,勤耕苦读奋发作为。
其时的宋家寨以宋家楼院为主体挺起宋家寨村的脊梁。宋家寨自光绪年间匪劫以后,加高加厚了寨墙,墙外引进从苇子营流来的溪水疏通,修筑了护寨河,东西寨门修筑了吊桥,一条大街贯穿东西寨门,这楼院筑于那高台之上,既可防洪涝的浸泡,又可显出楼院处的高台雄伟。宋家楼院家盛粮丰,富贵繁华到了鼎盛。其声誉名响密县东半县,有个破落秀才写下一首顺口诗赞誉宋家楼院的富甲一方,这诗曰:
密县东半县,
宋寨看楼院。
路行数十里,
不走他人田。
牛羊骡马会,
宋家占一半。
麻糖声誉好,
香了几个县。
学子塾堂内,
个个皆英贤。
县试前三名,
宋家全占完。
府试入榜者,
宋家榜上悬。
乡试有举人,
赴京有英贤。
进士武举人,
皇敕赐名传。
官职从三品,
四品亦有官。
积善施乡里,
仁德继后传。
楼院震不倒,
火烧金刚炼。
先人苦耕读,
名望声震天。
吾诗写小彖,
拙作赞楼院。
这顺口小诗倒把楼院的繁华描写到极致。
仲秋的夜,秋风习习,秋意袭人。
中秋节晚上,宋克家与儿子云山,孙子士铎、士荣、士箴在宋家楼院那高七丈先叫做望京楼现在改名叫望月台上赏月。
在这望月台之上可尽览宋家寨的村落全景。如银的月光倾泄在村落的房顶上,仿佛涂上了一层银白霜露。此起彼伏的祭月鞭炮声打破了村子往日的静谧,鸣响在村子的院落农舍,使得村里的狗在家家狂吠着。鞭炮响过之后,人们品尝着祭月的供果,那夹裹着青丝、红丝、冰糖、核桃仁的月饼,那个大籽甜的石榴,那崩跪甘甜的西瓜使乡民在这团圆的夜里更感到亲人相聚的温馨。
望着那明亮的月亮,人们仿佛感受到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神话的传说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想像。
“爷爷,咱为啥要在八月十五拜月吃月饼呀?”天真的士箴问克家道。
曾在府试中获得县府童试第一名的宋克家熟读“五经”“四书”,自然博古通今,见孙子这般问道,便对三个孙子滔滔讲道:
“古时候呀,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这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的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老百姓的尊敬与爱戴,不少志士向后羿拜师学艺,有一个叫蓬蒙的心术不正的人也混了进来。后羿的妻子叫嫦娥,嫦娥与后羿郎才女貌恩爱互敬。有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长生不死的药,服下此药能得道升天,后羿就把这药交给嫦娥珍藏。心怀鬼胎的蓬蒙得知这一秘密后,一天趁后羿不在家便手持宝剑闯入后院,威逼嫦娥交出此药,嫦娥知道这是相公的宝药,不肯交于蓬蒙,打开百宝箱把长生不老药一口吞进肚里。嫦娥吞下药后身子飘离地面飞上天去,嫦娥挂牵丈夫后羿,就落到了离人间最近的月亮成了仙。后羿回家后哭成泪人一样,望着长空叫着嫦娥的名字,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的蜜食鲜果和月饼,遥祭到月亮上观望着的爱妻,这天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从此中秋拜月的风俗就在民间传开了。”
“爷爷,这中秋节咋跟这私塾有关呀?”士箴又问。
宋克家接上说:“这科举赶考恰好就在八月举行,秋高气爽人倍精神,把考取名中的人都叫月中折挂之人。你看那月中不是有些晃动的黑影吗?那是吴刚在砍伐桂树。”
“爹,他砍那桂树干啥?咱家楼院里那桂树恁香,砍了多可惜呀!”士荣天真地说道。
云山接着说:“那是神话,说是月中有棵桂树非常高大,而且还有自长的神力。”
“啥叫自长呀?”士铎问道。
克家说:“就是砍不死,砍掉了还会长出来。”
云山接着说:“你爷爷说得对。有个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就是砍树人。他想得道成仙,就是不专心读书。天帝发怒了,就把他留在月宫,命他砍伐这桂树。天帝说:‘如果你能砍倒桂树就可获得成仙之术。’吴刚听了很有劲,就抡起斧子砍桂树,结果砍一下,那树伤马上就长好了,吴刚日日砍树,桂树永远不倒。”
“爹,您是说要我兄弟三人好好读书,别贪玩逃学,别像吴刚那样不读书被天帝罚他砍桂树,月中折桂是要俺们争取功名吧?”士箴感悟爷爷和爹讲中秋道吴刚伐桂故事的用心来。
宋克家捋着花白的胡须笑了。
宋云山说道:“今天夜里明月当空,你哥仨就以这月为题,背咏这写月的古诗怎样?”
士铎、士荣、士箴齐声说好。
士铎说:“我先背,士荣接着,士箴跟上,谁忘了背错了谁就是输了。”
宋克家望着孙子们这么勤奋好学,开心地笑了。宋云山听到爹朗朗的笑声,心里甚感欣慰,三个孩子总算没让他枉费心血啊。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士铎先咏道。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士荣紧接着道。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欢乐,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士箴一字不着地跟着。
“这是大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吧?”宋克家见孙子们你颂我咏相衔不断地背诵开口说道。
“爷爷,正是唐朝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宋士铎说。
“李白是个醉酒诗百篇,你三个可不能学他这个酒醉呀。”爷爷克家提醒道。
“爷爷你听这个。”士铎诵颂道: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明月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诗写得好,中秋夜人团圆,人不团圆岂不思念相邻。你们学诗既要会吟其句,更要懂基意,可不能一鳞半爪呀。”克家谆谆说道。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士荣听了爷爷对士铎吟诵赏月诗的夸奖,便诵背了苏轼的《中秋月》。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士箴感慨地吟咏道。他仰目长空,就像看到月宫中的嫦娥,看到嫦娥思念着那情郎后羿。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宋克家此时心具寒沏,一种无名的思念萦绕心头。
“爷爷,俺知道您老人家想奶奶了,您读过这道诗吗?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宋克家听了哈哈一笑说道:“好孙子,人知情善,善者情于人。爷爷我并不糊涂,你听这首诗: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宋克家吟罢闷不作声了。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爹,李白这首《静夜思》写的不就是在明月之下,阖家团圆之时,咱宋氏家族人天各一方,借月抒志,思念家乡故人的心肠吗?借月励志是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雅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扪在心里的苦闷呀。”
“是呀,现在大清皇朝腐败无能,袁世凯妄图称帝,张勋又要复辟,国家向哪里走,咱老百姓虽说没有回天之力,可世道混乱苦的还是咱百姓呀。国不泰,民岂安?”宋克家从家里的欢聚又言道了国忧。
这正是:
秉承祖训家风亮,光宗耀祖修伺堂。
借故喻今予家教,楼院业绩绵绵长。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99mk.cc。wap.99mk.cc
第三十回:勇斗匪贼奋力保家恭祭祠堂光宗耀祖业,
就在这时,一队吹鼓乐手喧闹而来,只见这喧闹的队伍前面是红、黄、蓝、绿、紫、橙、粉、桔八面八色大旗引路,后跟八面铜锣“当当”敲响开道,又有二名枪手手握三眼铳炮,点燃那炮“嗵、嗵、嗵”三下震耳欲聋。这彩旗后面便是两名大汉抬着一块匾额,这匾额长六尺有余,高近三尺鎏金镶边,上系红色绸缎把个匾额围系起来。这黑漆底色的匾额上三个“武进士”鎏金大字格外耀眼,这匾额的左方阴刻阳凸着“皇清光绪元年乙亥科宋培基”几个楷书金字。
原来当年颐和园比武会试,宋培基把那一百二十的大刀抛向空中后飞马前奔,这大马飞出不足百丈,宋培基仰目空中看那大刀突然其形如牛,宋培基吃惊不小,那慈禧亦看如牛,便口中惊呼:“哎呀,我的儿。”宋培基冒死接这大刀,慈禧惊呼这话未曾听得,众考官和众武举倒是听得清楚,纷纷小吁道:“这武子还不快快谢恩,老佛爷金口玉言岂能戏尔。”宋培基冒死接下这大刀,未曾听得慈禧这话,这也是他命不该与皇家攀亲,若要接刀跪地谢恩称慈禧为皇母,这宋培基岂不飞黄腾达高攀成为皇亲国戚。可这倒使那位凶煞恶神的侍卫知其后患,若是这宋培基近于慈禧身边告他二位伙同那苟副将掳掠民女,祸及乡里又怎能辩解?会试之后慈禧亲对监考官道:“这武子就留在本太后身边做缮修颐和园的副总监,并兼做训教颐和园御林军的督军,从三品官职。”那两个侍卫更惧怕,原本的仇人一跃成为品大几级的顶头督军,万一哪天被认了出来定是必死无疑,这是后话。
却说这宋氏祠堂重修庆典挂匾以后,这时世人当刮目相看宋家楼院。耕耘家丰,置田千顷,楼院林立;苦读学问有成,族人中有在朝为官官职三品、四品的;又有乡试举人高人一等的;还有府试获得贡生、廪生的,真是光了宗耀了祖,激励后人,勤耕苦读奋发作为。
其时的宋家寨以宋家楼院为主体挺起宋家寨村的脊梁。宋家寨自光绪年间匪劫以后,加高加厚了寨墙,墙外引进从苇子营流来的溪水疏通,修筑了护寨河,东西寨门修筑了吊桥,一条大街贯穿东西寨门,这楼院筑于那高台之上,既可防洪涝的浸泡,又可显出楼院处的高台雄伟。宋家楼院家盛粮丰,富贵繁华到了鼎盛。其声誉名响密县东半县,有个破落秀才写下一首顺口诗赞誉宋家楼院的富甲一方,这诗曰:
密县东半县,
宋寨看楼院。
路行数十里,
不走他人田。
牛羊骡马会,
宋家占一半。
麻糖声誉好,
香了几个县。
学子塾堂内,
个个皆英贤。
县试前三名,
宋家全占完。
府试入榜者,
宋家榜上悬。
乡试有举人,
赴京有英贤。
进士武举人,
皇敕赐名传。
官职从三品,
四品亦有官。
积善施乡里,
仁德继后传。
楼院震不倒,
火烧金刚炼。
先人苦耕读,
名望声震天。
吾诗写小彖,
拙作赞楼院。
这顺口小诗倒把楼院的繁华描写到极致。
仲秋的夜,秋风习习,秋意袭人。
中秋节晚上,宋克家与儿子云山,孙子士铎、士荣、士箴在宋家楼院那高七丈先叫做望京楼现在改名叫望月台上赏月。
在这望月台之上可尽览宋家寨的村落全景。如银的月光倾泄在村落的房顶上,仿佛涂上了一层银白霜露。此起彼伏的祭月鞭炮声打破了村子往日的静谧,鸣响在村子的院落农舍,使得村里的狗在家家狂吠着。鞭炮响过之后,人们品尝着祭月的供果,那夹裹着青丝、红丝、冰糖、核桃仁的月饼,那个大籽甜的石榴,那崩跪甘甜的西瓜使乡民在这团圆的夜里更感到亲人相聚的温馨。
望着那明亮的月亮,人们仿佛感受到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神话的传说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想像。
“爷爷,咱为啥要在八月十五拜月吃月饼呀?”天真的士箴问克家道。
曾在府试中获得县府童试第一名的宋克家熟读“五经”“四书”,自然博古通今,见孙子这般问道,便对三个孙子滔滔讲道:
“古时候呀,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这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的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老百姓的尊敬与爱戴,不少志士向后羿拜师学艺,有一个叫蓬蒙的心术不正的人也混了进来。后羿的妻子叫嫦娥,嫦娥与后羿郎才女貌恩爱互敬。有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长生不死的药,服下此药能得道升天,后羿就把这药交给嫦娥珍藏。心怀鬼胎的蓬蒙得知这一秘密后,一天趁后羿不在家便手持宝剑闯入后院,威逼嫦娥交出此药,嫦娥知道这是相公的宝药,不肯交于蓬蒙,打开百宝箱把长生不老药一口吞进肚里。嫦娥吞下药后身子飘离地面飞上天去,嫦娥挂牵丈夫后羿,就落到了离人间最近的月亮成了仙。后羿回家后哭成泪人一样,望着长空叫着嫦娥的名字,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的蜜食鲜果和月饼,遥祭到月亮上观望着的爱妻,这天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从此中秋拜月的风俗就在民间传开了。”
“爷爷,这中秋节咋跟这私塾有关呀?”士箴又问。
宋克家接上说:“这科举赶考恰好就在八月举行,秋高气爽人倍精神,把考取名中的人都叫月中折挂之人。你看那月中不是有些晃动的黑影吗?那是吴刚在砍伐桂树。”
“爹,他砍那桂树干啥?咱家楼院里那桂树恁香,砍了多可惜呀!”士荣天真地说道。
云山接着说:“那是神话,说是月中有棵桂树非常高大,而且还有自长的神力。”
“啥叫自长呀?”士铎问道。
克家说:“就是砍不死,砍掉了还会长出来。”
云山接着说:“你爷爷说得对。有个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就是砍树人。他想得道成仙,就是不专心读书。天帝发怒了,就把他留在月宫,命他砍伐这桂树。天帝说:‘如果你能砍倒桂树就可获得成仙之术。’吴刚听了很有劲,就抡起斧子砍桂树,结果砍一下,那树伤马上就长好了,吴刚日日砍树,桂树永远不倒。”
“爹,您是说要我兄弟三人好好读书,别贪玩逃学,别像吴刚那样不读书被天帝罚他砍桂树,月中折桂是要俺们争取功名吧?”士箴感悟爷爷和爹讲中秋道吴刚伐桂故事的用心来。
宋克家捋着花白的胡须笑了。
宋云山说道:“今天夜里明月当空,你哥仨就以这月为题,背咏这写月的古诗怎样?”
士铎、士荣、士箴齐声说好。
士铎说:“我先背,士荣接着,士箴跟上,谁忘了背错了谁就是输了。”
宋克家望着孙子们这么勤奋好学,开心地笑了。宋云山听到爹朗朗的笑声,心里甚感欣慰,三个孩子总算没让他枉费心血啊。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士铎先咏道。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士荣紧接着道。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欢乐,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士箴一字不着地跟着。
“这是大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吧?”宋克家见孙子们你颂我咏相衔不断地背诵开口说道。
“爷爷,正是唐朝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宋士铎说。
“李白是个醉酒诗百篇,你三个可不能学他这个酒醉呀。”爷爷克家提醒道。
“爷爷你听这个。”士铎诵颂道: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明月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诗写得好,中秋夜人团圆,人不团圆岂不思念相邻。你们学诗既要会吟其句,更要懂基意,可不能一鳞半爪呀。”克家谆谆说道。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士荣听了爷爷对士铎吟诵赏月诗的夸奖,便诵背了苏轼的《中秋月》。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士箴感慨地吟咏道。他仰目长空,就像看到月宫中的嫦娥,看到嫦娥思念着那情郎后羿。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宋克家此时心具寒沏,一种无名的思念萦绕心头。
“爷爷,俺知道您老人家想奶奶了,您读过这道诗吗?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宋克家听了哈哈一笑说道:“好孙子,人知情善,善者情于人。爷爷我并不糊涂,你听这首诗: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宋克家吟罢闷不作声了。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爹,李白这首《静夜思》写的不就是在明月之下,阖家团圆之时,咱宋氏家族人天各一方,借月抒志,思念家乡故人的心肠吗?借月励志是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雅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扪在心里的苦闷呀。”
“是呀,现在大清皇朝腐败无能,袁世凯妄图称帝,张勋又要复辟,国家向哪里走,咱老百姓虽说没有回天之力,可世道混乱苦的还是咱百姓呀。国不泰,民岂安?”宋克家从家里的欢聚又言道了国忧。
这正是:
秉承祖训家风亮,光宗耀祖修伺堂。
借故喻今予家教,楼院业绩绵绵长。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99mk.cc。wap.99mk.cc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23/23010/95286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23/23010/952864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