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谢恩公精心做麻糖 建府第诗兴对余妃(上)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梦幻楼阁》:
第十三回:谢恩公精心做麻糖,建府第诗兴对余妃
话说这一日宋寨村来了一哨兵马,那领兵指挥的便是张居正手下的仆人游七。这游七长的刁钻古怪,一瞧那模样就有一肚子坏水。游七带领数百兵卒来到了宋国邱家东边那块四周环丘,内处地洼一条溪水环地流淌的有上百亩大的田地。在这田地四周插上了小旗子。正在这里耕种的宋守法与宋守道不知所然。爹也看上了这块与他家相邻的这块地,因为这田地形状酷似仙桃的桃核,所以村民按当地的叫法称之为桃胡儿地。这么好的一块田地为何被兵家占领?守道看到那领头的就是几年前赶着轿车从这地边经过,是赏过他银钱的张居正的仆人。虽说这人面容苍老了一些,但其面带的刁诈形像却分毫没消。仗着以前有过交往,宋守道近前想打听个究竟。
“这位军爷还认识本民吗?”宋守道以熟人的口吻对游七说道。
游七瞥了守道一眼厉声道:“滚开,你是何人,敢不开口对本大人尊称。”
宋守道吃了闭门羹心里自然不乐,他想可能是过了几年这仆人把他忘了,于是便提醒道:“俺就是几年前张大人从俺这地经过时拽马缰的人啊。”
游七一听这话更是来火,说道:“不提当年我不生气,要是当年是当今,我可以把你立即处死。”
宋守道一听吃惊不小,他斗着胆子问道:“要是当今为何把我处死?”
游七一听这话“哈哈”大笑,然后奸相一露,凶狠地说:“当年张大人是告假养病,当今张大人是当朝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若你敢再拦首辅轿乘岂不按行刺律定,那不必死无疑。”
宋守道一听这话方知密县知县为何对他家那么恭敬,原来这知县真把他家当做张居正的远房亲戚了。想到这他暗暗害怕,逢人再也不敢话提当年拦轿车攀亲戚之事了。
这宋守道倒也聪明,对这游七道:“大人,多怪小人不知,小民姓宋名守道,原藉是山西,移民到这来的。小民家传做麻糖,在当地是一绝。要是赶到腊月天,大人营寨不撤,小民就给您送麻糖来。”
游七一听这宋守道这么奉承他,那绷着的枯树皮皱纹裂开了,笑里藏刀地说:“营寨不撤?哈哈,”他本想说出真情,可想起张居正临行前叮嘱过“建造府第对外称为治黄水患的兵营,绝不能讲出是余妃府第”的话来,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急忙改口道:“这里要建造治理黄河水害的兵营,巡抚潘季驯潘大人要在这里常年驻扎监役,治理黄河水患。张首辅也会常到这里巡察治水役情,你家要真是有家传麻糖就快快送来,能让当今首辅吃上你家麻糖,也是你家的福分运气。”
宋守道一听这兵卒开来原来是为建造治黄营府方才明了。他心里也乐,爹不再买这桃胡地,节下的家财就盖楼房呀。
且说由李太后亲自钦点都察院下拨四十万两白银以治理黄河水害为由盖造一座府第。对外称其为治理黄河水害的营府。饱受黄河水害的各地州府、知县自然是要人有人,要物有物,能工巧匠云集宋寨桃胡地。那游七白日监工,横挑鼻子竖挑眼,酷似一个建筑内行,夜里逛青楼狎妓。那青楼的老鸨明知他是朝廷的命官,当以商贾相称,所陪之女自然是色艺俱佳,又岂敢收取半分资文。在建府过程中巡抚潘季驯倒是来过几次,他不愧是建筑治水高人,对府第的根基结构、墙壁、通道、斗拱、门楼、上梁片瓦都说的道道是位,项项致理,那游七跟在潘巡抚身后倒是放不出个响屁来。
再说张居正自神宗即位接任首辅以来确实日理万机,无暇顾及儿女之情。自李太后赐余妃于他后,那真是大有翻云覆雨翻江倒海之乐,因为这余妃确实一表人材。
但见她脸上薄施胭脂,再用露水匀了珍珠粉淡淡施上,脸上幽暗的苍白便成了淡淡的荔红。迷离繁花丝棉制成的芙蓉色广袖宽身上衣绣着五翟凌云花纹,纱衣上的花纹乃是暗金丝织就,碎珠流苏如星光闪烁,光艳的流霞透着繁迷的皇家贵气。臂上挽拖着丈许烟罗紫轻绡,一袭金黄色泽。头戴着贵冠,凤头用金叶做成,两边各插一支碧玉棱花双合长簪,做成一双蝴蝶环绕玉兰花的灵动样子。发髻正中插一支凤凰展翅六面镶玉七宝明金步摇,凤头用金叶制成,凤凰口中衔着一串长长珠玉流苏,最末一颗海珠正映在眉心,映得余妃眉宇间隐隐光华波动,流转熠熠。舞袖飘如云,步动轻如仙。张居正正当年华,如狼似虎,见此貌美妃子怎能不狂风卷澜。
这余妃虽紧锁宫中,但听那值勤太监,内侍宫女诉说当今首辅聪慧过人,治国辅政深得太后赏识。这一相见,只见这张居正妙有姿容,神识沉敏,风宇条畅,之举爽朗独秀,若岩岩孤松独立,傲骨若然。被太后赏赐于张首辅做妾,使余妃如鱼得水荡碧波,如鸟出宠傲苍穹。醉卧张居正怀里昵昵细语如瑟瑟,卿卿我我坠雾云。
得了余妃张居正心猿意马难收,每当卸衣就寝看到余妃那裸露的身体之时诗兴大发,指着余妃的酥胸吟咏道:
“一双明月贴胸前,
紫禁葡萄碧玉圆;
夫婿调酥绮窗下,
金茎几点露珠悬。”
余妃砰然心动,娇昵地依偎在张居正的怀里合吟道:
“秋风入窗里,
罗账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
寄情千里光。“
张居正紧紧包着余妃又吟道:
“腹中愁不乐,
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
蹀坐郎膝边。”
余妃听到这诗句油然伤感,她合吟道: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
何时入罗帷?”
张居正轻抚着余妃柔美白晰的裸体暗然伤神: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两人你来我往情系心生,这真是:
红绫被,象牙床,怀中搂抱可意郎。
情人睡,脱衣裳,口吐舌尖赛沙糖。
叫声朗君慢慢耍,妹子留情你身上。
又有诗为证:
两情浓,销金帐里鏖战,一霎时魂灵儿不见,
我和你波翻浪滚,香汗交流,泪滴一似珍珠串,
枕头儿不知坠在那边。乌云髻散雨收云散,双手搂抱心肝肝。
自张居正获太后所赐余妃后懒于政事,怠于辅政,冯保自然嫉妒,一则阉了命根,那活儿自是想而无为,二则怕他醉于色欲之中荒了施政于小皇上。于是对太后进谏,要潘季驯尽快建好那远于京城的府第,疏于张居正与余妃相处的日子以利他理事辅佐小皇上。
再说宋国邱自用了宋来头家那羊粪给那三亩地的芝麻施了肥,又下了几场透雨,那芝麻真是拔节儿地长。别人家的芝麻只有半人高,他家的芝麻长的人要是走进去就不见头。
这一日宋来头放羊从芝麻地边过,见国邱指点着守道在地里锄草。宋来头对宋国邱说:“国邱哥,这芝麻地都快收了,咋还锄啥草呀?”
国邱说:“来头,你是不知这芝麻看上去是长高了,正是长肉时,要是不锄草,这草和芝麻争肥吃,这芝麻吃不够籽就长不饱,到时候做麻糖去了皮就没肉了。”
宋来头说:“怪不得人家说你是种庄稼的行家,说的是行话,让我看这芝麻角真饱,该是籽也饱吧?”
宋国邱说:“芝麻籽饱不饱要看芝麻苞开不开口,开口的籽都饱,不开口的就是瘪子。”
宋来头笑着说:“隔行如隔山呀,就像我放这羊,哪只羊吃不吃草,爱吃啥草,我就知道羊的脾胃咋样了。唉,原来桃胡地那河滩里草真好,可惜让兵家盖了啥军营给占了,我不能再到那儿放羊了。”
宋国邱说:“可不是吗?我原来想买下那块地,那可真是粮仓呀,这兵家一占,我这梦就做不成了。”
宋来头说:“国邱哥,自打你那次到俺家说要盖啥楼,俺那孬孩就天天嚷着要盖楼,你说我一个放羊的,就凭这几只羊能盖楼吗?”
宋国邱说:“我只是说说,祖上传下来家富业大就盖楼,这只是要后人有个奔头吧,那桃胡地买不成,守道又动了盖楼那念头,就凭家里那俩钱能盖起来吗?”
宋来头说:“要说盖楼您家会呀,有那几十亩地,还开着糖坊,要不了几年就会盖起来。可俺家指望啥呀?孬孩他娘说要盖楼就等天上下榆钱(余钱),咱村那么多榆树,下那榆钱能盖楼吗?可那不争气的孩子,我放羊回去了就非骑我,还要我给他天上下榆钱。”
宋国邱说:“来头,不是哥我说你,孩子不敢惯坏呀。俺祖上传下《三字经》,家人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说小孩生下来都是好的,你传啥他学啥,传不好就学不好,你这样让孩子骑你,这样娇惯他,怕以后真是盖楼了,他也会给你买掉的。”
宋来头叹了口气:“半路夫妻没真心,都是让他娘给惯坏的呀。”
再说宋寨村东头那桃胡地,数月工夫府第建造就大功告成。周围有兵卒严守,外人不得就近半步。但站在四周高地观看府第,青砖黛色的殿宇房顶可见一二。清晨起来,府第周围环流的溪水散发的盎然瑞气把个府第笼罩在一片晨曦红霞映衬下的雾霭之中,远远望去真有一幅天宫宝殿的宏然大观。
这一日村民们正在农田里劳作,忽见一队人马开来,前面几匹高头大马开道,坐骑上是几位身着素装的锦衣卫,一个个神情轩昂,大有不可侵犯之势,那锦衣卫一个个睁大鹰隼般的眼睛扫视着四周,手握那腰挎利仞的刀柄,大有随时离骑与人撕杀之势。
这骠骑的后面是一座二十四人抬的轿乘,那轿乘从远看去宽阔高大,轿身外套着黄色帷子,轿顶四周镶嵌着金光闪闪球形明镜,球镜下挂满脆声悦耳的铃铛,随着轿夫们那行步的节律发出的环音叮当声向四面飘荡。后面跟着的一座轿乘则是十六人抬,轿体比前面的小了许多,只是那红色的轿帷子倒是十分显眼。这轿后面仍是一队骠骑,骠骑上的锦衣卫只是比前面的少了几人。
99mk.cc。wap.99mk.cc
第十三回:谢恩公精心做麻糖,建府第诗兴对余妃
话说这一日宋寨村来了一哨兵马,那领兵指挥的便是张居正手下的仆人游七。这游七长的刁钻古怪,一瞧那模样就有一肚子坏水。游七带领数百兵卒来到了宋国邱家东边那块四周环丘,内处地洼一条溪水环地流淌的有上百亩大的田地。在这田地四周插上了小旗子。正在这里耕种的宋守法与宋守道不知所然。爹也看上了这块与他家相邻的这块地,因为这田地形状酷似仙桃的桃核,所以村民按当地的叫法称之为桃胡儿地。这么好的一块田地为何被兵家占领?守道看到那领头的就是几年前赶着轿车从这地边经过,是赏过他银钱的张居正的仆人。虽说这人面容苍老了一些,但其面带的刁诈形像却分毫没消。仗着以前有过交往,宋守道近前想打听个究竟。
“这位军爷还认识本民吗?”宋守道以熟人的口吻对游七说道。
游七瞥了守道一眼厉声道:“滚开,你是何人,敢不开口对本大人尊称。”
宋守道吃了闭门羹心里自然不乐,他想可能是过了几年这仆人把他忘了,于是便提醒道:“俺就是几年前张大人从俺这地经过时拽马缰的人啊。”
游七一听这话更是来火,说道:“不提当年我不生气,要是当年是当今,我可以把你立即处死。”
宋守道一听吃惊不小,他斗着胆子问道:“要是当今为何把我处死?”
游七一听这话“哈哈”大笑,然后奸相一露,凶狠地说:“当年张大人是告假养病,当今张大人是当朝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若你敢再拦首辅轿乘岂不按行刺律定,那不必死无疑。”
宋守道一听这话方知密县知县为何对他家那么恭敬,原来这知县真把他家当做张居正的远房亲戚了。想到这他暗暗害怕,逢人再也不敢话提当年拦轿车攀亲戚之事了。
这宋守道倒也聪明,对这游七道:“大人,多怪小人不知,小民姓宋名守道,原藉是山西,移民到这来的。小民家传做麻糖,在当地是一绝。要是赶到腊月天,大人营寨不撤,小民就给您送麻糖来。”
游七一听这宋守道这么奉承他,那绷着的枯树皮皱纹裂开了,笑里藏刀地说:“营寨不撤?哈哈,”他本想说出真情,可想起张居正临行前叮嘱过“建造府第对外称为治黄水患的兵营,绝不能讲出是余妃府第”的话来,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急忙改口道:“这里要建造治理黄河水害的兵营,巡抚潘季驯潘大人要在这里常年驻扎监役,治理黄河水患。张首辅也会常到这里巡察治水役情,你家要真是有家传麻糖就快快送来,能让当今首辅吃上你家麻糖,也是你家的福分运气。”
宋守道一听这兵卒开来原来是为建造治黄营府方才明了。他心里也乐,爹不再买这桃胡地,节下的家财就盖楼房呀。
且说由李太后亲自钦点都察院下拨四十万两白银以治理黄河水害为由盖造一座府第。对外称其为治理黄河水害的营府。饱受黄河水害的各地州府、知县自然是要人有人,要物有物,能工巧匠云集宋寨桃胡地。那游七白日监工,横挑鼻子竖挑眼,酷似一个建筑内行,夜里逛青楼狎妓。那青楼的老鸨明知他是朝廷的命官,当以商贾相称,所陪之女自然是色艺俱佳,又岂敢收取半分资文。在建府过程中巡抚潘季驯倒是来过几次,他不愧是建筑治水高人,对府第的根基结构、墙壁、通道、斗拱、门楼、上梁片瓦都说的道道是位,项项致理,那游七跟在潘巡抚身后倒是放不出个响屁来。
再说张居正自神宗即位接任首辅以来确实日理万机,无暇顾及儿女之情。自李太后赐余妃于他后,那真是大有翻云覆雨翻江倒海之乐,因为这余妃确实一表人材。
但见她脸上薄施胭脂,再用露水匀了珍珠粉淡淡施上,脸上幽暗的苍白便成了淡淡的荔红。迷离繁花丝棉制成的芙蓉色广袖宽身上衣绣着五翟凌云花纹,纱衣上的花纹乃是暗金丝织就,碎珠流苏如星光闪烁,光艳的流霞透着繁迷的皇家贵气。臂上挽拖着丈许烟罗紫轻绡,一袭金黄色泽。头戴着贵冠,凤头用金叶做成,两边各插一支碧玉棱花双合长簪,做成一双蝴蝶环绕玉兰花的灵动样子。发髻正中插一支凤凰展翅六面镶玉七宝明金步摇,凤头用金叶制成,凤凰口中衔着一串长长珠玉流苏,最末一颗海珠正映在眉心,映得余妃眉宇间隐隐光华波动,流转熠熠。舞袖飘如云,步动轻如仙。张居正正当年华,如狼似虎,见此貌美妃子怎能不狂风卷澜。
这余妃虽紧锁宫中,但听那值勤太监,内侍宫女诉说当今首辅聪慧过人,治国辅政深得太后赏识。这一相见,只见这张居正妙有姿容,神识沉敏,风宇条畅,之举爽朗独秀,若岩岩孤松独立,傲骨若然。被太后赏赐于张首辅做妾,使余妃如鱼得水荡碧波,如鸟出宠傲苍穹。醉卧张居正怀里昵昵细语如瑟瑟,卿卿我我坠雾云。
得了余妃张居正心猿意马难收,每当卸衣就寝看到余妃那裸露的身体之时诗兴大发,指着余妃的酥胸吟咏道:
“一双明月贴胸前,
紫禁葡萄碧玉圆;
夫婿调酥绮窗下,
金茎几点露珠悬。”
余妃砰然心动,娇昵地依偎在张居正的怀里合吟道:
“秋风入窗里,
罗账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
寄情千里光。“
张居正紧紧包着余妃又吟道:
“腹中愁不乐,
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
蹀坐郎膝边。”
余妃听到这诗句油然伤感,她合吟道: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
何时入罗帷?”
张居正轻抚着余妃柔美白晰的裸体暗然伤神: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两人你来我往情系心生,这真是:
红绫被,象牙床,怀中搂抱可意郎。
情人睡,脱衣裳,口吐舌尖赛沙糖。
叫声朗君慢慢耍,妹子留情你身上。
又有诗为证:
两情浓,销金帐里鏖战,一霎时魂灵儿不见,
我和你波翻浪滚,香汗交流,泪滴一似珍珠串,
枕头儿不知坠在那边。乌云髻散雨收云散,双手搂抱心肝肝。
自张居正获太后所赐余妃后懒于政事,怠于辅政,冯保自然嫉妒,一则阉了命根,那活儿自是想而无为,二则怕他醉于色欲之中荒了施政于小皇上。于是对太后进谏,要潘季驯尽快建好那远于京城的府第,疏于张居正与余妃相处的日子以利他理事辅佐小皇上。
再说宋国邱自用了宋来头家那羊粪给那三亩地的芝麻施了肥,又下了几场透雨,那芝麻真是拔节儿地长。别人家的芝麻只有半人高,他家的芝麻长的人要是走进去就不见头。
这一日宋来头放羊从芝麻地边过,见国邱指点着守道在地里锄草。宋来头对宋国邱说:“国邱哥,这芝麻地都快收了,咋还锄啥草呀?”
国邱说:“来头,你是不知这芝麻看上去是长高了,正是长肉时,要是不锄草,这草和芝麻争肥吃,这芝麻吃不够籽就长不饱,到时候做麻糖去了皮就没肉了。”
宋来头说:“怪不得人家说你是种庄稼的行家,说的是行话,让我看这芝麻角真饱,该是籽也饱吧?”
宋国邱说:“芝麻籽饱不饱要看芝麻苞开不开口,开口的籽都饱,不开口的就是瘪子。”
宋来头笑着说:“隔行如隔山呀,就像我放这羊,哪只羊吃不吃草,爱吃啥草,我就知道羊的脾胃咋样了。唉,原来桃胡地那河滩里草真好,可惜让兵家盖了啥军营给占了,我不能再到那儿放羊了。”
宋国邱说:“可不是吗?我原来想买下那块地,那可真是粮仓呀,这兵家一占,我这梦就做不成了。”
宋来头说:“国邱哥,自打你那次到俺家说要盖啥楼,俺那孬孩就天天嚷着要盖楼,你说我一个放羊的,就凭这几只羊能盖楼吗?”
宋国邱说:“我只是说说,祖上传下来家富业大就盖楼,这只是要后人有个奔头吧,那桃胡地买不成,守道又动了盖楼那念头,就凭家里那俩钱能盖起来吗?”
宋来头说:“要说盖楼您家会呀,有那几十亩地,还开着糖坊,要不了几年就会盖起来。可俺家指望啥呀?孬孩他娘说要盖楼就等天上下榆钱(余钱),咱村那么多榆树,下那榆钱能盖楼吗?可那不争气的孩子,我放羊回去了就非骑我,还要我给他天上下榆钱。”
宋国邱说:“来头,不是哥我说你,孩子不敢惯坏呀。俺祖上传下《三字经》,家人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就是说小孩生下来都是好的,你传啥他学啥,传不好就学不好,你这样让孩子骑你,这样娇惯他,怕以后真是盖楼了,他也会给你买掉的。”
宋来头叹了口气:“半路夫妻没真心,都是让他娘给惯坏的呀。”
再说宋寨村东头那桃胡地,数月工夫府第建造就大功告成。周围有兵卒严守,外人不得就近半步。但站在四周高地观看府第,青砖黛色的殿宇房顶可见一二。清晨起来,府第周围环流的溪水散发的盎然瑞气把个府第笼罩在一片晨曦红霞映衬下的雾霭之中,远远望去真有一幅天宫宝殿的宏然大观。
这一日村民们正在农田里劳作,忽见一队人马开来,前面几匹高头大马开道,坐骑上是几位身着素装的锦衣卫,一个个神情轩昂,大有不可侵犯之势,那锦衣卫一个个睁大鹰隼般的眼睛扫视着四周,手握那腰挎利仞的刀柄,大有随时离骑与人撕杀之势。
这骠骑的后面是一座二十四人抬的轿乘,那轿乘从远看去宽阔高大,轿身外套着黄色帷子,轿顶四周镶嵌着金光闪闪球形明镜,球镜下挂满脆声悦耳的铃铛,随着轿夫们那行步的节律发出的环音叮当声向四面飘荡。后面跟着的一座轿乘则是十六人抬,轿体比前面的小了许多,只是那红色的轿帷子倒是十分显眼。这轿后面仍是一队骠骑,骠骑上的锦衣卫只是比前面的少了几人。
99mk.cc。wap.99mk.cc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23/23010/952853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23/23010/952853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