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傲骨铮尽孝母茔地 出言倔置家喜耕田(下)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说话间就到了冬天。你看那寒风吼叫着,裹着飞飞扬扬的雪花,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太阳升起了,融化着那厚厚的积雪。雪水浸入地下,滋润着那葱绿的麦苗儿。麦苗儿拔节了,吐出了茁壮的穗子。麦穗发黄了,丰收的麦浪随着微风的吹拂婆娑着曼动的舞姿向人们昭示着丰收的喜讯。
宋億德蹲在田头,眼睁睁地瞧着这滚滚的麦浪,就像当年他看到建兴的降生。庄稼人啊就是把土地看作是母亲,把大地的丰收看作是婴儿的降生,此时此景的宋億德正是这种心情。
看到这丰收的情景,宋億德想起了玉秀,想起了云兴和长兴。浅井的麦子咋样了,会不会像这里垅稠穗壮密不透风呀?更让億德宽心的事是建兴常到兰妮那里跑,她爹过世的早,兰妮娘只有兰妮这一个女儿。每每建兴去了兰妮家,兰妮娘看着这俊秀的孩子就像对自己亲生儿子那么亲,给他做好吃的,吃了还让建兴用瓦罐提些给他爹捎回来。每每建兴的衣裳脏了,兰妮娘都让兰妮学着给建兴洗,还要兰妮到建兴家把億德的脏衣裳捎回来给他洗。看到建兴和兰妮在溪边捉泥鳅,看到兰妮和建兴在地里薅野草,億德便想起了他和玉秀的童年。可现在人老珠黄,億德和玉秀那柔美的情愫淡淡地再也闻不到当年那甜蜜的温馨了,想到这里宋億德难免有些神伤。
这时建兴和兰妮从田边走来。
“大叔,俺娘包饺子了,让您去吃呀。”兰妮见到宋億德亲切地说道。
“我熬了一锅玉米粥,饭做好了。”寡妇门前是非多,宋億德怕别人说闲话,谎称饭已做好。
“那俺就还用瓦罐给您提来,俺娘说的。”兰妮见宋億德不想到她家去,就把娘说过的话说了出来。
“好闺女,大叔真的把饭做好了。我和建兴吃了饭,趁还没收麦,想回禹州看看他娘,都几个月没回去了。”宋億德认真地对兰妮说。
“回禹州看娘,那俺去,俺还没出过远门,还不知道是啥样呀?”兰妮听说要到禹州,忙对宋億德说。
“禹州离这好远,你是个女孩子,你去你娘会放心吗?”宋億德说。
“大叔,跟着您还有建兴兄弟,俺娘放心。大叔您是不是不待见俺呀?”聪明的兰妮反问道。
“待见,待见,咋不待见呀?你娘给建兴做饭,还给大叔洗补衣裳,这样好地待俺爷儿俩,咋会不待见呀?”宋億德认真地说。
“待见,俺就跟您去。俺这就给俺娘说说去。”兰妮没等宋億德答应就欢蹦乱跳地跑走了。
话说禹州浅井的玉秀,老妇人走了以后,她带着两个孩子既要劳作农活,又要操持家务。身体日渐消瘦,虽没到不惑之年,但满脸皱纹,面容憔悴,两鬓已现白发,那神色显得十分苍老。虽然这年下了一场冬雪,但由于播种时地墒不好,麦苗儿出来稀稀拉拉,东高西低,露出的白地里那稗子长的比麦子还高。玉秀没功夫薅去这杂草,所以不知情的人不知道这地里种的是麦子还是稗子,杂草丛生的麦田显得一片凄凉。
从宋寨赶回浅井的宋億德看到这一片凄凉的麦田,心里一片亏心歉卑。他暗下决心,这次回来就是背也要把玉秀背回到宋寨的家。
带着建兴和兰妮,宋億德急忙赶回浅井的家。
家里一片破败,院里的地面堆积着一堆杂物,门楼的椽子折断了,仰脸一看能看见蓝天上的白云。原先老妇住那草屋揭顶了,那木椽裸露着,劈裂的椽子,折断了在檩子上的铁钉牵挂着拖了下来。
宋億德、建兴和兰妮走进院子,听到从上房屋传来了孩子的哭泣声。
宋億德紧走几步走到屋里,他看到东屋里床上躺着玉秀,长兴在床上哭着,云兴把水端在了玉秀的床头。
“娘,喝点水吧。”云兴端着水碗说。
宋億德走进屋子,玉秀转身看了看,见是億德又把脸转向了墙里。
这时建兴见玉秀瘦弱成这般模样,上前抓着玉秀的手说:“娘,我回来看您啦。”
兰妮也近前对玉秀说:“婶母,俺也看您来了。”
玉秀看着这俊俏的兰妮对建兴说:“建兴,她是?”
建兴说:“她叫兰妮,她娘对俺可好啦,给俺做好吃的,还帮俺缝补洗衣裳。”
玉秀脸上有了神采,拉着兰妮的手说:“闺女,俺家穷,建兴又不懂事,让你和你娘替他爷俩操心了。”
“婶母,建兴兄弟可懂事啦,他教俺学《三字经》,还帮娘抬水,大叔还帮俺忙收种。”兰妮夸着建兴父子说。
玉秀看着兰妮,自言自语地说:“不知建兴有没有这个福气,不知我还能不能……”
聪明的兰妮听懂了玉秀的话,她红着脸说:“婶母,俺会对建兴好,俺会……”兰妮这话语传递了她内心的心声。
“秀,为了孩子,就别这么拗了,我来时看了咱那地,那哪是麦子呀,就是草地呀。”宋億德对玉秀说。
“婶母,就回咱家去吧。宋大叔种那麦子可好啦,穗子可大啦,都泛黄了,比村里哪家的麦子都好。您回咱家,俺伺候您,给您做饭洗衣裳,还照看小弟弟。”兰妮见玉秀对宋億德的话不言语,忙帮着说道。
玉秀拉着兰妮的手:“闺女,我一看你就是懂事热心的闺女,大婶我信你的。可我对我娘起过誓,生养她,死葬她,我死了就埋她脚头下。”
兰妮哭了:“婶母,我求您行吗?”
玉秀说:“闺女,别哭,你这份情我领了。要是你真有那份心意就好好待建兴吧。婶母家里穷,没啥可送你的,就说这句话吧。”
兰妮懂事地点点头:“婶母,我记住您的话了。”
“玉秀,你咋恁固执呀,我背你走行吗?”宋億德苦苦哀求道。
“你啥也别说,你真要逼我走,我现在就死给你看。”玉秀说着顺手抓起了床头的剪刀。
宋億德没有夺玉秀的剪刀,他知道这个烈性女子的刚烈,她说的话会做到的。
“婶母,您别这样呀!”兰妮扑了过去,夺下玉秀手里的剪刀哭着说。
玉秀用虚弱的双臂抱着兰妮说:“好闺女,答应我对建兴好,好吗?”
兰妮没有说话,带着温情的神色点了点头。
“俺宋家穷,你可别嫌弃呀。”玉秀说。
“婶母,您啥也别说了,兰妮我不是富人家的妞。爹走的早,俺跟着娘啥苦都吃过。婶母,让俺给您磕个头吧。”兰妮深情地说。
玉秀没说话。
兰妮跪下,建兴见兰妮跪下也急忙跪下,恭恭敬敬地给玉秀磕了三个头。
自这以后,兰妮和建兴时常来看玉秀,时常教云兴、长兴学些《三字经》,可玉秀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一天玉秀突然问起了億德的事,建兴告诉娘:“爹自上次一别一直抑郁在心,夜里做梦老发呓语,念叨着您的名字,担心您的病情,要我和兰妮劝劝您到宋寨家吧。”玉秀摇摇头对兰妮说:“我不行了,要是你娘同意就把婚事办了吧。你大叔和建兴身边要有个女人照顾,洗衣,做饭,缝补衣裳不是男人干的事呀。”
兰妮红着脸说:“婶母,娘也是要俺办事,可俺才十六岁还是小孩子呀。”
“十六岁不小了,俺到宋家才六七岁,十四岁建兴她奶奶都逼俺圆房啦。”玉秀说。
兰妮害羞地摆弄着衣角笑了。
“还有……”玉秀欲说又止。
“婶母,还有啥您说吧,俺听您的。”兰妮抬起头看着玉秀。
“要是,能给宋家生几个白胖大小子,给宋家传宗接代我就能闭上眼了。”
玉秀微闭着眼睛,像对自己又像是对兰妮说。
“婶母……”兰妮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根。
玉秀睁开眼睛看着兰妮,眼珠子呆呆地一动不动。
兰妮此时看懂了玉秀的眼神,她大胆地点了点头。
玉秀微微地笑了,然后她把脸转向建兴:“建儿,你也不小了,奶奶教那《三字经》可别光会说,要做到呀。”
建兴对玉秀点点头:“娘,您老放心吧,我会做到的。”
玉秀说:“以后要好好对兰妮,要对起宋家呀!”
建兴又重复道:“娘,您放心吧。”
“还有……”玉秀说。
“还有啥,娘尽管说。”建兴走近了玉秀的床头。
“还有,娘死后你要把娘埋在奶奶的脚头。”玉秀声音微弱但语气很是坚定。
“娘,这个……”建兴有些语顿。
“这个什么,娘的话不听了?”玉秀那虚弱的眼神里发着光亮,那光亮直逼建兴。
“百年以后,爹呢?”建兴说。
“爹也要埋在奶奶的脚头,他生前没尽孝,死后就得有孝心。”玉秀语气沉重地说道。
建兴迟顿起来:“娘,不是儿不孝顺,爹那倔脾气您不是不知道,你们是儿的父母,双亲的话都是上天,要是爹……”
“那就由他去吧,娘就要埋在奶奶的脚头,我对云兴、长兴和乡邻乡亲都说过,写过字据的。”玉秀讲这话突然有了精神。
“娘,儿子俺听您的。”建兴见娘这么坚定,着实不忍心让她再伤心。
再说宋億德这年辛勤劳作终于获得了好收成。他把麦子留了麦种和吃的口粮,剩下的粜了出去,置办了家具,又用麦子秸杆儿修补了那漏洞的房顶和透风的墙。剩下一点钱还想置办几亩地。
建兴听了宋億德的想法说:“爹,您不是说要盖新房吗?”
宋億德说:“孩子,你还不知道,现在老天爷管着咱的,说下雨就下雨,不下雨就干旱,咱庄户人家家里不存粮就保不住命啦。趁这几年老天变过了脸,不然要是不下雨,大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我向人打听了,咱村西头三里地有个村叫仓王,据说是啥皇帝以前的粮仓。我去看了几回,那地方就是好,地面平坦,是仓王真不赖,那块就是粮仓。等把那地买过来,种上庄稼有了好收成,家里存粮多了,我就给你盖新房,还给你盖楼呢。唉,你和兰妮常去看你娘,她怎么样了?”
建兴悲痛地说:“娘的病一天重一天,我和兰妮咋劝她都不回来,我和兰妮都给她下跪了她都不答应。”
億德长叹了一口气说:“你娘的脾气我知道,她是忘不掉你奶奶的恩德呀。还有等我死后你就把我埋在仓王这块地里,我在阴曹地府也保佑你种好庄稼,多打粮,盖新房,还要盖楼房。要是云兴和长兴同意,等娘百年以后就把她搬过来,生不同居,死要同穴呀!”
“爹……”建兴记着娘的话,不敢明说只是敷衍地点了点头。
“还有要是你大婶同意,不嫌咱家穷,就把兰妮接过来。你也不小了,咱宋家可不能断香火呀。”宋億德语重心长地说。
“爹,大婶她催我好多次了,兰妮也同意,可咱家住这破草房,我怕对不住她呀!”建兴认真地说。
“真要成一家人就不会嫌弃住啥房,这人呐,只要勤劳肯干,啥大事都能做成。咱家有这句话,叫什么‘成功者肯找方法,失败者因赖借口’。”
“成功者肯找方法,失败者因赖借口?这不是《三字经》中‘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的意思吗?爹,我知道干啥事只要踏实肯吃苦,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建兴满怀信心地说。
億德微笑着说:“建兴,虽说爹没供你读书,可你奶奶传你那《三字经》让你学到了连爹都不知道的道理,爹相信你,相信咱大宋家自有勤奋治家的后来人。”
建兴充满信心地说:“爹,你的话我记一辈子,还要代代传下去。”
宋億德欲要说什么,突然干咳了一下,“哇”地吐了一口血。
建兴见爹吐血了,急忙大叫道:“爹,您咋啦?”
这正是:
呕心沥血苦奋争,积劳成疾染重病。
痴心传下铮铮言,代代相传器大成。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99mk.cc。wap.99mk.cc
宋億德蹲在田头,眼睁睁地瞧着这滚滚的麦浪,就像当年他看到建兴的降生。庄稼人啊就是把土地看作是母亲,把大地的丰收看作是婴儿的降生,此时此景的宋億德正是这种心情。
看到这丰收的情景,宋億德想起了玉秀,想起了云兴和长兴。浅井的麦子咋样了,会不会像这里垅稠穗壮密不透风呀?更让億德宽心的事是建兴常到兰妮那里跑,她爹过世的早,兰妮娘只有兰妮这一个女儿。每每建兴去了兰妮家,兰妮娘看着这俊秀的孩子就像对自己亲生儿子那么亲,给他做好吃的,吃了还让建兴用瓦罐提些给他爹捎回来。每每建兴的衣裳脏了,兰妮娘都让兰妮学着给建兴洗,还要兰妮到建兴家把億德的脏衣裳捎回来给他洗。看到建兴和兰妮在溪边捉泥鳅,看到兰妮和建兴在地里薅野草,億德便想起了他和玉秀的童年。可现在人老珠黄,億德和玉秀那柔美的情愫淡淡地再也闻不到当年那甜蜜的温馨了,想到这里宋億德难免有些神伤。
这时建兴和兰妮从田边走来。
“大叔,俺娘包饺子了,让您去吃呀。”兰妮见到宋億德亲切地说道。
“我熬了一锅玉米粥,饭做好了。”寡妇门前是非多,宋億德怕别人说闲话,谎称饭已做好。
“那俺就还用瓦罐给您提来,俺娘说的。”兰妮见宋億德不想到她家去,就把娘说过的话说了出来。
“好闺女,大叔真的把饭做好了。我和建兴吃了饭,趁还没收麦,想回禹州看看他娘,都几个月没回去了。”宋億德认真地对兰妮说。
“回禹州看娘,那俺去,俺还没出过远门,还不知道是啥样呀?”兰妮听说要到禹州,忙对宋億德说。
“禹州离这好远,你是个女孩子,你去你娘会放心吗?”宋億德说。
“大叔,跟着您还有建兴兄弟,俺娘放心。大叔您是不是不待见俺呀?”聪明的兰妮反问道。
“待见,待见,咋不待见呀?你娘给建兴做饭,还给大叔洗补衣裳,这样好地待俺爷儿俩,咋会不待见呀?”宋億德认真地说。
“待见,俺就跟您去。俺这就给俺娘说说去。”兰妮没等宋億德答应就欢蹦乱跳地跑走了。
话说禹州浅井的玉秀,老妇人走了以后,她带着两个孩子既要劳作农活,又要操持家务。身体日渐消瘦,虽没到不惑之年,但满脸皱纹,面容憔悴,两鬓已现白发,那神色显得十分苍老。虽然这年下了一场冬雪,但由于播种时地墒不好,麦苗儿出来稀稀拉拉,东高西低,露出的白地里那稗子长的比麦子还高。玉秀没功夫薅去这杂草,所以不知情的人不知道这地里种的是麦子还是稗子,杂草丛生的麦田显得一片凄凉。
从宋寨赶回浅井的宋億德看到这一片凄凉的麦田,心里一片亏心歉卑。他暗下决心,这次回来就是背也要把玉秀背回到宋寨的家。
带着建兴和兰妮,宋億德急忙赶回浅井的家。
家里一片破败,院里的地面堆积着一堆杂物,门楼的椽子折断了,仰脸一看能看见蓝天上的白云。原先老妇住那草屋揭顶了,那木椽裸露着,劈裂的椽子,折断了在檩子上的铁钉牵挂着拖了下来。
宋億德、建兴和兰妮走进院子,听到从上房屋传来了孩子的哭泣声。
宋億德紧走几步走到屋里,他看到东屋里床上躺着玉秀,长兴在床上哭着,云兴把水端在了玉秀的床头。
“娘,喝点水吧。”云兴端着水碗说。
宋億德走进屋子,玉秀转身看了看,见是億德又把脸转向了墙里。
这时建兴见玉秀瘦弱成这般模样,上前抓着玉秀的手说:“娘,我回来看您啦。”
兰妮也近前对玉秀说:“婶母,俺也看您来了。”
玉秀看着这俊俏的兰妮对建兴说:“建兴,她是?”
建兴说:“她叫兰妮,她娘对俺可好啦,给俺做好吃的,还帮俺缝补洗衣裳。”
玉秀脸上有了神采,拉着兰妮的手说:“闺女,俺家穷,建兴又不懂事,让你和你娘替他爷俩操心了。”
“婶母,建兴兄弟可懂事啦,他教俺学《三字经》,还帮娘抬水,大叔还帮俺忙收种。”兰妮夸着建兴父子说。
玉秀看着兰妮,自言自语地说:“不知建兴有没有这个福气,不知我还能不能……”
聪明的兰妮听懂了玉秀的话,她红着脸说:“婶母,俺会对建兴好,俺会……”兰妮这话语传递了她内心的心声。
“秀,为了孩子,就别这么拗了,我来时看了咱那地,那哪是麦子呀,就是草地呀。”宋億德对玉秀说。
“婶母,就回咱家去吧。宋大叔种那麦子可好啦,穗子可大啦,都泛黄了,比村里哪家的麦子都好。您回咱家,俺伺候您,给您做饭洗衣裳,还照看小弟弟。”兰妮见玉秀对宋億德的话不言语,忙帮着说道。
玉秀拉着兰妮的手:“闺女,我一看你就是懂事热心的闺女,大婶我信你的。可我对我娘起过誓,生养她,死葬她,我死了就埋她脚头下。”
兰妮哭了:“婶母,我求您行吗?”
玉秀说:“闺女,别哭,你这份情我领了。要是你真有那份心意就好好待建兴吧。婶母家里穷,没啥可送你的,就说这句话吧。”
兰妮懂事地点点头:“婶母,我记住您的话了。”
“玉秀,你咋恁固执呀,我背你走行吗?”宋億德苦苦哀求道。
“你啥也别说,你真要逼我走,我现在就死给你看。”玉秀说着顺手抓起了床头的剪刀。
宋億德没有夺玉秀的剪刀,他知道这个烈性女子的刚烈,她说的话会做到的。
“婶母,您别这样呀!”兰妮扑了过去,夺下玉秀手里的剪刀哭着说。
玉秀用虚弱的双臂抱着兰妮说:“好闺女,答应我对建兴好,好吗?”
兰妮没有说话,带着温情的神色点了点头。
“俺宋家穷,你可别嫌弃呀。”玉秀说。
“婶母,您啥也别说了,兰妮我不是富人家的妞。爹走的早,俺跟着娘啥苦都吃过。婶母,让俺给您磕个头吧。”兰妮深情地说。
玉秀没说话。
兰妮跪下,建兴见兰妮跪下也急忙跪下,恭恭敬敬地给玉秀磕了三个头。
自这以后,兰妮和建兴时常来看玉秀,时常教云兴、长兴学些《三字经》,可玉秀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一天玉秀突然问起了億德的事,建兴告诉娘:“爹自上次一别一直抑郁在心,夜里做梦老发呓语,念叨着您的名字,担心您的病情,要我和兰妮劝劝您到宋寨家吧。”玉秀摇摇头对兰妮说:“我不行了,要是你娘同意就把婚事办了吧。你大叔和建兴身边要有个女人照顾,洗衣,做饭,缝补衣裳不是男人干的事呀。”
兰妮红着脸说:“婶母,娘也是要俺办事,可俺才十六岁还是小孩子呀。”
“十六岁不小了,俺到宋家才六七岁,十四岁建兴她奶奶都逼俺圆房啦。”玉秀说。
兰妮害羞地摆弄着衣角笑了。
“还有……”玉秀欲说又止。
“婶母,还有啥您说吧,俺听您的。”兰妮抬起头看着玉秀。
“要是,能给宋家生几个白胖大小子,给宋家传宗接代我就能闭上眼了。”
玉秀微闭着眼睛,像对自己又像是对兰妮说。
“婶母……”兰妮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根。
玉秀睁开眼睛看着兰妮,眼珠子呆呆地一动不动。
兰妮此时看懂了玉秀的眼神,她大胆地点了点头。
玉秀微微地笑了,然后她把脸转向建兴:“建儿,你也不小了,奶奶教那《三字经》可别光会说,要做到呀。”
建兴对玉秀点点头:“娘,您老放心吧,我会做到的。”
玉秀说:“以后要好好对兰妮,要对起宋家呀!”
建兴又重复道:“娘,您放心吧。”
“还有……”玉秀说。
“还有啥,娘尽管说。”建兴走近了玉秀的床头。
“还有,娘死后你要把娘埋在奶奶的脚头。”玉秀声音微弱但语气很是坚定。
“娘,这个……”建兴有些语顿。
“这个什么,娘的话不听了?”玉秀那虚弱的眼神里发着光亮,那光亮直逼建兴。
“百年以后,爹呢?”建兴说。
“爹也要埋在奶奶的脚头,他生前没尽孝,死后就得有孝心。”玉秀语气沉重地说道。
建兴迟顿起来:“娘,不是儿不孝顺,爹那倔脾气您不是不知道,你们是儿的父母,双亲的话都是上天,要是爹……”
“那就由他去吧,娘就要埋在奶奶的脚头,我对云兴、长兴和乡邻乡亲都说过,写过字据的。”玉秀讲这话突然有了精神。
“娘,儿子俺听您的。”建兴见娘这么坚定,着实不忍心让她再伤心。
再说宋億德这年辛勤劳作终于获得了好收成。他把麦子留了麦种和吃的口粮,剩下的粜了出去,置办了家具,又用麦子秸杆儿修补了那漏洞的房顶和透风的墙。剩下一点钱还想置办几亩地。
建兴听了宋億德的想法说:“爹,您不是说要盖新房吗?”
宋億德说:“孩子,你还不知道,现在老天爷管着咱的,说下雨就下雨,不下雨就干旱,咱庄户人家家里不存粮就保不住命啦。趁这几年老天变过了脸,不然要是不下雨,大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我向人打听了,咱村西头三里地有个村叫仓王,据说是啥皇帝以前的粮仓。我去看了几回,那地方就是好,地面平坦,是仓王真不赖,那块就是粮仓。等把那地买过来,种上庄稼有了好收成,家里存粮多了,我就给你盖新房,还给你盖楼呢。唉,你和兰妮常去看你娘,她怎么样了?”
建兴悲痛地说:“娘的病一天重一天,我和兰妮咋劝她都不回来,我和兰妮都给她下跪了她都不答应。”
億德长叹了一口气说:“你娘的脾气我知道,她是忘不掉你奶奶的恩德呀。还有等我死后你就把我埋在仓王这块地里,我在阴曹地府也保佑你种好庄稼,多打粮,盖新房,还要盖楼房。要是云兴和长兴同意,等娘百年以后就把她搬过来,生不同居,死要同穴呀!”
“爹……”建兴记着娘的话,不敢明说只是敷衍地点了点头。
“还有要是你大婶同意,不嫌咱家穷,就把兰妮接过来。你也不小了,咱宋家可不能断香火呀。”宋億德语重心长地说。
“爹,大婶她催我好多次了,兰妮也同意,可咱家住这破草房,我怕对不住她呀!”建兴认真地说。
“真要成一家人就不会嫌弃住啥房,这人呐,只要勤劳肯干,啥大事都能做成。咱家有这句话,叫什么‘成功者肯找方法,失败者因赖借口’。”
“成功者肯找方法,失败者因赖借口?这不是《三字经》中‘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的意思吗?爹,我知道干啥事只要踏实肯吃苦,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建兴满怀信心地说。
億德微笑着说:“建兴,虽说爹没供你读书,可你奶奶传你那《三字经》让你学到了连爹都不知道的道理,爹相信你,相信咱大宋家自有勤奋治家的后来人。”
建兴充满信心地说:“爹,你的话我记一辈子,还要代代传下去。”
宋億德欲要说什么,突然干咳了一下,“哇”地吐了一口血。
建兴见爹吐血了,急忙大叫道:“爹,您咋啦?”
这正是:
呕心沥血苦奋争,积劳成疾染重病。
痴心传下铮铮言,代代相传器大成。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99mk.cc。wap.99mk.cc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23/23010/95285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23/23010/952850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