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梦幻楼阁 > 第七回:老妇人仙逝黄泉路 宋億德耕耘宋寨村(下)

第七回:老妇人仙逝黄泉路 宋億德耕耘宋寨村(下)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再说郑州知府苏琦听了宋億德的诉说,被老妇人知书明礼,育婴甘苦的品德深深打动,又被玉秀那知恩图报的贤良所感,更为建兴这么小小年纪博学精记的才识所奇,亦为億德养家糊口甘于劳苦的韧劲所服,于是要衙役拿来些赏银资助他渡过难关,并下修书要億德如遇官府察问也好禀告。億德跪下连连对知州大人磕头谢恩。

    再说自億德走后,老妇人心事重重,靠山山倒,卧病于床上,咋打精神怎么也支撑不起身来再为玉秀帮扶操持家务。

    这一日她把玉秀叫到床边对玉秀说:“秀,咱家穷,能用来看病的东西再也赎不出去什么了,娘的病况我知道,这些年来要不是億德和你来到咱家让我心里滋润了点,怕我这副老骨头早就沤糟了。只是我走了以后,长兴和云兴还小,你就更操心了。你要是听娘话,就到密县找億德吧,他一个人在那里还带着建兴不容易,打小在一起也是几十年的夫妻了,就别呕气啦。”

    玉秀抓着老妇人那骨瘦嶙峋的老手,声情并重地说:“娘,您啥也别说了,您的病闺女我就是拄棍要饭也会给您看好。您是玉秀我和这几个孩子的亲娘,亲奶奶,是我们的大恩人,俺说过俺就是死了也要埋在您的脚头,在阴曹地府也伺候您。億德他那样负心忘恩,俺就是再作难也不会找他去。”

    老妇人吃力地用手抹着玉秀滚出的泪水说:“好闺女,别说傻话,你还年轻,要带着俩孩子过日子不容易呀,億德本分老实,他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老婆子我心里亮着哪。”

    玉秀摇了摇头,把脸转向了一边。

    “奶奶,奶奶。”已经四岁的云兴抓着老妇人的手直唤着。

    老妇人苦笑了一下,抚摸着小云兴的头,声音微弱地说:“好孙孙,快快长,长大了替你娘干活,替你娘支撑着这个家。”老妇人说着在床里摸索着,拿出一本发黄绵纸抄写的书说:“奶奶家里穷,老爷爷因写状子被官家打入死牢后,给奶奶留下了这本书,长大了叫哥哥教你。他懂这书的字,奶奶我再也教不成你和长兴了。”说着双行热泪顺着那布满皱纹的眼角流了下来。

    玉秀赶忙说:“娘,您老放心,我会教好云兴、长兴,做好人办好事,咱宋家的后代一定会有出息人。”

    老妇人动了动嘴角想说什么又停住了,慢慢说道:“宋家后人会有有出息的。”

    再说宋億德那日巧遇郑州知府苏琦,并拿了知府大人亲手写的修文,带着建兴一路来到密县宋寨。

    来到宋寨宋億德看到宋寨只是一个小村庄,四周有土丘环抱,位于低洼之地,聚财聚宝地气上好。村里住着十几户人家稀稀拉拉散居在小村子里。一条溪流绕着村子潺潺流淌,溪流中鱼儿弄波,荡起一圈圈涟漪,在缓动的流水中扩展开来。村外数百亩良田,由于人少地广,大部分被荒芜了。在那荒芜的田地里,那过膝深的草秸因深秋的寒冷仍呈现着润泽的枯黄。

    看到这一切宋億德感叹地大叫道:“好地,好地气呀!”

    建兴看到溪流,看到溪流中弄波的小鱼儿喜叫到:“爹,鱼,小鱼在玩水呀。”说着急忙跑了过去。

    “兴儿,快进村吧,以后有你,还有云兴、长兴在这玩水的时候长着哪。”

    宋億德扯着建兴兴奋地说,建兴拽着爹的手,依依不舍地看着那溪流,看着溪流中自由游动的鱼儿。

    宋億德进了村,见到一个四十多岁的乡民说明来意,并让这人看了知州苏琦的修文,心里甚为欢喜。原来此人就是村里的甲长,也是对村里吃喝拉撒,接人待客的族长,此人看了苏知州的修文,听说他也是宋氏祠宗,满是热情款待,把村里一个鳏寡孤独刚刚过世老人的草房打扫干净,让宋億德住了进去。

    看着房顶露天,四面透风的茅草屋,小建兴方才在溪边戏水的童趣没了许多,他对父亲说:“爹,这房子这么破,还没奶奶家那瓦房好呀。”

    宋億德拍了拍建兴的小脑袋,叹了口气说:“建儿,就暂住吧,等以后咱种了地,有了钱,爹就给你盖新房。爹要是没本事,你将来就为你的儿孙盖楼院。”

    “爹,啥是楼院呀?”建兴疑问道。

    “哦,我随你爷爷去过太原府,见过富户人家的楼房,墙是青砖垒起来的,房顶是青瓦,有好几层,上到楼上能看到好远好远。”宋億德为鼓励建兴夸张地描述着说。

    “能看到浅井的奶奶和娘,能看到山西老家的大槐树吗?”建兴天真地问道。

    “能,能。”听到建兴这话,宋億德有点黯然。

    在这草房里宋億德搂着建兴第一次感到了孤独,他嚼味着建兴那幼小心童的期盼,憧憬着让孩子何时能住上好房的未来?

    翌日一早,宋億德就蹶着屁股爬了起来,他想让建兴多睡一会儿,可从墙缝里吹进的风早把他冻醒了,他见爹穿了衣服也就跟着爬了起来。

    宋億德刚出那草房的门,那甲长就走了过来,领着宋億德到了村东头的大田里说道:“这块田地大,又是知州大人修了文书让好好待你们的迁民,你要有力气就种这块地吧,都荒了好多年,俺庄里的人嫌地块大,怕种不好荒草把庄稼吃了。”

    宋億德打眼一看,只见这块田地足足有十几亩大,虽有些坡岗,但还算平整,地边有条小河,水虽不大但看上去是常长流淌,要是把这条小河修成渠道,岂不在旱时有水浇地。他满怀欢喜地说:“小民就叩谢您了。”

    这甲长淡然一笑:“我也不是知州大人,谢我干啥?我也姓宋,叫宋大壮,以后就叫我大壮哥吧。有难处就找我吧,知州大人都那么敬重你,俺是草民,以后在一起种庄稼能不相互帮帮忙吗?”

    宋億德忙说道:“也是,也是,以后还多劳大哥指教呀。”

    “指教啥?我打眼一看你就是个种庄稼的好把式,说不定还能给咱村里的人显露一手哪,咱这人都知道山西人忒能干嘛。”宋大壮说道。

    宋億德听到这里,愧疚地说道:“要真是好手也不会从禹县又跑到这呀。”

    “禹州俺去过,那里土地薄,不保墒。跟咱这可比不了,种这地有力就掏出来,保准明年好收成。”宋大壮很有信心地对宋億德说。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小建兴捉着草丛里蹦跳的蚂蚱吟唱道。

    “你这小孩唱的是啥?”宋大壮听建兴唱着的《三字经》心里有点好奇。

    “是《三字经》,他奶奶教的。”宋億德听到建兴吟唱《三字经》心里有点悲切。

    “奶奶说:人要吃饭就要种庄稼。人要吃肉就要养猪、羊、鸡。马和牛是种地的拉犁拉耙的。”建兴见问忙说道。

    “你家是学问人出身呀。”宋大壮有点羡慕地说。

    “不,这是他奶奶教他的。他奶奶是禹州浅井一个私塾先生的女儿,是她教孩子的,她是俺的恩人,是她帮俺料理家里的事,教孩子,伺候生孩子坐月子的内人。唉,就因我贪心种地,把内人、孩子和老人都撇在禹州,现在不知咋样了?”

    “兄弟,别难过,等把这地整好后,种上麦子就把她们接来。哎,就是住的有些窄狭。”宋大壮见億德有点伤心,安慰他道。

    “俺爹说,种地打粮食了,就盖房子,还盖楼呢。”小建兴捏着捉到的一只蚂蚱说。

    “好孩子,有骨气。你爹盖不成楼,你就盖。咱村还没盖楼的,有了楼也给咱村扬扬气嘛。”宋大壮听到这孩子这么有骨气就鼓励他说。

    “俺爹说,俺盖不成楼还有俺孩子,孩子盖不成还有俺孙子。”小建兴鼓着腮帮说。

    “哈哈,你小小孩子,还没娶老婆还有啥子孙呀!”宋大壮被小建兴逗乐了。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奶奶说:人是一代接一代的,这辈子人干不成事,下辈人就接着办,会有办成事的那一天。”建兴似乎以大人的口气说。

    宋大壮语重心长地对宋億德说:“兄弟,咱宋寨有你儿子这样的后人,将来一定会出人物光宗耀祖的。”

    宋億德感慨地说:“孩子懂这些多亏了俺娘啊!”

    “爹,奶奶的病好了吧?”小建兴忙问道。

    再说浅井村的老妇人自患病卧床一天不如一天,玉秀央人请了先生诊望,先生说:“老妇人得的是气血淤滞之症,恕难治愈,该准备后事就准备准备吧。”玉秀听说这话已哭成了个泪人儿,这时她多么需要億德在身边呀,可億德一走就是几个月,至今音讯全无,这又让她多了一层愁心,億德会不会出事?建兴又咋样了?要是建兴有个三长两短那可怎么对起億仁、億孝?到密县去找吧,她又怎能撇下病入膏肓的老娘,她怀抱幼婴,手扯云兴又怎能走得开?老人为她们拖儿教子,呕心沥血,本想有个披麻带孝的人,可到头来竹篮打水空想一场。

    老妇人时昏时醒,已至气息奄奄。

    玉秀为减轻老娘的疼痛,把个水壶灌上热水,垫上粗布方巾放在老妇人心口疼痛之处熨熨她疼痛的心。玉秀的贤孝老妇人又怎能不知,每当她疼痛起来,见玉秀走来,都咬着牙齿强忍,把那枯瘪的嘴唇都咬出了血印子。

    玉秀紧紧抓住老娘的手,哭着说:“娘,您疼了就喊叫吧,您这样咬破嘴唇强忍着让闺女心里憋的出不来气呀。”

    老妇人声音虚弱地说:“好闺女,娘……娘……不……不疼……”牙齿咬着的嘴唇血渗了出来,老妇人又昏了过去。

    “娘,娘,您这是为啥呀!”玉秀趴在老妇人的床头号啕大哭起来。

    云兴和长兴听到娘的哭声也大哭起来。

    哭声把老妇人从昏迷中唤醒,她吃力地睁开眼,强抓着玉秀的手,断断续续地说:“闺女,我……我走……走了,你……你就……就找……億……億德,身……身边没……没男人咋……咋……”

    “娘,娘,我哪儿都不去,我死了就埋在您的脚头,到阴曹地府我伺候您呀!”玉秀抓着老妇人的手哭着说。

    “娘,娘……”玉秀大喊着,可这位孤独善良的老人再也听不到这位来自异乡贤孝“闺女”的声音了。

    再说宋億德在村东头那块大田里烧荒、平地、挖沟渠,在宋大壮的帮助下,花了些碎银雇牲口犁耙地,摇耧播种种上麦子,整整忙活了一个多月。

    常言道:再强壮的牲畜也有歇套时,再有劲的人也有力乏时。何况億德地里干活,家里做饭,刚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求人办事都要蹚生路,更是忙的不亦乐呼。等到地里忙完了躺到草房那地铺上两天没起来,就连吃饭还是和建兴一起玩耍的那大他三岁的小妞对她娘说建兴他爹病了,是这小妞扯着她娘的手给億德送来的。

    到底是年轻人,億德躺了两天身体就歇息过来了。秋种过后田里没了啥事,这一天夜里億德做了个恶梦说是玉秀病重膏肓,恶梦醒来把他惊了一身冷汗,没等天亮億德就把建兴叫醒,说要回禹州看看他娘和奶奶,云兴和长兴。

    建兴本来早就想见娘,嚷叫着要爹回去,可億德总是说,等把这田地整好,种上麦子就把奶奶、娘和弟弟们接来。懂事的建兴见爹整天在田里忙的就像个土人似的也不好再嚷叫了。种完麦子,建兴又要嚷叫,可这时爹病倒了,要不是他对那个叫兰妮的小姐姐说知,怕爹这两天连饭都吃不上。这时听说要回家看奶奶、娘和小弟弟,建兴便一骨碌从地铺上爬起来,拽着億德的手说:“爹,咱快走吧。”

    这正是:

    老妇沥血苦含心,玉秀誓诉不离分。

    今日播下丰收种,宋家兴旺有后人。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99mk.cc。wap.99mk.cc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23/23010/95285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23/23010/952850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