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梦幻楼阁 > 第一回:明太祖颁诏大移民 宋億德受骗大槐树(下)

第一回:明太祖颁诏大移民 宋億德受骗大槐树(下)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大哥!”億德,億仁、億孝和玉秀同億德紧紧抱在一起,哽咽着泣不成声。

    宋老妇人老泪横流,她拍着儿子们的肩头,没说什么,那布满青筋的双手,蕴含着博大的母爱。

    玉秀急忙站起,从衣襟里掏出手帕,替婆母擦着泪水。

    宋老妇人爱怜地看着儿媳:“秀,你十几岁到俺宋家,吃了不少苦,娘我也没少吵骂你,老嫂比母,以后億仁、億孝全靠你了。”

    玉秀满目泪水:“娘,媳儿记着您老的话了,咱们都到大槐树下去吧?”

    宋老夫人摇了摇头:“我就不去了,好赖这是个家,我要守着它。哎,你们就把这几担子谷捶一捶,把这谷子带在身上,几张口要等几天呀,在那等着能喝西北风?不行就换几顿饭吃吧。”

    宋億德说:“娘,您老就是逼俺去也再过两天再去,等俺兄弟仨把谷子、苞米收了再去不迟,官文说三天内去就不迁民,这才是头一天,再有两天收了再去不迟。”

    宋老妇人听億德言之有理,只得应允。

    就这样宋億德兄弟三人披星戴月,晨起劳作日落方归,紧赶慢赶两天总算把谷子、苞米收完,归仓入囤已是告文发布的第三天午后,南宋村扶老携幼到大槐树下走的所剩无几。

    宋老妇人望着三个儿子磨红的肩膀,打起的泡,心中十分疼爱,她把三袋谷子分装成三条袋子,每袋足有二十来斤,然后对億德说:“德儿你是大哥,起了誓就要照着做,老天爷看着呐。”

    宋億德点点头说:“娘放心吧,孩儿记着您老的话了。”

    老妇人又转身对玉秀说:“媳儿,这一天他兄弟仨的生活就全靠你了,干粮我已经备好,又碾了些米,带上个锅,大槐树下人多,住店吃饭不会方便,趁空就熬些米汤,咱山西的小米可是出名的,人光吃干的不喝汤咋行哪。”

    玉秀点点头:“娘,您老放心,媳儿我记住了。”

    億孝插话说:“娘,您老就别嘱托这嘱托那了,不就一天吗?一天过后俺哥仨又回来呀,还得犁地打耙种麦子嘛。”

    老妇人瞪了億孝一眼:“当初你爹给你起名叫億孝,我看就你不听话不孝顺,你哥仨都是娘的肉,甭说一天,就是一时半晌娘也不放心呀。”

    億仁说:“娘,你老就别怪小三啦,他小还不是您老给惯起来的,就一天时间我和哥会照看好他的,不会让他惹事的,您老就放心吧。”

    宋老妇人微笑着:“億仁,爹没看错你,你心软德性好,是仁意呀。”

    億孝嘟噜着:“娘,我给您摆摆理就不孝啦!”

    億德厉声道:“億孝,娘的话就是理,她老人家说啥就是啥,轮不着你摆理。”

    宋老妇人看億德动火了接上说:“億德,他还年轻,就别跟他一般见识了,以后管紧点儿就是了。”

    聪明的億孝听出了娘的话意,忙说道:“娘,您老放心,哥说啥我做啥,叫打狗不打鸡,叫往东不往西。”

    众人听了億孝这话都笑了。

    宋老妇人仰脸看了一下日头说:“别贫嘴了,带上干粮快去吧。一天后就快回来,把秋茬地掘一掘,撒上麦种来年又是好收成。”

    兄弟三人和玉秀听罢娘的话,便带上干粮与简便的用具,又齐刷刷地跪在地上,齐声说道:“娘,这一天您老要多保重,夜里关好门,冷了多穿衣裳,夜里睡觉多盖被。”

    宋老妇人望着儿子们和儿媳神情有些黯然,一种不祥之兆袭上老人的心头,她抹了一把擒在眶中的泪水,把脸转向一边,一扬手说:“去罢,去罢,明天过后就快回,千万别耽误种麦子。”

    億德、億仁、億孝和玉秀“咚咚咚”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响头声震动了院子,震动了大地,回荡在苍穹。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同老母的最后诀别,这是影响几个世纪的骨肉分离之声。

    再说广济寺内外大槐树下,这里人声鼎沸,万头攒动。短短三天之内已聚集了数十万余人,扯家带口的,扶老携幼的把广济寺方圆数里内拥挤地水泄不通。

    在拥挤的人群中穿行着两个军士,领头的人高马大,满脸络腮胡把个上窄下宽的脸围了起来,爆睁的眼珠子凸突出来,乍一看就像只蛤蟆。只见这蛤蟆脸穿一身紧身战袍,佩一支鞘上盘着蝙蝠的战刀,头戴一顶头盔,头盔上的红缨子掉的只剩下几丝毛毛,在他摇动的脑袋上晃动着。他身后跟着一位瘦子,脸如瘦猴,一顶头盔把瘦猴脸罩得更小,圆圆的眼珠,高高跷着的鹰勾鼻子,鹰勾鼻子下宽大的嘴巴上下蓄着几撮小胡子,布满老茧且油垢的手抓着一柄红缨长枪。长枪的缨穗围着发着寒光的枪刃,在攒动的人群中显得十分令人寒栗。此时蛤蟆脸瞪着蛤蟆眼,就像猫抓老鼠般地在这些聚集的人群中寻觅着。

    “这包袱里是啥?打开看看。”蛤蟆脸看到一个妇人怀里紧抱着蓝色印花小包袱,如同找到了美味的猎物。

    “军爷,没,没啥,没啥,是几件穿洗的破衣裳。”这年轻女人往后退着,把包袱抱得更紧,两眼恐惧地望着蛤蟆脸,又急忙勾下了头。

    “让打开就打开,少他妈的啰嗦。”瘦猴蹿过来,狐假虎威地嚎叫道。他本想横枪直逼,怎奈拥挤的人群使他连横枪的空间都没有,瘦猴只得双手握着枪柄去戳这女人。

    本来拥挤的人就多,众人听到这里吵闹又都拥向这里。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两位军士是想趁火打劫,人群中突然有人喊了一句:“朱重八的军队纪律严明,怎么还打劫良民呀!”一听就知道是宋億孝的声音。

    本来,奔集到大槐树下的人就对迁民如蓄火在心,三天了只让来这不让回家,眼看日坠西山,三天的终头就到,吃喝拉撒不便,满地屎尿臭气冲天,男女杂居诸多不便,恰在这时又遇这军士非为,犹如火上加油,火雷燃捻,怒火加着愤怒,突然爆发起来。

    “朱重八也是种地人,咋欺压咱种地人,迁啥子民,把咱圈地来,都三天啦咋不放人。”又是宋億孝的大叫声。

    蛤蟆脸看到了宋億孝,听到这话暴跳如雷,双手举起大声叫道:“你小子找死呀?敢胡叫当今圣皇的乳名,这是杀头之罪,你就不怕死?”

    “杀死才好,总比在这憋死强!”有人顶了一句。

    “就是呀,当今皇上也是起义成王,咱就反了吧!”

    “反了吧!”

    “反了吧!”

    “反了吧!”

    “反了吧!”

    众声附和着,声震地动。

    人群中的宋億孝欲要张口,億仁急忙捂住小声说:“億孝,忘了大哥在路上的嘱托了吗?人荒马乱,言多必失,你就少惹是非,过了今夜就是三天了,明天要赶回去蹚那一亩三分地,万一让军爷抓了,大哥咋向咱娘交待?不为你也得为哥想想吧?”

    玉秀挤过来说:“億仁说的对,真这么多人也不在乎你那口腔能帮啥忙,忍着为安嘛。”

    億孝见玉秀挤过来,急忙一拱腰向后一蹶屁股,给嫂子挤开一些空地方说:“嫂子你就别挤啦,万一挤着孩子,你对娘咋说,你又不是不知道娘的脾气。”

    玉秀红着脸,微微一笑:“兄弟,嫂子我知道了。”

    “大哥哪?”億仁突然问道。

    玉秀说:“在广济寺那庙院小槐边等着,他守着咱带来的那堆东西,他催我快来找你俩,让快点过去。”

    億仁和億孝说:“咱这就快去吧。”

    億孝凭着个大横挤竖扛在前边开路腾出空地,玉秀走在中间,億仁走在后边,唯恐再挤着嫂子。他们三人挤出了拥挤吵闹的人群,暂且不提。

    却说宋億德带着弟兄,携着妻子来到大槐树。本想去到槐荫之下找个遮露避寒的地方安息一夜,且等明天晨起回家。怎奈那荫蔽数亩的槐荫下已是人堆相居,或立或卧,或坐或蹲,已是人挨人,人碰人,人人相拥,哪有一席之地?哥仨又来到官道旁一个房檐下,看着檐下空地,想求稍憩,怎奈房主人想发人灾财,说:“躺一人之地一百文,坐一人之地五十文。”億德想他们四人坐这一休就要二百文。二百文就要全家买粮求财整整要干一年,一听这话急忙离开,所以其他地面人涌如潮,唯其这房檐下空无一人。億德哥仨及玉秀,背着谷物带着家杂东走西转,硬是找不到一处空闲的地方可以安身,加之肩扛手提的甚是劳累。

    億孝有些不满地说:“咱也真是,明天就要回去,娘让背这些谷子做什么?大哥,咱就换些吃的,免遭劳累。家里还留有谷物、苞米和麦子,又不欠吃的。”

    宋億德思忖了一下,心想億孝言之有理,便对億仁说:“億仁你到那烧饼铺、包子店、卖馍铺去问问,就把这谷子换些吃的吧,咱中午也没吃好,又走了这么几十里的路,这晚上就吃顿饱饭吧。”

    億仁应允便走了过去。

    只见那烧饼铺尘烟滚滚,烧饼的香味四散开来,买烧饼的却寥寥无几。億仁急走几步赶了过去问道:“大爹,这烧饼咋卖的?”

    这卖烧饼的见有人来问,急忙停住手中的活计,热情地说:“不贵,二十文钱一个。”

    億仁听到这话吓了一跳,他误以为老人耳背语迟,又接问道:“二十文钱不会吧,以前不是二文钱都买十个吗?”

    这老汉叹了口气说:“年轻人,你说的没错,四天前是二文钱十二个呢。你不知道吧,自打皇文告示贴出后,不愿迁民的都跑到这大槐树下是只让进不让出,咱这烧饼就做不出来啦。再说面也没有了,家里有麦子官兵不让出去磨面,这做烧饼哪来面呀。”

    億仁接着问:“要是用谷子换呢?”

    卖烧饼的老汉一扬手说:“不要,不要,麦子都不能磨成面,谷子哪能碾成米?”

    億仁无奈又到卖包子、卖馍的地方问了问,结果都是一样:大槐树下聚集的人只让进不让出,硬出者按愿迁民论处,所以想出的也不愿出,怕以愿迁民论处,这人就越聚越多,物稀为贵,烧饼、包子、馒头岂不高价?

    億德听了億仁这话心里纳闷,官府让进不让出这里能否另有别因?

    就在宋家三兄弟猜测思索之时,拥挤攒动的人群突然大乱起来。

    宋家三兄弟亦是惊愕。

    这正是:

    母疼兄爱心连心辛勤耕耘渡光阴

    怎岂太祖颁皇告大槐树下情难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99mk.cc。wap.99mk.cc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23/23010/95284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23/23010/952846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