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昭武六年,春。

    转眼,又是一年,陕西的灾情已经得到了控制,但三分之一人口的死亡还是让这个本该明媚的春天蒙上了一层阴影。

    苏黎开始从此次赈灾中吸取教训,一是信息延迟,二是医疗后勤不整。

    如果灾情能早点让朝廷知道,各方面的调配一定能更加完善,也能少些伤亡。

    为此,苏黎想到了个好办法,皇帝能为了监察百官设立厂卫,那她为什么不能也设个部门专门做这个?

    让灾情第一时间传递给京城,不就能最大的减少灾情伤亡了吗?

    说干就干,苏黎直接下旨,设立灾情司,由厂卫管辖,派专员分散各地,专管各地灾情上报。

    这件事让厂卫做,绝对比让官员做效率高,毕竟官员永远也不会有特务的组织性。

    同时,苏黎也下令全国的城池都要进行加固,城内的建筑也要严查危房,危房必须重建,重建费用为政府七,百姓三。

    现在还能住危房的肯定是没钱的,所以苏黎才下令三七分账,由政府帮百姓建房。

    毕竟中国古建筑本身的结构就很耐震,只要不是年久失修的,普通五六级地震根本震不塌。

    虽然苏黎也不清楚还会不会震,但防患于未然总归是件好事。

    而事实证明,苏黎没有想多,此后的地震如雨后初笋,那是连绵不绝,还震一下就换一个地方,搞的百姓一开始吓的以为天神发怒,四处求神,但日子久了也就麻木了。

    反正也震不塌,要是震裂了只要跟衙门说一声,马上就会有人来察看是不是危房,不是就帮补,是就三七重建,百姓根本没有后顾之忧,自然选择躺平。

    苏黎的三七政策也是百姓没有因为频繁地震而攻讦她的原因,毕竟古代皇帝都称自己是天子,所以一有灾就会被视为君王失德,灾重了连皇帝都可能下台,罪己诏经常就是在有灾时发的。

    比如乾隆就因为大旱发过一次,意思就是我知道错了,我反省自身,希望老天爷不要再发怒了。

    也因此,民间总戏称苏黎为“三七”天子。

    当然这都是后话。

    现在的苏黎可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只是遵从心里的想法一步安排着。

    在安排中,苏黎才发现大明的医疗环境居然这么乱?!

    除了太医院最完善,民间的药房还算好的,一些赤脚太夫也能忍了,可这些喝符水的是几个意思?

    封建迷信要不得啊……

    百姓:仙师说的对!

    苏黎:…………

    既然如此,苏黎只能下重手了!

    下旨将太医院扩建,成立医学院,同时由商部出面与大明的私人药房商议,合并入体制,实现全国医疗公有制,以便下一步铺设。

    医学院还在建,苏黎便把太医全打包送进了军队培训军医,这样她们转业了也能进医院就职。

    转业,是苏黎正在铺设的一个项目,主要面对的是军人。

    目前只提供伤残转业和职业转业。

    士兵伤残了可选择转业退下一线进后勤或各地军部做游缴或贼曹,并享受伤残补助。

    为此,苏黎还特地建设了军区家属区,允许有级别的军官带家属随军。

    苏黎并没有取消军籍,但她取消了军籍连坐制,即一人当兵一人军籍,凭军籍享受特权。

    在苏黎的改革下,军籍一下子从人人避之不及的东西变成人人追捧。

    还有便是职业转业,一些特殊人才培养一个不容易,所以当他们到了一定年龄便可申请转业。

    从前线退下来成为教官等职业为朝廷培养人才。

    而这一切,都是苏黎在一步步完善军制,只有让士兵安心,才能真正拥有一支百战不退的雄师。

    苏黎谨慎的摸索着,生怕因为福利过大而拖垮了朝廷,毕竟大明现在的常备兵力已经足足有二百万了,其中陆军一百八十万,海军二十万。

    有这个基数在,可以想象苏黎的一个念头,朝廷要出多少钱才能供应。

    所以到现在,苏黎也才勉强搞出了个基本样来。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20/20216/86241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20/20216/862410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