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五军都督府聚将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儿臣不敢!”

    朱祁钰可不傻。

    要是他急冲冲就愿意当皇帝,只怕会上了孙太后的当。

    历史上的篡位者,无论是王莽,还是曹丕,还是杨坚。

    他们这些人在逼迫前朝皇帝传位给他们的时候,都是有一群铁杆心腹在下面舆论造势。

    然后这些篡位者还要假惺惺的,表示谦让。

    为了博一个好名声,这些篡位者还要多次拒绝群臣的上书,以表示自己对前朝的忠心,表示自己对于皇位没有野心。

    如果朱祁钰这个时候轻易答应了,那么天下人只会认为朱祁钰是一个野心家,早就觊觎皇位。

    这样一来,朱祁钰在朝野的名声就会坏掉。

    “你是朱家儿孙,如今国难当头,你应该有血性才是。”

    “非是为了你自己,是为了我大明江山社稷。”

    “国难当头,瓦剌狰狞,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孙太后不管朱祁钰是不是真心,她都别无选择。

    和群臣对着干,朱家江山还要不要了,她的儿子还想不想回来了?

    “本宫会召令天下,在你明日登基的时候,还会有你皇兄的圣旨。”

    孙太后这话,多少就有些言不由衷。

    朱祁镇被俘后,只怕他的皇帝印章都被瓦剌人拿走了。

    作为瓦剌手中的利器,朱祁镇不可能有传位的圣旨送回京师。

    就算朝廷已经派了使者前往瓦剌,瓦剌人也不会让他们的奇货可居,变成无用的烫手山芋。

    所以孙太后拿出的圣旨,只能是出自她的手笔。

    ……

    五军都督府中,石亨正襟危坐。

    石亨的旁边,还站了三个武将,一个文官。

    这四人,一个是中军都督府的断事官项忠,一个是从辽东调来的范广,一个是兵部项文曜,一个是石彪。

    项忠,朱祁钰亲信,执掌军法。

    范广,刚刚被朱祁钰升为总兵,擅用火器。

    项文曜,前几天被升为兵部侍郎,于谦的左膀右臂和心腹。

    石彪,石亨侄儿,孔武有力。

    “启禀叔父,刀斧手已经就位。”

    石彪对着石亨说到。

    “混账东西!”

    “你我都是军中将领,此刻没有什么叔父、侄儿,有的只是上下从属!”

    石亨很疼爱石彪,他这是故意在表现他的铁面无私。

    “大都督,要不让小将军先行下去,要是一会需要刀斧手,小将军还可以带人出来。”

    开口的是项文曜。

    作为于谦心腹,项文曜知道这次事关重大。

    “也好,一会我们摔杯子为号。”

    石亨同意了项文曜的建议。

    当然,石亨并不是有多么尊敬项文曜,他只是看重项文曜背后的于谦。

    如今的于谦,可是统领京师防务,是石亨的顶头上司。

    “末将,领命!”

    石彪也学乖了。

    这一次,他自称末将,而不是再自称侄儿。

    “外边怎么样了?”

    石亨这是在问项忠。

    “朱千户带着锦衣卫,在外面。”

    “今天这五军都督府,没有我等的命令,只能进,不能出。”

    “将领们进入五军都督府,都会解下兵刃。”

    “至于将领们的亲兵,一律被拒之门外。”

    项忠对着石亨重重的点了点头。

    他说的朱千户,就是被朱祁钰重用的朱骥,也就是原本历史上于谦的女婿。

    “如此内外都妥当了。”

    石亨兴奋的错了搓手。

    石亨知道,今天要是完成了任务,今后就会前途无量。

    ……

    五军都督府,在承天门外。

    本着武左文右的原则,和五军都督一街之隔的就是六部。

    天还没亮,一众在京师的将领们便被集合在了五军都督府中。

    将领不多,约有数十人。

    “启禀大都督,人到齐了。”

    项忠作为中军断事官,眼睛在一众武将身上扫过。

    这一次的聚将,五军都督府十分重视。

    胆敢有迟到和不出席者,一律军法严惩。

    “末将等,拜见大都督!”

    伴随着众将的弯腰拱手,他们身上爆发出甲胄叶片摩擦的金属声。

    而出席这次军议的,都是军队的中高级将领。

    将领们神色严肃,目不斜视。

    因为就在昨晚,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联合下达了命令。

    各军各营的将士,都被要求归入军营,除了执行巡逻任务的以外,任何人不可外出。

    敢有违抗者,军法从事。

    这道军令,让一些嗅觉灵敏的将领,预感到了一丝不寻常。

    现在瓦剌人还在集结力量,京师布防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这个时候,其实并没有必要严格的约束军队。

    “天子北狩,此危急存亡之秋。”

    “奈何太子年幼,不能理事。”

    “内忧外患,江山社稷危如累卵。”

    “天子有令,命郕王继承大位,以定天下人心。”

    “今日文武百官齐聚文华门外,请郕王为登基,匡扶社稷,以安天下。”

    说完这些,石亨高举双手抱拳,对着北方一拜。

    “诸位,当随本都督一起入宫!”

    石亨起身,以凌厉目光望向众将。

    本来就心中疑惑的将领们,一个个也都释然了。

    新君登基,怪不得要严格约束军队。

    这种紧要关头,京师绝对不可以有乱兵出现。

    “大都督既然提到了圣旨,可否将圣旨公之于众?”

    说话的是都督刘聚。

    刘聚是御马监太监刘永诚的侄儿,屡立战功。

    对于朱祁镇,刘聚是忠心的。

    对于最近京师关于需要另立新君的传言,刘聚也是嗤之以鼻。

    天子尤在,何需他人登基?

    就算天子不在了,不是还有东宫太子?

    刘聚虽然是武将,可他信奉儒家思想。

    长幼有序、子承父业,被刘聚认为是亘古不变的大道。

    “郕王殿下既然是受了天子之命留守京师,又得太后赋予监国重任,自然是要保我大明于危难之中。”

    “如果郕王让末将战死沙场,末将眉头都不皱一下。”

    “只是如今郕王登基,末将却是认为不妥!”

    刘聚见到石亨拿不出圣旨,说出一番代表部分将领的话。

    “天子如今身陷敌营,不知何时才能归国。”

    “朝中大事,当有人牵头拿主意。”

    说话的是项忠。

    “圣旨只有一份,在太后手中。”

    “至于聚将一事,难道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联合下发的军令,都不能作数吗?”

    项忠摆明了,就是要用联合军令来压刘聚。

    “我等武人,受朝廷恩惠已久,自该报国恩。”

    “况且太后为天子生母,她的话会有假?”

    卢忠把孙太后给搬了出来。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20/20060/85623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20/20060/85623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