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加价,千字1万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你这篇,我看看……”
    带上眼镜,王晶斌仔细阅读。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朱自清先生最为鲜明的代表作之一了。
    前世陈易每每早读的时候,也是很喜欢朗读与背诵这一首散文。
    说真的。
    虽然是散文。
    但读起来,就跟诗的感觉一样。
    所以陈易之前与张老师所说的散文诗歌化,这可不是随便说的。
    朱自清先生写的散文,读起来就与读古诗词那般令人陶醉。
    “我的天……”
    “陈易师弟,你这篇散文。”
    “我我,我……”
    如果说之前陈易投过来的《爬山虎的脚》《落花生》,已经让王晶斌无比佩服时。
    那么,《春》这篇文章,就彻底的让王晶斌仰视了。
    而当这一篇《荷塘月色》出现。
    这已经不是仰视这么简单。
    瞬间。
    王晶斌都有一种膜拜的感觉。
    “陈易师弟……不不不,陈易老师。”
    “陈易先生……”
    王晶斌有一些语无伦次。
    “主编,主编……”
    无比激动的,王晶斌跑进了主编办公室。
    “晶斌,多大年纪了,还像小年轻似的。”
    主编瞪了王晶斌一眼。
    王晶斌没做多解释,说道:“主编,陈易先生又出了一篇新散文。”
    “陈易先生?”
    主编眉头一挑。
    先生这个称呼是不是有些怪怪的。
    不过想到这也算是对于文人的尊称,主编也没有说什么:“哦,是吗?”
    “晶斌,这几天群里一众作者意见很大,你有没有提醒一下他?”
    “这个……”
    王晶斌摇头:“主编,我跟陈易先生说了一下。不过,我觉得我们是多想了。您看看这篇文章,我们文学报能不能再加点价。”
    “加价?”
    主编一愣:“晶斌,不会吧,这个时候还加价?”
    “千字6000已经是我们最近5年的最高价,哪怕就是至我们文学报成立以来,也是最高标准之一。”
    文学报也不是没有比之千字6000高的价格。
    但是。
    超过千字6000价格的作品,要么是一些教科书上的作品。
    要么,也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给陈易开出千字6000的价格,已经算破例了。
    可是。
    听到王斌晶,竟然还提加价。
    “晶斌,你在想什么,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情况,还加价?”
    “主编,我不是这个意思。主要是,可能陈易先生会认为,要是我们价格过低,显得我们没有诚意。”
    “千字6000的价格还没有诚意,他要多少?”
    “没有说……”
    “呵呵,晶斌,你这个文学报编辑当得可以啊。将他写的文章拿过来,我看看……”
    王晶斌连忙将手机递过去。
    “也不打印出来。”
    “主编,刚发来的,我这不是着急嘛。”
    主编摆摆手,示意王晶斌不要说话。
    而随着主编将视线放到手机这一篇文章,主编的脸部表情却是变了又变。
    从刚开始的有一些气愤。
    慢慢的平静下来。
    再到眼睛睁大。
    随后张开着嘴巴。
    当看到一半时,主编却是激动的站了起来。
    嘴里小声的朗读着。
    直到最后。
    主编将这篇《荷塘月色》打印了出来。
    如是看了三遍。
    最终。
    主编对王晶斌说道:“晶斌,陈易……陈易老师希望定多少价?”
    “这个,陈易老师没说。”
    “你觉得呢?”
    “我没这个权限。”
    “那就……”
    千字7000?
    不不不,太少了。
    千字8000?
    好像不够诚意。
    千字9000?
    还是差一些。
    千字1万。
    对。
    就定千字1万。
    “晶斌,你跟陈易老师说,这篇稿子,我们给他千字1万的价格。”
    “千字1万?”
    王晶斌惊讶的叫了一声:“主编,这个价格也太高了吧。”
    “高吗?”
    主编看了王晶斌一眼:“你觉得陈易老师这篇稿子不值这个价?”
    “不是这个意思,我不是怕其他作者有意见嘛。毕竟,之前千字6000他们都是一片议论。千字1万要是传出去,真不知道他们又说什么。”
    “说什么,那就让他们说。要是他们有本事也能写出这样的稿子,我也给他们这个价。”
    “可是,主编,您不是跟我说了,让我提醒提醒陈易老师,毕竟文学这一块也是一个圈子。”
    “我说了吗?”
    “前几天您不是说了?”
    “你一定是听错了。”
    ……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公司为了锻炼各位已经花了3年的时间,现在,摆在你们面前的,那就是一个出道的机会。接下来这一个月,你们能走多远,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天娱传媒。
    艺人部总监“王雪如”对着旗下一众新人说道。
    对于这一批新人,天娱可以说是花了重金。
    此前不但请了名师对他们进行各方面的训练。
    与之同时。
    为了更好的让他们出道,天娱还让他们参加了“梨子”平台的网综节目。
    只是。
    虽然整个节目点播大火,好评不断。
    但毕竟是网综。
    一众新人只是露了一下脸,并没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要想真正出道。
    那就必需要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作品。
    歌曲。
    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而为了让他们能够一炮打响名气。
    天娱传媒还特别请了公司数十位作曲人,为这一些新人量身打造新歌。
    王雪如说完,随即便离开了艺人部。
    一众新人在王雪如离开之时,都是松了一口气:“王总的气势太强了,刚才都有些顶不住。”
    “我也是,天娱女王啊,别说我们,就是那些知名艺人也顶不住。”
    几位新人不由的感叹说道。
    不过。
    对于即将而来的出道机会,他们亦是无比的期待。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是要出道了吗?”
    “按王总说的,应该是的。”
    “那,一起加油。”
    “一起加油。”
    一众新人伸出右手合在一起。
    微笑充满了他们的脸庞。
    他们等这一个机会,已经等了三年。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2/2842/19033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2/2842/190337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