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潘虎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第二天。
    崇政殿。
    赵普道:
    “启奏圣上,自从昨日装了火炉,崇政殿如沐春风。”
    “臣斗胆问圣上,臣家里太冷了,可否也装一个火炉,用于取暖?”
    一旁的代国公潘仁美马上奏道:
    “圣上,火炉应该送到灾情最严重,最需要的地方去,我认为我们不能贪图享受安逸,与灾民争抢火炉,火炉关系到的是一家人的性命,臣认为万万不可。”
    杨业出列启奏:
    “臣附议!”
    皇帝一拍脑袋道:
    “众卿!喝酒果然误事,朕昨日就忘了问寇准,如此奇思妙想,何人的主意?”
    宋朝定制,六品以上的京官,必须参加早朝。
    寇准身为开封府通判,位居六品,因此在早朝之列。
    寇准出列奏道:
    “启奏圣上,火炉、化雪、高粱酒均出自一人之手,那就是臣的恩师赵楠。”
    皇帝虎目一闪,故意道:“可是人称大宋第一才子的赵楠?”
    其实,皇帝的秘密组织皇城司,早已把寇准和赵楠每次交往的具体情况,一字不漏的汇报给了他。
    “回禀圣上,此人正是臣的恩师!”
    皇帝沉思道:
    “嗯,此人大才,可惜出身白衣,没有功名,不能被朝廷所用。”
    “赵卿,你的提议搁置再议,寇卿,你速速去找赵楠,让他加快火炉制作,再问他来年能否给众臣家里取暖?”
    寇准恭声道:
    “圣上,恩师说过,目前的火炉只能够用于救灾,救灾结束后,火炉会在市面上销售。”
    “只是定价有点贵,皆因生铁紧张,工艺复杂,大概每个在一千贯左右。”
    “寇卿,火炉事关民生,也关系到众臣取暖。”
    “朕传旨,给赵楠调拨一部分生铁,并允许他炼铁,多储备火炉,皇宫里也要多准备几个,没有火炉的地方太阴冷了。”
    寇准暗自鄙视皇帝,恩师正在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哪有心思来挣你那点俸禄?恩师卖一个火炉,就够半年的俸禄了。
    朱仙镇。
    经此次雪灾,赵楠不得不把挖矿的事提上日程,煤矿对现在的大宋来说太重要了。
    许多田地里,地表薄薄的一层,那是褐煤,燃烧价值有限。只有在地下深处,才能挖出无烟耐燃温度更高的优质煤。
    有了原煤,炼成焦炭,焦炭的温度关系到化铁炼钢工艺的成败,能极大提升武器装备和工具的性能。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赵楠拥有了钢铁,就拥有了天下。
    因为现在,普天之下,还没有一件武器能与钢争锋。
    什么干将莫邪,这二者也仅是生铁里的王者,在百炼方成钢的钢这个境界,它什么都不是。
    削铁如泥,说的就是钢!对于铁来说,钢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贾茗在当地招聘了大量年轻人,只等开春,大地消融万物复苏之时,开工生产。
    皇帝下旨,赵楠可以冶铁,张南马上唤来贾茗,让他寻找矿石矿洞,搭建熔炉,统一筹备。
    准备好这一切,赵楠在大宋的第一个春节来了。
    盘点半年多的收获,豆油、茶叶、酒楼、茶楼、砖瓦坊、高粱酒、火炉,每一项都是日进斗金,积累了二千多万贯的盈余。
    赵楠依据功劳簿记载,一一奖赏,每位兄弟都是铜钱五千贯,牛羊各十头,布匹一车,茶叶豆油高粱酒一车。
    功劳大的兄弟,牛羊布匹翻一番,铜钱八千到一万贯不等。
    这么多钱,回到老家置田修房,每个人都成了家底殷实,腰缠万贯的地主。
    要知道,即使是大宋朝的宰相,一年的收入也只不过区区几千贯而已。
    赵楠决定,给兄弟们放半个月年休假,让他们回家陪伴着家人,过一个祥和充实的新年。
    极大部分人都拉着几大车的年货,回家去团聚了,热闹的朱仙镇才算沉寂了下来。
    赵楠也没有忘记开封县雪夜里奄奄一息的几位老人家,特意给几位受灾老人捎去了铜钱和礼品。
    功劳簿上,展昭,慕容宫、石开、铁牛、曹尚飞等人自然是功劳最大的人,理所当然也是得到奖励翻番后最多的人。
    而他们几个也知道,赵楠最近几天一直在琢磨着一件大事,于是他们就干脆舍弃了回家团聚的机会,留在朱仙镇陪着赵楠一起搞新品实验。
    果然,慕容宫看见赵楠拿着一本天书在书房里翻来覆去的研究着,沉思着。
    他正是在研究风箱。
    宋朝后期,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才发明了一种双动式活塞风箱。
    这种风箱有许多优点,所以刚发明出来,就在中国民间普遍使用,甚至直到今天,北方农村中有些地方仍在使用这种风箱。
    使用这种风箱的时候,只要把风箱上的拉杆一拉一推,即可使空气往复运动。
    这样炉中的焰火在风的吹动下就会越烧越旺。
    风箱,关系着冶铁锻造的强度,尤其打造刀剑盔甲,没有风箱,刀枪剑戟易折易弯,根本无法使用。
    有资金,有人马,还得有刀枪,赵楠才能聚集起一支像样的私军。
    大宋崇文,无人愿意入伍,被强征入边的,克扣军饷,兵器粗糙不堪,毫无战斗力可言。
    当然,杨家将除外。
    纵观整个大宋,在杨家将之后,军中再无名将。
    日后的抗金名将岳飞、大将军狄青都出自私军。
    一旦遇敌,首先是军心涣散,从内部瓦解自己。
    赵楠的目标就是要凭一己之力,改变大宋军队积弱的致命点。
    既要制衡朝廷,还要戍卫边疆,这都需要的是过硬的兵器。而风箱,恰恰是这中间重要的一环。
    画图纸,几经易稿,多次设计,赵楠在慕容宫的协助下,风箱终于发明成功了。
    不说别的,就光说烧火做饭,风箱几下就能把潮湿的柴火烧到最旺,极大的缩短了开饭时间。
    上元佳节。
    这天,赵楠和展昭终于有空出来散散心,逛灯会。
    宋朝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又叫元宵节。
    上元节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元宵节期间,城门解禁,通宵开放,灯火通明,笙歌鼎沸,燃灯五夜。
    每到元宵佳节,朝廷都会预先在广场上搭建起巨型灯山,入夜后整座灯山被点亮,广场上犹如白昼一般。
    用灯火点亮人间,灯月交辉,喜庆吉祥。
    赵楠正在赏灯,听见前边一片喧哗。
    循声望去,见一老姁一少女,正被一伙人调戏侮辱。
    老姁白发垂项,佝偻携杖,正在高声呵斥为首的一位公子。
    赵楠眉头一皱,难道是赵承煦恶习不改,欺男霸女的老毛病又犯了?
    赵楠和展昭站在围观的人群之中,一个家丁模样的人对老姁道:
    “老太婆,你听好了,我身边的这位公子,乃是代国公的公子潘虎。”
    “我家公子能看上你家小娘子,那是她上辈子修来的福气,还不乖乖从了我家公子,否则,叫你知道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赵楠一听,嗬!巧了,几个月前修理了潘龙,那潘龙被吓破了胆,至今心里还有阴影。
    今天又碰见了为非作歹的潘虎,赵楠想,我还真是和潘府有缘呐!
    老姁怒视潘虎,呵斥道:
    “朗朗乾坤,昭昭日月,天子脚下,岂容尔等宵小之徒祸害百姓!”
    潘虎嬉皮笑脸道:
    “老妇人此言差矣,小娘子跟着潘虎吃香的喝辣的,轿上去,马上来,享受人间富贵,哪来的祸害呢?”
    “是啊,这不是造福嘛,怎么就成祸害了?”家丁帮腔道。
    一听说这个恶人就是臭名昭着的潘虎,赵楠早就不爽了,双手分开众人,走到潘虎面前,“潘虎,威风呀!只是有一点,本公子不明白,你和潘龙,龙虎相争,谁更厉害呢?”
    “想英雄救美,也得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你若活得不耐烦了,小爷我这里有几百种死法,任你挑选!”潘虎说完仰天大笑。
    “唉!可惜潘龙不在,如果他在,定会下跪替你求饶,免得你自讨苦吃。”赵楠目视潘虎,不怒自威。
    潘虎一听话茬不对啊!又一细想,莫非,他就是一掌拍死一匹战马,让程观瞬间自残一臂之人?
    想当初,此事哥哥和程将军二人费劲巴力解释了好几通,都没人相信他们的话,只猜测是狩猎偶遇吊睛白额虎,还责罚他们二人谎报军情。
    “难道说,你就是神乎其神的那个人?我看你也并非三头六臂,吓唬我哥哥还可以,想吓倒我没门。”说着朝赵楠一拳打来。
    “看来,你不见棺材不落泪啊!”赵楠说着以拳头相击,一拳震断了他的胳膊,轻起一脚踹断了他的腿骨,潘虎顿时趴在地上哀嚎不止。
    潘虎懵逼了:他奶奶的,还真有人敢打我!
    他一边哀嚎,一边破口大骂道:“你们给我上,打死这混账王八蛋,公子我重重有赏!”
    众家丁一看,这还了得?居然有人敢打我家公子,马上提着棍棒围殴赵楠。
    他赤手空拳,心里微微一动,发现几十个家丁的棍棒突然像慢动作一样,所有围观的人的动作也都变慢。
    只有赵楠自己如入无人之境,拳脚并用,把这帮流氓打的哭爹喊娘,横七竖八倒了一地。
    展昭发现,大哥的身手之快,功力之深,连自己都看不懂了。
    ……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2/2434/16136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2/2434/161368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