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上才艺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黄子澄担心朱允熥作弊提前准备好,决定亲自出题。
    “等一下!”
    黄子澄对着大本堂前面一排竹林,说道:“你们就以竹子为题作诗。”
    远望绿竹林,郁郁苍苍,重重叠叠。
    修直挺拔,有直冲云霄之状。
    皇宫里不准栽树,唯恐有刺客隐在其中。
    唯独春和宫有梅树,和大本堂前有这片小竹林。
    东宫的梅花寓意着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大本堂的竹子,代表年少的诸王活力满满、潇洒挺拔,有气节傲骨。
    这次朱允熥没急着表现,而是把压力给到朱允炆。
    “老二,你站着半天也不见发表,是不是不会啊?”
    眼看被拆穿,朱允炆涨红了脸,争辩道:“胡说八道,读书人怎么能不会作诗呢?”
    接着便是“之乎者也”之类的话,引得众人哄笑,大本堂内洋溢着欢快的气息......
    毕竟是“学习委员”,常年接受儒士名流教导,朱允炆还是有点东西的。
    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让压力变为动力。
    只半盏茶的功夫,朱允炆脸色渐渐复了原。
    他目视着背靠宫墙的竹林,又回头看了眼春和宫的方向,沉吟几句。
    “有了!”
    脸上浮现惊喜,朱允炆负手而立,抓住机会开始装逼。
    他大声道:“南墙富贵竹,春宫龙游梅。竹影窥落日,梅花香入梦。”
    “好!”
    小伙伴沈王朱模立马拍手叫好,充当啦啦队。
    谷王朱橞和庆王朱栴也出言附和。
    “嗯,不错,很应景。”
    黄子澄抚着断续点头,很是满意。
    朱允炆笑容淡淡,神色倨傲,对自己的文化水平很自信。
    “三弟,轮到你了。”
    他洋溢着笑容看向朱允熥。
    坐等看笑话。
    朱楩等人紧张,担心朱允熥露了老底。
    “贤侄,不要勉强自己,要不算了。”
    “勉强什么?”
    朱允熥莫名其妙的看着朱楩,道:“我已经作好了。”
    “?”
    众人循声看向他。
    朱允炆蹙眉:“莫要胡说,有本事念出来!”
    “行吧。”
    朱允熥神情淡然,好不轻松。
    装逼如风,常伴吾身,没有过多的做作。
    朱允熥目视竹林,当下念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集体沉默。
    辽王朱植张了张嘴:“好厉害思密达!”
    “允熥居然这么有才?”
    代王朱桂和肃王朱楧,更是目瞪口呆,他们二人最为年长。
    同样是读书,人家贤侄居然如此优秀,出口成诗。
    再看看自己,像个文盲,一句诗都吟不出......
    他们为自己的才疏学浅感到羞愧。
    身为当事人的朱允炆更是万分震惊,一头雾水。
    从小到大,他在文化上都是碾压朱允熥的,怎么今日那家伙这般有才华?
    要说反应最大的,莫过于黄子澄。
    这一刻,黄子澄直接怀疑人生。
    朱允熥的第二首诗,可不是简单的打油诗,寓意深刻。
    全诗没有一个“竹”字,却句句写竹。
    就是放眼大明文坛,也极少有人在短短时间内作出这种佳作。
    “好!”
    “允熥真乃小诗圣!”
    诸王起哄,节目效果拉满。
    “二人都作出了诗,算平局吧。”
    黄子澄最终拍板。
    平局?
    朱楩大叫:“允熥连作两首诗,允炆才作一首,怎么能算平局呢?”
    黄子澄沉着脸道:“作诗讲究意境,你们懂什么?”
    欺负我们不懂诗?
    “俺们学识是有限,但也不能这般胡说八道啊!”
    “对啊!还有公平可言吗?”
    “行了,别闹了!”
    黄子澄拿着戒尺警告:“若谁再闹,讨打!”
    “......”
    众人气不过,也无可奈何。
    就因为黄子澄是师长,手里有家伙,有最终解释权。
    人性里最大的恶,就是在自己的权利范围之内为难别人。
    皇帝和太子就是君,可以处置师长。
    而亲王、郡王虽是王,但归根结底也是臣,路上遇到老师还得老老实实下马行礼。
    朱允熥今天算是学到了,心想着等日后当了皇太孙为君,也要好好使用君权。
    只有当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所有的事才能迎刃而解。
    哪怕是不合理的事,也都可以变得合理!
    平局,那只能再出一题。
    这次朱允熥建议,随机选一个人当出题人。
    然后朱允炆选择了沈王朱模。
    他已经输了一把,再输就打脸了,必须稳妥!
    “让我出题?”
    朱模是这里最小的,只有十二岁,哪里会出题。
    不过他也知道这次责任重大。
    朱模小小年纪,心眼子倒不少。
    他看向众人,说道:“才华也是智慧的体现,这次还以竹子为题,但不作诗也不作赋。”
    朱楩道:“不作诗作赋那比什么?”
    朱模眼珠子一转,指着一根高的突出的竹子道:“猜那根竹子有多长!”
    “谁猜的最接近就算赢,如何?”
    “......”
    所有人都无语了。
    朱楩叫道:“这简单啊,砍倒了量一下便是,我去找刀!”
    “不行!”
    朱模忙补充条件:“你可以用尺子,但不能砍倒!”
    “不能砍倒怎么量?那么高!”
    众人抬头,那根最长的竹子如鹤立鸡群,起码有几丈高。
    有人第一时间想到了乘法。
    竹子是一节一节的,可以先量出一节的长度,再数一下一共多少节,就可以得知总长了。
    不过朱允炆仔细观察后发现,竹子是一节比一节长,这方法压根不靠谱。
    怎么办呢?
    把他弯曲放倒?
    怕是会断开。
    朱允炆苦苦思索办法时。
    却见朱允熥命太监在地上量影子。
    他不会以为,影子长度和竹子一样高吧?
    马和先是量了下朱允熥的身高和影子长度。
    又去量竹子在地上的影子。
    好在目标是最高的一根竹子,影子也是最长的。
    “今天阳光明媚,省了不少事。”
    朱允熥笑了笑,压根没拿笔算,只是口算了下,就得出了答案。
    “最高的那根竹子高四丈三尺。”
    这次朱允熥没有谦让,以最快的时间报出答案。
    虽然不知道贤侄是怎么算出来的,朱楩第一时间选择了相信。
    “允炆侄儿,你说呢?”
    凝神望着竹林,朱允炆说道:“三丈七尺。”
    他那一副笃定的模样,让人不敢轻视。
    又装逼了......朱允熥心说要不是我通过科学测出,差点就信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2/2155/13890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2/2155/138908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