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藩王起兵,天下大乱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奉天殿!

    “众位爱卿,有事早奏,无事便可退朝了!”

    朱允炆终于坐在了,那个梦寐以求的龙椅上,享受着唯吾独尊的快感,面上尽是难以抑制的喜悦。

    虽然如今还只是监国,可好就好在,大王已经不行了。

    一副牌里,没有了大王,那小王是什么?

    “报!”

    “边关急报!”

    就在所有人即将退场时,一名信使突然跑了进来。

    这使得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

    边关的急报,能够直接被送到奉天殿来的,那显然不会是小事。

    “据开封府来报,秦王周王叛乱,如今已在开封汇合,双方人马约有二十万,直指京师。”

    周王朱橚,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

    其封地在开封,这里距离京城应天已不过千里之距。

    若大军长驱直入,仅十几日,便可抵达京城。

    哗!

    此言一出,整个奉天殿顿时乱作一团。

    “什么?”

    “二十万?”

    “他们哪来那么多兵马?”

    “这怎么可能?”

    “他们为什么要造反?”

    最后所有人眼神皆是看向报信的使者。

    “秦王打出的旗号是,立纲陈纪,以正祖训,匡扶社稷,铲除奸佞,营救太祖,护我大明。”

    这里的以正祖训,指的自然便是朱元璋定的祖训录里那一句,“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前式。”

    既然这上面都说了,兄终弟及,那不就该轮到他朱樉了!

    至于铲除奸佞,营救太祖,说的便是有人胁迫关押朱元璋,违背祖训,让庶子朱允炆成为太孙,并且监国。

    “大胆!”

    “一派胡言!”

    朱允炆猛地一拍龙椅。

    “如今皇爷爷还好端端的在乾清宫!”

    “这谣言到底是谁散播出去的?”

    他眼神愤怒的看向曹国公李景隆。

    因为当初正是他负责封锁消息。

    后者急忙跪倒在地。

    “这两日城内城外一直严防死守,绝没有可疑人员进出。”

    “而且这才几天,秦王就已经到达开封,这显然早有预谋。”

    此时率先反应过来的黄子澄,突然站出来。

    “太孙殿下,如今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

    “应先设法稳定叛乱!”

    朱允炆重重点头,然后抬头看向台下的文武百官。

    “此战务必速战速决,以稳定民心!”

    “诸位爱卿感觉应派何人前去镇压?”

    百官闻言,顿时面面相觑。

    按常理推算,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大将军蓝玉,只要有他出马,秦王周王必退。

    可眼下他已经出征,远在千里之外。

    如今在京的武将,唯有熟读兵书却没有作战经验的李景隆。

    当然最主要的还不是这些。

    先前蓝玉出征时,将京中所有精兵强将都带走了,还把国库吃了个干净,甚至就连他们这些人都被洗劫一空。

    没有能征善战的将士,没有军费,没有粮草……

    这如果仅仅是守城,他们还能想想办法坚持几天。

    可若是还要带兵远赴千里去围剿对方,打持久战,这显然力不从心。

    “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刚刚的事情还没商量出对策,又一名信使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如今各路藩王听说陛下病重,纷纷请求回京面圣!”

    “这消息到底是怎么传出去的?”

    “不准!”

    朱允炆想也不想,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一口回绝。

    如今他还没有顺利登基,龙椅还没有坐稳,此时一群手握重兵的叔叔回来,再加上一个想要犯上作乱的秦王周王,那还有他这个侄子什么事儿?

    “给我查,到底是谁在散播谣言,我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说完,他一脸愤恨的看向李景隆,俨然是在责怪后者的办事不力。

    “臣得到命令后便封锁了城门,臣敢拿项上人头担保,消息绝不是从这里传出去的。”

    “说不定……”

    “说不定是……”

    “虞王殿下!”

    此言一出,无数人皆是恍然大悟。

    知道朱元璋病危,又在这之前离开京城的,他朱雄英肯定得算一个。

    只是……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这天下大乱,对他又有什么好处?

    似乎完全找不出动机!

    “眼下说这些还有个屁用?”

    眼下一听到那个名字,朱允炆就头大。

    “那些藩王只是想回京,此事还能拖上一拖。”

    “可秦王那里……”

    “难道我泱泱大明,竟找不出一人能够抵挡秦王这乱臣贼子吗?”

    此刻他是真的有些慌了,对着台下的文武百官厉声呵斥。

    “臣有一记!”

    就在这时,黄子澄再次站了出来。

    “臣建议,下旨命令晋王和燕王出兵阻击!”

    “晋王领兵在太原,燕王领兵在北平,他们双方一个在秦王大军左前,一个在左后。”

    “若有他们二王前后夹击,秦王必败。”

    众所周知,燕王一向善战,如今镇守在那最为凶险的燕云十六州,经常打的北元节节败退,手下精兵强将自是不少。

    而晋王身在太原,如今老将冯胜和傅友德皆在那里练兵。

    所以若有他们双方出手,结局似乎毫无悬念。

    最重要的是,这样不但平定了秦王,还不需要动用京城的粮草。

    逼退秦王的同时,又削弱了晋王和燕王的实力,降低了他们造反的可能。

    这足可谓是一举多得。

    “即刻传旨!”

    经过一番深思,朱允炆一颗心终于落地,再次坐到了龙椅上,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如今皇爷爷在宫中一切安好,命两位皇叔先出兵擒王!”

    “待叛军平定,再邀诸位皇叔进京面圣,把酒言欢!”

    (本书即将上架,希望各位朋友能够动动你们发财的小手,帮忙加个书架,送个不花钱的小礼物!你的每一分支持,都是让本书继续走下去的动力,多谢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8/18495/80248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8/18495/802481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