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眼见皇帝面色不善。

    王德化心中直叫苦,

    自己干嘛多这个嘴呢?

    老实眯着不行嘛?

    这下倒好。

    猴子他爹。

    彻底废废了。

    虽然心中绝望,但王德化觉得自己还能抢救一下,哭嚎着道:“皇爷,奴婢知道错了。”

    朱由检抿了抿嘴,指着门外道:“赶紧去传旨,耽误了朕的大事儿,朕刮了你。”

    “哎哎。”

    王德化听话的很。

    真就在地上滚着出了门,一路跌跌撞撞跑出去传旨了。

    圣旨分两种。

    其一。

    皇帝给内阁传个小纸条,上面写着自己要干点嘛。六部官员会提供相应的法律法规、历代先例给内阁参考,随后内阁经过润色,打个草稿后传给皇帝。

    皇帝看完后,还要经过司礼监检查、内阁六部审定、御史台署名、内务府盖章、执政官颁布等等。

    往往屁大点事,需要牵扯到的人和事儿不知凡几,麻烦死了。

    其二。

    中旨。

    皇帝越过制度简拔官员、对外戚乱受私恩、非法谋财等等。

    这个老简单了,皇帝写完中旨后盖上章就生效了。爽是很爽,但朝臣不买账。

    他们自诩和天子共天下,怎么能允许你乱来呢?

    于是。

    六科就有了批驳权,一旦皇帝昏了头乱下中旨,六科会毫不犹豫的驳回去,同时纠集同僚跑到皇帝身边,揪着皇帝的耳朵,大声喊:“如果我是dj你会爱我嘛。”

    若是开国初期。

    没有任何一个文官敢这么嘚瑟。

    可现在已经是明末了,文官在朝堂上占据了主导地位,看谁不顺眼就喷谁,皇帝也没辙。

    一旦中旨被批驳回去,这笑话可大了,皇帝丢不起这个脸。

    因此。

    从嘉靖朝以后,中旨就十分罕见了。

    朱由检下的便是中旨,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他完全不在乎,谁不配合就杀呗。

    反正若是大明亡了,这群狗东西也会投靠后金,还不如自己先杀点过过瘾呢。

    想到开心的地方,朱由检不由得笑出了声,大踏步出了门,朝着坤宁宫走去。

    坤宁宫。

    大明皇后周氏的寝宫。

    周氏今十六七岁,虽是含苞待放的年纪,却也生的花容月貌,国色天香,长得又勾勾又丢丢,老好看了。

    朱由检悄咪咪的走进来,示意宫女们别声张,他则蹑手蹑脚的从背后靠近了周氏。

    “哈。”

    朱由检咋咋呼呼的抱住了周氏,可把周氏吓了一跳,妈呀一声麻爪了。

    见是皇帝,周氏挣脱了束缚,没好气的白了朱由检一眼,道:“陛下,你吓死臣妾了。”

    朱由检嘿嘿一笑,将周氏搂在怀里,道:“梓桐在干吗?如此专心。”

    周氏脸色涨红的看了眼四周,呵气如兰的道:“臣妾见陛下的汗衫有些破旧了,因此想给您制作一两件换洗。”

    “额…辛苦你了。”朱由检歉意的看了眼周氏,随即吩咐道:“王大伴,传朕的口谕,即日起,恢复宫中各处的费用,懿安皇后和皇后这边加倍。”

    “遵旨。”

    王承恩躬身领命。

    “且慢。”周氏挥手叫住了王承恩,有些担心的道:“陛下,现在国家艰难,若是增加宫中的花用,让朝臣知道了,免不得又去唠叨你,还是算了。”

    朱由检冷笑一声,道:“就兴他们胡吃海塞、上下其手,朕花点钱就祸国殃民了?皇后莫怕,一切自有朕来为你们做主。”

    “嗯。”看着皇帝英姿勃发的样子,周氏情不自禁的靠在了他的身上,呵气如兰的道:“臣妾都依你。”

    这一刻。

    空气仿佛静止了。

    阵阵淡淡的香味直往朱由检的鼻子里钻,他有些心猿意马,一双手不安分了起来。

    “陛下…”

    “唔…”

    春宵一刻值千金。

    朱由检不想浪费这大好的时光,因此…此处省略十八万字。

    寅时。

    寝宫的门被人缓缓推开。

    王承恩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掀开了帷幔,脑袋深深埋在臂弯处,小声唤道:“皇爷,时辰已到,该上早朝了。”

    “唔。”

    朱由检翻了个身,在细腻处抓了两把,引来周氏一阵娇嗔。

    随后。

    他披着外衣坐到了梳妆台前。

    紧接着。

    十几名太监、宫女鱼贯而入,伺候皇帝更衣洗漱,王承恩手拿着象牙梳子亲手为皇帝梳头。

    打扮完毕后。

    朱由检戴上了善翼冠,穿上了衮龙袍,在一众太监的簇拥下走出了坤宁宫。

    一架由六匹骏马驾驭,车身上镶嵌着金银玉器、珍珠宝石的龙辇停在宫门前。

    “起驾…”

    待朱由检坐稳后,王承恩尖着嗓子喊了声。随后上百名大汉将军手持各式仪仗簇拥着龙辇,朝着皇极门的方向浩浩荡荡地开去。

    皇帝的仪仗从坤宁宫出发,穿过乾清宫、谨身殿、华盖殿,一路来到了皇极殿。

    常朝御门。

    御座名曰金台。

    皇帝坐于金台之上后,有内侍双手捧着刻有山河图的香炉,摆放在了御座前面。

    一切准备停当,有宦官拿着净鞭甩了三下,皇极门上的鼓楼里传出了三通鼓响。

    嘎吱吱。

    午门大开。

    百官入朝。

    丹陛之上。

    阁臣面东、锦臣面西,立于金台两侧。

    丹陛之下。

    文官在左。

    分别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科及其从属各部门主事。

    勋贵武将在右。

    分别是公、候、伯及各军在京的武官们。

    众人站定后。

    风宪纠仪官面色凝重地在两侧不断巡视,若有乱动、交头接耳、随地吐痰的情况出现时,立马便会记录在小本本上,等待秋后算账。

    稍倾。

    大气磅礴地乐声响起。

    官员们附和着音乐,在王德化的主持下,行了一拜三叩大礼。

    朱由检在金台之上虚扶双手,道:“众爱卿平身。”

    “臣等谢陛下。”

    百官谢恩,以文武分两排立于左右。

    王承恩轻甩拂尘,尖着嗓子喊道:“有本奏来,无本退朝…”

    兵部尚书崔呈秀轻咳一声,见没人撞车,就施施然来到丹陛下面,朗声奏道:“启奏陛下,辽东巡抚王之臣奏报,今年边地环境十分恶劣,粮草、棉衣缺口很大,臣请陛下明示。”

    朱由检扫了他一眼,朝下面问道:“户部先说说。”

    户部尚书毕自严出班回道:“回禀陛下,去岁国库结余财物约白银300万两。”

    “年中时,户部拨给辽东布帛11万匹,粮食80万石,其余用具23万件,白银30万两。”

    “上个月,户部又拨给辽东布帛10万匹,白银35万两。”

    “而今。”

    “户部的存银已不足十万两,还要应对陕西那边的旱灾,不敢擅动。”

    “臣无能,请陛下降罪。”

    说罢。

    毕自严将官帽脱下放于一侧,腰板挺直地跪在地上,等待着皇帝的惩罚。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6/16304/75753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6/16304/757535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