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古代种田记 > 第52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第52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晌午饭是王氏带着两个闺女做的,菜早就准备好的,有肉、有鸡还有鱼,一桌子菜很丰富,赵富强还开了一坛酒,过年高兴就喝得有点多。

    喝多的王大庆和大舅哥赵富强诉起苦来,他不是不知道自己妹子的为人,但从小一起长大的血亲,哭着求他,他也就昏了头,赵玉香骂他是对的,但也没顾及他面子,他一个大老爷们,也是要面子的好嘛。

    赵富强能说什么呢,一个自己妹夫,一个自己妹子,只能两边劝,各有各有错,两边又都批评,着重说的是妹子赵玉香,毕竟是自家人。

    王大庆看着大舅哥把媳妇骂得不作声,又开口道:“其实玉香也没什么错,你别这样凶她”。

    赵富强……得,都是我的错,多管个什么闲事。

    赵玉香听了这话也认错:“怪我性子不好,脾气急,不该当着别人面骂你”。

    王大庆:“就是,下次再骂,背着人骂,我不还口”。

    赵氏同王氏面面相觑,笑起来小声道:“娘,你以后别操心了,他们两个好着呢,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刘氏在娘家吃完饭就赶着回来,见灶间都收拾干净,就陪两个妹子坐着说话。

    “自打出了这事,我愁的有时候夜里都睡不着,就盼着日子快点过,等三个孩子都成亲,管他们再做什么妖”,刘氏是真的发愁,兴旺这过了年就十八了,亲事还没个着落,见过两个都没成,不是嫌对方矮,就是嫌对方皮肤黑。

    “他也不想想咱农家,挑什么相貌,挑个能干的,好好过日子不就行了”,说起儿子,刘氏就头痛。

    “谁年轻时不想挑个好看的,合眼缘的,咱也不能怪孩子,总得他自己喜欢”,赵氏劝道。

    “嫂子,我这边倒有个合适的,相貌好也能干,就是要的聘礼高”赵玉香说完,刘氏就把凳子拉着坐近问对方什么情况。

    “这姑娘今年十七,家里两个弟弟岁数相近,一个十六,一个十四,爹娘都是老实人,就是她娘前年生了一场大病,败光家底不说,还欠了外债,聘礼是她自己要的,想留着给两个弟弟说亲用”,赵玉香这样一说,几人就觉得这姑娘是个有主意的人。

    只不过刘氏还有疑虑,“顾着娘家是好的,但成了亲还这样就……”,下面的话虽然没说,都懂是什么意思。

    “嫂子,你这样说没有错,若是这样我也不会开这个口,人姑娘说了,银子给娘家当还养她的恩,以后家里事就要两个弟弟顶着,她不管的”。

    赵玉香为人,刘氏自然信的过,当下就问“聘礼多少,什么时候让两个孩子见上一面”?

    “二十两”

    刘氏抽气,这在农家可真不少,给十两都算多,一般都是八两。

    “若是个好的,二十两也出得”,王氏开口道。

    有婆婆兜底,刘氏自是只问什么时候能相看。

    “今个回去先上门问问看,成不成我都让大庆明个跑一趟”。

    “成,就听你的,就是要麻烦妹妹、妹夫了”

    “我是兴旺他二姑,麻烦也是应当的”

    ……

    秋月这边还在和几个表姐妹说话,就被赵氏喊着回家。

    姨母赵玉香也喊秀珍回来。

    各自散去,秋月手里多了二十六文压岁钱,外祖母、姨母都给了十文,大舅母给了六文。

    过个年共得四十六文压岁钱,交给赵氏她没要,让秋月自己放着,直接丢给系统,这是她最近发现的,系统可以保存东西,又安全的保险箱。

    李有田就一个姑姑过世的,赵氏娘家那边也没有亲戚要走,后面几天都闲在家里,秋雪也没来找她玩,张氏那边亲戚众多,天天随着出去拜年。

    过了初五,虽还在年里,却可以干活了,要出了十五才算彻底过完年。

    正月初八是李老爹生辰,五十八岁不是整岁没大办,就一家子吃个团圆饭,也因为这个除夕没在一起过。

    正月十五在乡下也没什么热闹的,镇上才有花灯看,猜灯谜那些,秋雪看过一回,她说起来都很兴奋,很想去看,可她娘却是不许的。

    秋月内里不是个孩子,自然没什么兴趣,一家子平淡的吃顿好的,就算把年过完了。

    地里麦子绿油油的,长势良好,冬天还没过完,也没什么草,就不需要打理。

    田里的水放掉,稍微晾干点再翻地,天还冷可不能直接脚踩到淤泥里。

    从正月里秋月就打算开荒地,开出来种红薯,毕竟产量高,随便种种就能有收获,总是不会亏掉的。

    元宵刚过完第二天,秋月找了赵氏,这家里真正的话事人。

    “开荒地”?赵氏听了这话很意外,怎么好好的又想开荒地?

    秋月细细解释道:“家里地不算多,这会正闲,开出来种红薯,虽说可能结不出太多果,但总能收上来一点”。

    荒地开出来三年不收税,后面五年只交半税,再后面才是全税,赵氏算着怎么都不吃亏,就点了头。

    说做就做,赵氏当即喊李有田说这事,他自然也不反对,就这样正月十六吃完早饭,一家子扛着工具去看北山脚下的荒地。

    因为在山脚下,地里石头很多,有大块的,还有小石子,再有就是干枯的野草。

    李有田转了一圈道:“这地开出来可不容易啊,你看那个大石头,得几个人才抬得起来”。

    赵氏:“那有啥,慢慢开,总能开出来”。

    荒地就选在小池塘十多米远的地方,以后用水方便。

    选四个长型石柱立在四角做地界,圈里这一片地约莫有个两亩左右,秋月不是不想多圈点,地硬石头多,圈多了也不见得能开完。

    还有就是天暖后地里活就出来了,光除草这一项就不轻松,长的太快,前头除掉后头又长出来。

    圈好地界就代表这荒地有主,等地开好要先上报村里,村长报里正,里正再报到镇上,然后才能拿到地契。

    一家子开始忙起来,先把枯草割掉,顺带把能搬的大石块搬走,搬不动的留着下次带工具来一起搬。

    秋山、秋雨两个割枯草,赵氏、李有田搬石头,秋月在后面捡小石头。

    秋月本来还觉得冷,忙了一会身上都暖起来,一家子忙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5/15657/73517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5/15657/735173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