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分化阉党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不管是搜救人员的辛苦搜寻,还是网络上的纷纷嚷嚷,大明朝的天启皇帝在紫禁城的乾清宫里呼呼大睡。

    朱效文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个仙风道骨的老头把手掌放在他的头顶,啰里啰嗦的跟他讲了好多话,最后在他脖子上套了个圈圈,在他左手无名指上戴了个戒指。

    天启皇帝一觉睡到天亮,感觉神清气爽,身子不象昨天那般软弱无力,而是充满了力量,毕竟他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正是充满活力的时候。

    只是准备起床时,突然感觉脖子上有个东西,伸手一摸,是个圈圈,吓了一跳,想起那个奇怪的梦,举起左手一看,无名指上果然戴着一个戒指,银白色的,也不知是什么金属 材质。

    那我昨晚那个梦是不是梦?

    梦里的事变成了现实,这个怎么解释?

    反正他以前学到的知识没法解释。

    不管了,朕是皇帝,是天命所归,是天选之子,是老天爷派来拯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大明朝的。

    朱效文给自己做了一番心理建设,终于把自己变成一个热情满满如假包换的天启皇帝。

    大明朝从正德皇帝开始,皇帝不上早朝已成习惯,天启帝的爷爷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早朝,令人叹服的是,国家照样运转没有崩溃。

    但是毫无疑问,大明朝从万历皇帝开始,已经开始了他的皇朝末路。

    韩老爷子说的业精于勤荒于嘻还是有道理滴。

    天启皇帝也是照例没有上早朝,但是他还是去了内书房,朱效文还是带着现代人的惯性,就算现在是皇帝,这班还是得上。

    像模像样的看了几份奏章,朱效文高声叫道:“来人,拟旨”。

    在内书房值勤的太监们连忙上前,备好纸笔准备记录。

    “奉圣夫人客氏蛊惑君上,伺候不力,着东厂即刻派人将其遣回原籍,由地方官员监视居住,不得随意走动,其所有封号赏赐一律撤销”。

    “啊?”,有个当值的小太监发出惊呼,而负责记录的太监刘若愚依然一丝不苟的写字。

    天启皇帝脸色突变,手指发出惊呼的小太监:“来人,把他拉出去,杖毙!”

    那个小太监吓得瘫倒在地连连求饶,却没人为他发声。

    太监这个群体最是性情凉薄,这时候撇清自己还来不及呢,谁会替他求情。

    朱效文清楚,这个小太监肯定是魏忠贤放在内书房的眼线,正好借此机会清除,还可以借此在内廷立威。

    太监大多为小人,小人畏威而不畏德。

    就算魏忠贤如今红得发紫,权倾天下,可人心最是复杂,皇宫里几千个太监,看不惯魏忠贤甚至盼着他倒霉的太监大有人在。

    魏忠贤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的权势全来自皇帝的宠信,一旦他失宠,恐怕就离死不远了。

    朱效文初来乍到,对朝廷大臣都不熟悉,原主是个碌碌无为的皇帝,更谈不上掌控朝廷,此时把魏忠贤一脚踢开肯定不行。

    但他们昨天害得皇帝溺水,差点淹死,这种大错却毫无处罚,只会让他们藐视皇权,气焰更加嚣张。

    “拟旨,免去魏忠贤东厂提督,升其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拟旨,升王体乾为东厂提督”。

    这两条圣旨的力度一点也不比刚才的小,内书房的太监们却没发出一点声音,静谧,有时候就象征着恐怖。

    可想而知,这三份圣旨发出去,会在京师掀起多大的波澜。

    魏忠贤最大的权柄来自东厂提督这个职位,同时兼职司礼监秉笔太监,现在拿掉他的东厂提督,升他当了司礼监的老大掌印太监,可问题是魏忠贤是个半文盲,当了掌印太监又能咋滴?

    王体乾是魏忠贤一系的,算是魏忠贤的狗腿子,他能读会写,原来是魏忠贤在司礼监的臂助,现在把他调到东厂当了老大。

    能当狗腿子的一般都是小人,现在小人得志了,还会像原来那样唯魏公公马首是瞻吗?

    还有,害得天启皇帝溺水她们三人都有份,为嘛就你王体乾没受处罚反而得了好处?

    人心最是复杂,魏,王之间的关系无疑有了裂缝,何况是天性凉薄的太监。

    朱效文这一番连削带打,权势熏天的阉党必会产生分化。

    朝堂上的大臣怎么想不知道,反正起草圣旨的刘若愚佩服得五体投地。

    却见皇帝看着他说:“老刘,你去司礼监兼个秉笔,让李永贞去中都当镇守太监”。

    刘若愚赶紧跪下磕头谢恩,心里立马明白自己在司礼监该干什么了。

    至于李永贞,原来的秉笔太监,魏公公在司礼监的另一臂助,则被调到凤阳养老去了。

    几条旨意一下,皇宫里面似乎安静了许多,太监们走路都小心翼翼的,原来投靠魏公公的神色肃穆,不是魏系的则隐含微笑。

    国人都知道,传播速度最快的就是小道消息,古今皆是。

    大明朝的规矩,凡是涉及朝政,皇帝的旨意必须通过内阁,由内阁下发,才是真正的圣旨。

    而今天天启皇帝发的旨意,全是内廷的事,朝廷大臣们管不着,所以他的旨意即刻生效立即执行。

    最郁闷的魏忠贤很快赶到内书房求见。

    “忠贤啊,朕还是信任你的,昨天兹事体大,给你一点处分也是难免的,以后只要你替朕好好办事,朕还是会重用你的”。

    胡萝卜大棒都得用,该画饼的时候就得画大饼。

    魏忠贤松了口气,看来自己以前有点得意忘形了,皇帝这是在敲打自己了,唉,都怪客氏这个老娘们,要不是她鼓动皇帝去西苑坐船游玩,也不至于现在这么被动,更可气的是,王体乾这个小子,客氏被逐出宫是活该,他凭啥得了这么大好处?

    晚饭前王体乾也来求见,一本正经像模像样的三拜九叩表忠心:“奴才叩谢皇恩,奴才一定替皇上衷心办事,皇上让我干啥就干啥”。

    天启皇帝微微笑道:“老王啊,你的忠心朕知道了,眼下你最要紧的事,是尽快把东厂整理好”。

    ”奴才谢皇上指点迷津,奴才明白了,奴才一定尽快整理好东厂,让皇上如臂使指,指哪打哪“。

    啧啧,瞧瞧,读过书的太监果然不一样,说话都文绉绉的。

    王体乾是个小人,小人大多是聪明人,他明白皇帝是让他把东厂”去魏化“,今后东厂不能再听魏忠贤的话帮魏忠贤办事,所以东厂里面一些魏忠贤的铁杆心腹必须清理掉。

    今天的事虽然没有通过内阁,但外面很快得到消息,很快整个京师都传得沸沸扬扬。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4/14499/70434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4/14499/704346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