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禾下乘凉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红日初升,朝歌满城金色。

    鹿台之上,俯瞰阡陌,翠烟袅袅,人间繁华气象。

    殷受本打算继续在鹿台闭关一段时间,好好熟悉下元婴分身的使用,顺带研究一下战法。

    可是天才刚刚亮,便收到王叔急报,说是必须当面商议。

    王叔也是腿脚真利索,一大早爬上了鹿台。

    “陛下,大喜啊!您看——”

    王叔比干慎重地放下一个竹藤编制的长方体盒子,献宝一般摆在殷受面前。

    打开盒子,盒子里赫然是一穗水稻!

    “陛下,这是神农院最新培养出来灵稻,还请陛下赐名!”

    “灵稻?快给孤讲讲!”

    殷受一改之前的疲懒,拿起稻穗认真感受起来,元婴视野中,和普通的水稻相比,稻米之中确实蕴含着丝丝生命灵气,并且这种生命灵气好像比修炼之时气穴吸收的生命灵气要温和许多。

    比干如数家珍,将这灵稻的根源细细禀明:

    “按照《战前纲要》的规划,臣暗中以神农院五谷司、医药司中的老人,成立了一个良种研究小组,

    一年以来,一共培育了七百四十一种杂交主粮,在足够生命灵气的滋养下,成熟周期也迅速缩短,

    六个月时间,我们一共收获了五茬粮食。

    其中只有这种灵稻生长、成熟足够稳定并且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对土地和水质要求也不高,完全可以推广至全天下!”

    “然后臣等以这种灵稻为重点实验对象,它身材高大,整体高度有十二尺,稻穗长三尺,就算在稻禾下面纳凉也是可以的。

    臣等分别在山地、沙地、荒漠、海滩、湖泊、沼泽、良田、薄田上都进行了设置聚灵阵法和不设置聚灵阵法的对照种植,

    发现它能够在除干旱荒漠外的其它所有环境中生长和结穗,产量统计下来,在海滩产量最小,只相当于普通水稻良田产量的一半,但是良田之上,产量是普通水稻的十倍!

    设置了聚灵阵法对灵稻的质量和产量并没有多少影响,但是存在聚灵阵法的情况下,灵稻的成熟周期能够缩短三倍!

    陛下,受限于粮食产量,目前我人族全部人口已经长达数十年维持在七千八百万这个数量级。

    根据丞相府的统计,天下人族稻米和粟米总产粮量为六万万担,亩产粮食不足一担。

    而如果采用灵稻种植,我人族亩产可达到十担!

    再加上灵稻不挑地方,之前无法种植粮食的土地都种上灵稻,我预计天下总产量第一年就能达到五十亿担!

    还有一笔账,因为灵稻富含生命灵气,只需要一天的粮食就能抵得过普通粮食三天!

    也就是说,相当于增加了一百五十亿担粮食总产量,这样的粮食产量,足以支撑我人族总人口达到十九亿!

    陛下,历代人皇保佑,我人族昌盛,指日可待!”

    “好!好!好!

    王叔,你还有一笔账没有算,如果富含生命灵气的灵稻成为我人族的主要口粮,那人族的先天资质必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具备修真资质的人口基数将会是如今的数倍,再结合广播天下的《人皇诀》。

    有朝一日,孤可率百万元婴屠神!

    这才是真正的战略级神器!”

    “赏,神农院大功,不可不赏!

    明日龙德殿朝议,王叔你安排史官,请出天机镜,孤要让功臣流芳百世!”

    “臣代神农院同僚,谢过陛下!还请陛下给灵稻赐名。”

    比干再次提醒人皇。

    殷受看着逐渐热闹起来的朝歌城,人来人往,思绪飘飞了数千年,看着比干的眼睛郑重的说到:

    “就叫隆平壹号!”

    晴空万里,又是一日金光铺满朝歌。

    悠扬低沉的牛角号拉起了又一次的龙德殿朝议。

    只是今日,整个龙德殿都显得喜庆和庄严。

    每一位朝歌卫士都在头上插上了朱红色的天鹅翎,平日里透着杀气冒着寒光的长戈也都用朱红色的袋子包裹起来。

    所有的文臣全都披红挂紫,全副盛装等在大殿门口,而平日里穿铁甲悬战刀的武将们,也都卸甲封刀,穿着布衣长袍等在一侧。

    同样等在大殿门口的,还有头戴黄金冕,身穿日月星辰袍,缠三山五岳带,脚踩社稷鞋,腰配三印的人皇陛下。

    人族古训:国彰大功,刀兵避让,功臣未至,朝堂不开!

    上一次获得这份荣耀的人,叫做仓颉,他为人族,发明了文字,使得人族文明得以超越时空传承!

    今日,是人族的盛典!

    而人皇,也将以今日为荣耀!

    昨日消息已经传开了,神农院灵稻问世,人皇赐名隆平壹号,朝歌沸腾了一夜!

    神农院衙门的大门并不高大,大门上书神农院三个大字,大门两侧是两句楹联,不知道是何人所书,似乎一开始就在神农院。

    左侧是:尝尽百草,愿天下无饥馑之患;

    右侧是:内外经研,使人族无病痛之苦;

    今日一大早,丞相商容便将这幅楹联拓印了下来,送往祖庙。

    因为殷商帝国第三十一世,帝辛八年,帝国神农院完成了自己的誓言,从此天下将再无饥馑之患了。

    人族后人,当以此祭告祖先!

    八匹纯白色的骏马拉着一辆四轮青铜马车出现在视野里时,殷受连忙站直了身体,整了整衣冠,恭敬的站立在龙德殿门口等候。

    如果不计算组织这件事的王叔比干,神农院良种研究小组就只有两人,分别是五谷司袁福和太医司的钟山。

    二人都已经年过五十,在这个年代属于长寿老人了。

    车行到龙德殿前的台阶下,王叔比干和丞相商容亲自扶着两位老人下了车,左右八百红羽侍卫扶着长戈单膝跪下行礼。

    “丞相(王叔)使不得,老朽当不起,我们自己走上去,陛下还等着呢。”

    “当得起,当得起,如果您都当不起,我这丞相就无地自容了,托您二位的福,我商容也跟着名留万世了!”

    龙德殿八门大开,编钟奏响,鼓乐齐鸣。

    二老迈步进入龙德殿,人皇彰功大典正式开始!

    龙德殿的正中央,早就摆放好了一座万斤大鼎,青铜鼎三支兽足上雕有云纹豹章,而鼎身上留白了整整一圈。

    满殿文武随着四老进得龙德殿来,各自站好之后,又是一阵庄严的号声响彻九霄,随着号声落幕,值班太监手持玉册,中气十足:

    “煌煌人族,代有英杰,三皇立世,五帝定伦,仓颉造字,禹皇治水,及至大商,农医二道再出圣贤!

    育稻隆平,使天下无饥,使人族寿增,使文明愈强,其功大哉!伟栽!

    高官厚爵不足以彰其功,万民传唱不足以显其名。

    倾大商之德厚,有官如此,亦与有荣焉。今大商第三十一世帝辛,代人族亿万众,封:

    原五谷司袁福晋王爵,尊粮王,天下食粮之人不绝,则王爵代代相传!赐殷字令,九鼎夸功!”

    念到这里,人皇催动元婴,在青铜鼎上勾勒出粮王的样子,同时一排小字记录着他的功勋:天下饱食之人,当念其功。

    “原太医司钟山,尊灵王,人族修真之士不绝,则王爵代代相传!赐殷字令,九鼎夸功!”

    应声而落,人皇同样在一侧画影图形,功勋镌刻鼎上:人族修真之士,须感其恩。

    王叔比干则亲自将两枚殷字令双手送到了二老的手里,那一刻原本因为年老有些佝偻的两位老人,站得笔直。

    如山如岳,已是人族脊梁!

    木灵坐在殷受的丹田里,看着大殿之中的一切,又看了一眼身边神情肃穆的小小殷受。

    在妖族王城待了数万年的它,有一点明白了,为什么这世界是人族说了算。

    彰功盛典到达尾声的时候,殷受坐在人皇宝座上,突然抬头,看着东岳泰山的方向,心里一紧:

    该来的,注定是要来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4/14070/695949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4/14070/695949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