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 第32章 就这还好人?简直不是人!

第32章 就这还好人?简直不是人!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朱祁钰越想越觉得恶心。

    御驾亲征,葬送几十万精锐部队,搭进去几乎半个朝堂的文武大臣。

    给敌军叫门,帮敌军勒索。

    好不容易回来了还不消停,搞夺门之变,反攻倒算,把好不容易充实起来的朝堂差点再度清空。

    就算代宗为防他复位,可能审慎太过,让他受了些委屈。

    但剥掉帝号、上恶谥、不许进祖坟还不够么?以大伯哥身份命捣毁已故弟媳陵墓是几个意思?

    任用奸臣,搞特务组织,把代宗跟于谦好不容易肃清的朝堂再度弄得乱七八糟。

    还听信小人谗言,到底都惦着废太子呢!

    哦,对了。

    他还给王振雕像招魂,为也先立庙,还把有功之臣的家眷赏给瓦剌降人。

    就这还好人?

    简直不是人!

    虽然后面那些还没发生,无从考证是真是假。

    但就八月十五到如今的桩桩件件,都足够把剥皮楦草弄成个跪偶,放置在太庙门口了?让他跟列祖列宗请罪,也让后世君王引以为戒。

    别说,还真别说!

    朱祁钰越想,越觉得自己刚刚灵光一闪这个念头颇具警示意义。

    就是实践起来略难,毕竟他人设在那儿呢。

    不过不要紧,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也有的是耐心。

    孙太后哪知道就这么须臾间,他脑袋里竟转了这么可怕的想法?

    她只夸奖几句,就又把话题转到了立后事上。

    不光是皇后,还有太后。

    “到底你已承继大统,理应尊亲。母以子贵,吴氏才是你生身之母,这太后之位……”

    这太后之位谁来当,都不妨碍自己孝顺亲娘。

    但神机营要是给到对家手里了……

    啧啧,那别说太后了,就是他这个皇帝夜里睡觉的时候都难免睁着一只眼。

    是以,她这才刚刚起了个头,朱祁钰就忙不迭行礼:“母后莫出此言,别说咱们皇家,就是民间也没有生母大于嫡母的道理。”

    “你是皇考亲立皇后,皇兄生母,儿子嫡母。大明危急时,是您以一介女流身份勇敢站出来。支持不迁都,当机立断,三下懿旨命儿子登基。实与国有功,是咱们大明当之无愧的太后。”

    “谁都不能越过您去,也越不过您去……”

    情真意切一顿夸,无尽赞美中还裹着个强效定心丸。

    谁听了不得夸一声皇爷公平明事理呢?

    但这并不是孙太后想要的呀!

    她嘴角笑容发僵,连说你这孩子未免褒扬太过。再者你娘生养你一场不容易,如今……

    朱祁钰根本不给她把话说完的机会,闻讯而来的吴太后也赶紧对孙太后行了妾礼:“皇上所言极是,孙姐姐切莫多虑。”

    “虽妾身有幸替先皇诞育子嗣,但那毕竟是妾身分内之事。断不敢因此骄矜,更不敢妄图颠覆嫡庶纲常。”

    “可这也太委屈你……”

    吴太后笑:“孙姐姐说的这是哪里话?妾身本宫女出身,得先皇隆恩有幸诞育皇子。后来先皇英年早逝,亏太皇太后仁慈才能苟全至今。能如此,便以托天之幸,哪有什么委屈?”

    反正就不管孙太后怎么说,朱祁钰娘俩都谨守本分。

    绝不有丝毫逾越。

    人家连太后的位置都不感兴趣,自然更不会因此而做出任何妥协咯。

    有前面孙琏为保上皇安全,给敌军通风报信的事情在,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在。孙太后也不好直接下令,甚至插手干预。

    孙家上下更是战战兢兢,唯恐行差踏错让新皇寻着把他们连根拔起的机会。

    此事再度告于段落。

    至于皇后之位?

    呵呵。

    自己所求不成,孙太后才懒得管这档子闲事。她啊,甚至巴不得朱祁钰宠妾灭妻导致后院生乱。

    顶好让那庶子自顾不暇,没功夫往她面前演母慈子孝。等她的祁镇回来或者见深长大,他就颇多谬误,根本无力支撑朝堂。

    怎么被群臣拥上去的,再怎么迫于他们的压力被赶下台。

    可事实注定让她失望。

    那天的恩科可是聊着聊着,就聊出两把刀子来──南北分卷与官员考核。

    尤其官员考核。

    谁十年寒窗,一路犹如升级打怪似的。好不容易熬到跻身朝堂或者坐镇一方了,还愿意再被监察着、考核着,因为些个末节断送了大好官途啊?

    没有人,根本没有人!

    就连于谦私下里都与朱祁钰进言:“皇上这提意虽妙,但却不可操之过急。”

    最起码得把屁股坐稳了。

    确认自己的政令能上通下达了。

    否则的话,可能不但起不到效果,还可能与初衷背道而驰。

    当然明面上,朱祁钰第一赏识于谦,于谦也仿若皇爷第一拥趸。那随时支持皇爷,愿为他鞍前马后,帮他查漏补缺的模样看得众臣肝颤。

    没办法。

    京城保卫战之后,于谦虽然未入内阁,但实际上却凌驾于内阁之上。

    能让那些阁臣们都顾忌他的想法,很大程度上听取他意见。

    在民间,那家伙的声望也极高。

    唔,仅次于皇爷。

    他要是全力支持官员考核事,那大家伙可能就就免不了时不时被烤一烤了。

    对此,一众官员内心丑拒。

    怕明着反对可能事情不成,倒惹许多怀疑,他们就尝试转移皇爷注意。

    说来九月初六至今,已经两月有余。眼看着景泰元年都要到了,大封六宫事、充实后宫事,给两位太后娘娘上尊号等等,是不是都该提上日程了?

    不想折子刚上去,帝王就翻了脸:“现今贼寇虽退,但皇兄还在虏廷。朕每每想起,心中便有切骨之恨。”

    “几要整顿兵马,亲自率人杀到瓦剌去,踏平其地,迎回圣驾。结果你们……”

    “你们一个个的,口说忠君为国。结果却在此情此景之下,上书让朕广选秀女、充实后宫?你们简直混账!”

    年轻帝王脸色黢黑,双眼冒火。

    让很多亲见他杀过敌的武将们心下一凉,恐惧丛生。

    不是他们胆小,是皇爷如今这个表情跟当日纵马杀敌的时候可太像了。

    这回那些狗文官们可摊事儿了。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33/133972/575640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33/133972/5756400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