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你们遭遇土匪了?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老人家,不知可否讨碗水喝?”
扛着锄头正准备回家的老人转过身来。
看着前面风尘仆仆,有些蓬头垢面的两人,老人有些惊讶。
“你们这是遭遇土匪了?”
听到老人这么说,陈鹏安再次用幽怨的眼神看向陈安。
陈安偏过头去装作看不到。
“最近也没有听说哪里闹土匪啊。”
老人见二人不说话,自己嘀咕着。
“没有遇到土匪,不过在前面遇到了几只豺狼。”
“我二人还好跑的快些,这才逃过一劫。”
陈安开口说道。
“哦,是这样啊,没有土匪就好。”
“如果你们不嫌弃可以到我家里去吃个饭。”
老人看着陈安二人的衣服有些犹豫的说道。
两人虽然看着有些邋遢,但身上的衣服一看布料就不便宜。
而且两人手里还拿着兵器。
“肯行方便我们感谢都来不及,怎么会介意。”
陈安两人感谢一番就跟着老丈往村落走去。
村落里炊烟袅袅。
三人走过村落中,偶尔能听到大人的说话声,孩童笑声和犬吠声。
陈安和陈鹏安对视一眼,心里不由得感到宁静。
“这就是我家了。”
老人推开门就往里走。
“老婆子,加两副碗筷,有客人。”
“爷爷~”
里面一个孩子快步往外面跑来,拉住老人的衣服。
看到有陌生人有些怯生的看着陈安二人。
看到他们背上的兵器又两眼放光。
老人摸了摸孙子的脑袋。
陈鹏安从包里拿出两块黑乎乎的肉递给老人。
“这两块肉就当今天晚上加个菜。”
这是狼肉,陈安熏了熏表面的水分拿盐分腌渍放包里当存粮。
晚餐有些简陋,就是大米混杂着许多杂粮,还有一碗青菜。
那一碗肉在餐桌上显得格格不入。
“吃了三天的肉,我都快吃吐了。”
陈安开口道。
“半个月之内我都不想再吃肉了,特别是烤的。”
陈鹏安也适时接茬。
饭桌上的交谈也让陈安二人对老人家里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老人家中本来无人。
儿子当兵去了,现在家里只有两个老人、儿媳妇和孙子。
陈安看向陈鹏安,陈鹏安会意,连忙从包里取出两锭银子。
“老人家,这是一点银钱,不知可否让我们借宿一晚?”
许二有些惊讶但坚决不收,推辞了很久才肯收下一锭。
“就收这一锭银子就已经是我老许赚了。”
“老人家,您儿子是在哪里当兵?”
“我儿子在边疆守卫国土呢。你知不知道我儿子在谁的部队里?”
陈安看着突然眉飞色舞的许二,非常配合的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嘿,那可是在咱大梁战神秦王的部队里。”
“秦王知道,那可是咱大梁开国最大的功臣,当今陛下的亲弟弟。”
“我儿子那可是随了我,在边疆勇猛杀敌,刚当上什长……”
许二不停的向陈安二人夸耀着他儿子。
陈安二人认真的听着,时不时还点头应和几句。
……
夜晚,陈安二人躺在床上准备睡觉。
“洗了个澡舒服多了。”
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陈鹏安躺在床上一脸心满意足。
陈安扯了扯被子也是一脸满足。
“不过确实跟京城有很多不同。”
“我在京城的时候听说过民众苦,却没想到苦成这样。”
陈鹏安从陈安手里抢过有些发白的薄薄的被子,直接把自己卷起来。
“我也没见过。”
陈安记忆里的上辈子也是一个农村家庭,但家里的生活也算是富足了。
“如果是在京城,我给这两锭银子肯定就收了,而且可能还嫌我给的少。”
“但在他们这里好像完全不是这样的。”
陈鹏安有些疑惑的说道。
“人总是受环境影响的,而且在京城也不是没有淳朴的人,只是你没接触到罢了。”
“也是。对了,那小孩可是你爹的拥趸。”
“那不还让你教他练武呢吗,鹏安先生。”
说着陈安翻开陈鹏安抢回半张被子。
“别闹了,赶紧睡觉,明天还要和老伯去趟城里买马呢。”
两人这才安静下来睡觉。
好兄弟,一被子。
次日清晨,陈安二人跟着老伯一家人吃过早餐。
陈安二人搬着一个大袋子,这是老人要交的税,老人在前头带路。
三人来到村口坐上牛车往城里去。
进城之后二人便和老人分道扬镳了。
陈安二人买了些随身衣物,将原来打斗撕扯的衣物丢掉。
又去马市买了两匹健硕的马匹。
“遇上陈安真是你的不幸。”
陈鹏安摸着马头跟马匹轻声说着。
陈安转过头对陈鹏安怒目而视。
两人牵着马在城中准备找个客栈休息一晚,明天再出发。
突然从前面窜出来一个人,眼见就要摔倒在地上。
陈安眉头一皱,连忙往前一步,用刀鞘托住来人。
正是昨晚让他们借住的老人。
“兑换多少朝廷自有规定,要是不服气你去报官去。”
小吏站在门口,双手撑腰对老人说道,刚才也正是他将老人推了出来。
“怎么回事?”
陈鹏安问道。
那小吏原来并不想理睬,只是看陈安二人的穿着,腰上的玉佩。
一看就是非富则贵。
“今年朝廷下政令只收银子,不收粮食,所有粮食都要送到这里换成银子。”
“这老汉偏偏不愿意,这些年陛下励精图治,天下国富民安,你却不想感谢朝廷还要为难我们。”
那老汉连连摇头,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怎么说。
二人皱着眉头,在京城的时候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条政令。
“税银是多少?”
那小吏有些犹豫,没有说话。
“他们按京城的粮价收税银。”
老人开口道。
这下陈安二人都明白了。
“这是朝廷的旨意,我劝二位不要多管闲事。”
“我劝你不要教我们做事。”
陈安看向那小吏。
“我二人怎么不知道朝廷有条政令,不如我们去问问县令。”
陈鹏安也开口说道。
“你们喜欢那去问就是了。”
说起县令,那小吏还有些不屑。
两人对视一眼都感觉事情不太对劲。
扛着锄头正准备回家的老人转过身来。
看着前面风尘仆仆,有些蓬头垢面的两人,老人有些惊讶。
“你们这是遭遇土匪了?”
听到老人这么说,陈鹏安再次用幽怨的眼神看向陈安。
陈安偏过头去装作看不到。
“最近也没有听说哪里闹土匪啊。”
老人见二人不说话,自己嘀咕着。
“没有遇到土匪,不过在前面遇到了几只豺狼。”
“我二人还好跑的快些,这才逃过一劫。”
陈安开口说道。
“哦,是这样啊,没有土匪就好。”
“如果你们不嫌弃可以到我家里去吃个饭。”
老人看着陈安二人的衣服有些犹豫的说道。
两人虽然看着有些邋遢,但身上的衣服一看布料就不便宜。
而且两人手里还拿着兵器。
“肯行方便我们感谢都来不及,怎么会介意。”
陈安两人感谢一番就跟着老丈往村落走去。
村落里炊烟袅袅。
三人走过村落中,偶尔能听到大人的说话声,孩童笑声和犬吠声。
陈安和陈鹏安对视一眼,心里不由得感到宁静。
“这就是我家了。”
老人推开门就往里走。
“老婆子,加两副碗筷,有客人。”
“爷爷~”
里面一个孩子快步往外面跑来,拉住老人的衣服。
看到有陌生人有些怯生的看着陈安二人。
看到他们背上的兵器又两眼放光。
老人摸了摸孙子的脑袋。
陈鹏安从包里拿出两块黑乎乎的肉递给老人。
“这两块肉就当今天晚上加个菜。”
这是狼肉,陈安熏了熏表面的水分拿盐分腌渍放包里当存粮。
晚餐有些简陋,就是大米混杂着许多杂粮,还有一碗青菜。
那一碗肉在餐桌上显得格格不入。
“吃了三天的肉,我都快吃吐了。”
陈安开口道。
“半个月之内我都不想再吃肉了,特别是烤的。”
陈鹏安也适时接茬。
饭桌上的交谈也让陈安二人对老人家里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老人家中本来无人。
儿子当兵去了,现在家里只有两个老人、儿媳妇和孙子。
陈安看向陈鹏安,陈鹏安会意,连忙从包里取出两锭银子。
“老人家,这是一点银钱,不知可否让我们借宿一晚?”
许二有些惊讶但坚决不收,推辞了很久才肯收下一锭。
“就收这一锭银子就已经是我老许赚了。”
“老人家,您儿子是在哪里当兵?”
“我儿子在边疆守卫国土呢。你知不知道我儿子在谁的部队里?”
陈安看着突然眉飞色舞的许二,非常配合的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嘿,那可是在咱大梁战神秦王的部队里。”
“秦王知道,那可是咱大梁开国最大的功臣,当今陛下的亲弟弟。”
“我儿子那可是随了我,在边疆勇猛杀敌,刚当上什长……”
许二不停的向陈安二人夸耀着他儿子。
陈安二人认真的听着,时不时还点头应和几句。
……
夜晚,陈安二人躺在床上准备睡觉。
“洗了个澡舒服多了。”
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陈鹏安躺在床上一脸心满意足。
陈安扯了扯被子也是一脸满足。
“不过确实跟京城有很多不同。”
“我在京城的时候听说过民众苦,却没想到苦成这样。”
陈鹏安从陈安手里抢过有些发白的薄薄的被子,直接把自己卷起来。
“我也没见过。”
陈安记忆里的上辈子也是一个农村家庭,但家里的生活也算是富足了。
“如果是在京城,我给这两锭银子肯定就收了,而且可能还嫌我给的少。”
“但在他们这里好像完全不是这样的。”
陈鹏安有些疑惑的说道。
“人总是受环境影响的,而且在京城也不是没有淳朴的人,只是你没接触到罢了。”
“也是。对了,那小孩可是你爹的拥趸。”
“那不还让你教他练武呢吗,鹏安先生。”
说着陈安翻开陈鹏安抢回半张被子。
“别闹了,赶紧睡觉,明天还要和老伯去趟城里买马呢。”
两人这才安静下来睡觉。
好兄弟,一被子。
次日清晨,陈安二人跟着老伯一家人吃过早餐。
陈安二人搬着一个大袋子,这是老人要交的税,老人在前头带路。
三人来到村口坐上牛车往城里去。
进城之后二人便和老人分道扬镳了。
陈安二人买了些随身衣物,将原来打斗撕扯的衣物丢掉。
又去马市买了两匹健硕的马匹。
“遇上陈安真是你的不幸。”
陈鹏安摸着马头跟马匹轻声说着。
陈安转过头对陈鹏安怒目而视。
两人牵着马在城中准备找个客栈休息一晚,明天再出发。
突然从前面窜出来一个人,眼见就要摔倒在地上。
陈安眉头一皱,连忙往前一步,用刀鞘托住来人。
正是昨晚让他们借住的老人。
“兑换多少朝廷自有规定,要是不服气你去报官去。”
小吏站在门口,双手撑腰对老人说道,刚才也正是他将老人推了出来。
“怎么回事?”
陈鹏安问道。
那小吏原来并不想理睬,只是看陈安二人的穿着,腰上的玉佩。
一看就是非富则贵。
“今年朝廷下政令只收银子,不收粮食,所有粮食都要送到这里换成银子。”
“这老汉偏偏不愿意,这些年陛下励精图治,天下国富民安,你却不想感谢朝廷还要为难我们。”
那老汉连连摇头,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怎么说。
二人皱着眉头,在京城的时候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条政令。
“税银是多少?”
那小吏有些犹豫,没有说话。
“他们按京城的粮价收税银。”
老人开口道。
这下陈安二人都明白了。
“这是朝廷的旨意,我劝二位不要多管闲事。”
“我劝你不要教我们做事。”
陈安看向那小吏。
“我二人怎么不知道朝廷有条政令,不如我们去问问县令。”
陈鹏安也开口说道。
“你们喜欢那去问就是了。”
说起县令,那小吏还有些不屑。
两人对视一眼都感觉事情不太对劲。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33/133771/574951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33/133771/5749510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