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中秋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经过两次沉淀,第六周葡萄酒终于酿成了。

    黍汐将葡萄酒装到酒缸里,带到食铺里正式开始售卖。

    章秀才从没见过如此红透澄清的果酒,凑上前闻了闻:“阿黍,我听说北都王公贵族才能喝上,以前也只在书上看过,说西域高昌国盛产葡萄酒!”

    “可不是,我们北肃也产少量葡萄酒,但在这岭南,真是少有!”楼兰儿也被红酒的香味所吸引。

    “这次酿的酒比上次的要好,你们都来尝尝。”黍汐打了一壶酒,给大家分别倒上,她自己也尝了尝,有红酒那味了。

    “阿黍,还有半月就中秋了,咱们要开始卖一些果子和月饼吗?”陈氏看最近其他店都开始卖月饼了。

    “阿娘,月饼肯定要卖,我想一想还有什么菜能和红酒搭配着卖。”

    “配酒当然是肉食啦!炙肉、腌肉、涮肉咱们店里都有了。”路达喜欢吃肉,强烈推荐。

    黍汐翻了翻那本《古今食谱拾遗》,中秋菜谱倒是没有特别的,但有一道甜汤「玩月羹」与月有关。

    玩月羹以藕粉加桂圆、莲子一同熬煮,在中秋这个团圆的日子吃甜食,就特别应景。

    月饼就做莲蓉咸蛋黄月饼与红豆沙月饼。

    这两天黍汐与楼兰儿一同,用烤窑炉陆续做了桂花鸭、红焖羊腿、烤肉串,搭配着红酒售卖,销量不错。

    自从在南雀门开了店,登记注册售酒之后,黍汐就不再向清香楼的胡老板供糯米酒。

    胡掌柜眼见流香小食的生意越来越好,眼红得很,最近听说又开始卖一种叫“赤霞珠”的葡萄酒,他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正气恼着梨花镇的酒类市场,被黍汐占了一大半,刘玉瑛和高氏抱着两罐果酒来到店里。

    “胡掌柜,我这儿有家酿酿的桃金娘果子酒,色泽红艳,口感香甜,您要试一试吗?”

    胡掌柜尝了尝,这果味倒是香,就是不够甜。

    玉瑛见胡掌柜还在犹豫,她忙上前介绍:“胡掌柜,黍汐的糯米酒现在没有再给您供货了,她是我堂妹,糯米酒是我阿爷祖传的方子,我这果子酒就是用糯米酒泡的,您看这颜色也不输她的‘赤霞珠’呢。”

    胡掌柜也是见过世面的,不会被玉瑛这一两句话给糊弄了,但眼下,有款和赤霞珠在色泽上类似的酒出现,就先暂且一试。

    “这果酒一升200文,和糯米酒一个价如何?”

    “没问题,保证比糯米酒更好喝!”高氏听到这报价有些傻眼了,这卖菜可一下赚不到这么多铜板。

    “这酒我先卖几天,几日后你再来,要是不错的话,我再找你预定。”

    “还是胡掌柜有眼光!”高氏喜笑颜开,这条路果然走得通。

    母女二人回了刘家村,立马又上山去摘了桃金娘,回家准备酿酒。

    “阿玉,还是你聪明,让我去黍汐厨房找她酿酒的方子,我看她的桃金娘就像是晒制的果干,这一试,果然成功了!”

    “阿娘,咱们没有糯米酒了,是再找阿爷要吗?”

    “先等等看胡掌柜要订多少酒,我们直接去买黄酒自己酿就好,先把这些桃金娘晒成干。”

    三天后,高氏与玉瑛一同前往清香楼。

    “胡老板,这酒卖得可好?”

    “不错,我和你预定十斗,预付你五两定金。”

    来清香楼喝酒的多是达官贵人,他们有的都不屑去小食铺,自然没喝过黍汐家的赤霞珠,有了这种果酒加糯米酒的组合,他清香楼也算是有了“红酒”。

    中秋节当日,刘家村土地公庙。

    今日过节,流香小食歇业一天。

    清晨,陈氏就将拜神的贡品准备好,包括:一整只蒸好的鸭、水果、月饼,还有茶叶、大米、米酒分倒在小茶杯里。

    她拿着蜡烛、香与纸钱,带着全家一起到村里的土地庙拜神上香。

    每当此时,小豆子与阿蕉就分外激动。村里的娃娃们跟着自家阿娘拜完神,都喜欢拿根香在庙里玩耍。

    拜神完毕后,陈氏和黍汐就去菜园打理,留两个小娃自己在庙里玩。

    狗蛋也在庙里,他拿着一根红色小木棒,是香点完剩下的,做起了小蜡锤。

    “狗蛋,这个要怎么做?”小豆子问狗蛋。

    狗蛋示范着,他从蜡烛边上,拔了一块流在桌面上的蜡,用木棒刺着,放到火上烤了烤,软化之后,迅速用手把蜡揉成一个小球,包裹着木棒一头。

    接着继续在桌上找蜡,包裹,融化,直到蜡锤越裹越大,像个红色的棒棒糖,待蜡冷却之后,狗蛋学着小和尚的样子,把木桌当成木鱼,用蜡锤在桌上一下一下敲着。

    狗蛋玩腻了,就把小蜡锤送给阿蕉,他和小豆子一同,重新各做了一个,三人在土地庙里玩得不亦乐乎。

    村里人看到了也不阻拦,时不时会把他们喊过来,帮着烧纸。

    小娃娃可喜欢玩火烧纸了,等陈氏忙完,回庙里搬贡品时,两小家伙全身都是纸灰。

    陈氏拍了拍小豆子和阿蕉身上的纸灰,说道:“还不回家,阿姐煮了好吃的给你们,路达叔叔还用竹子做了两个‘兔仔灯’给你们玩呢。”

    兄妹俩一听有花灯玩,一下就冲回了家。

    黍汐已做好一桌团圆饭,把慕大哥与流香小食店员叫来,和他们家一起过中秋。虽然阿爹和哥哥没有回家,但今天这顿饭,大家吃得很开心。

    “阿黍,地里的葱可拔了一些回来?”陈氏问道。

    “拔了一半,还有一些就留给想要的姐姐们!”黍汐莞尔一笑。

    她也是来了刘家村,通过原主记忆才知道,这里中秋有“偷菜求郎”的习俗。

    “阿黍,什么叫留一些给姐姐们?”楼兰儿不解。

    黍汐向楼兰儿解释这里的民俗:“兰儿姐,我们这儿,有中秋时未婚女子去别家菜园子偷菜的习俗,寓意未来能找个好郎君呢!”

    “啊,这倒是第一次听说,看来大家的菜圃晚上要遭殃了呢~”楼兰儿似乎打算晚上也去割一波葱。

    俗话说:“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

    翌日清晨,厨房里就多了一把葱,不用想,肯定是楼兰儿昨晚去摘的。

    而黍汐家的菜地里,葱也被偷光了,连芥菜叶子都被割了好几头。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33/133316/573794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33/133316/573794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