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是要去找赵篾匠吗
推荐阅读:人在美食,惹他干嘛,他满级食运、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都市神探:我能看透罪恶、末日:一秒一盒自嗨锅,校花跪求我收留、玄幻:创造怪物暗杀军团、拒绝系统的各种死法后,我无敌了、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法医:奇案诡事录、重生八零:带着弟妹吃香喝辣、穿到十年后,冷戾夫君把我宠懵了、
“大壮你也喝。我不喝,一会儿懒得去茅房。”杨四道。
“你们都不喝?那我就不客气了。”一个男人见他俩都推来推去,自己便又盛了一勺喝起来,“嘿嘿,怕啥,这汤里净是油,哪里会跑茅房。”
吃罢饭,其他人稍作歇息后,便又都去了茶园。
顾老太太则依旧帮方瑶瑶收拾碗筷。
系上围裙,方瑶瑶洗第一遍。
老太太则帮忙用水清第二遍。
她一边洗碗,一边问道:“方小丫头,你说,学竹编这手艺能不能吃饱饭?”
“竹编?手艺好的话,糊口应该不成问题。”方瑶瑶回道。
“你也知道,云辉那小子就喜欢做这个。可你叔婶儿既怕他吃苦,又怕他花了钱学不会。我和你阿公这些日子,也没少为这事发愁呢。”
方瑶瑶静静听着。
顾老太太又道:“我们两个老的倒是认为学手艺不错。但就怕学得不精,到时候翠莲会埋怨我和他阿公。”
“怎么说呢,人这一生有无限多的可能。要是不去试试,又怎么能知道哪条路行得通呢。钱当然是很重要的,不过也不是一下子就要全都拿出来,学费也可以和师父商量,按月交付。”
顾老太太点头,“是这个理儿。”
茶叶到了下半晌,所有人的茶叶都采完了。
村长、秃子等人协助称重,李梅两位师傅和度掌柜则对各户茶叶等级进行考评。
最后,各户也都拿到了三两多银子。
待收拾好行头的村民各自回家后,李师傅和梅师傅便开始炒茶了。
两人一边操作,一边对毛蛋进行讲解。
小孩子站在一旁,不停观察着师父手上的动作和灶里的火候。
……
几日后。
方瑶瑶同刘玉兰继续犁地,准备用来栽种番薯和玉麦。
叶翠莲下山找到她。
“方家姑娘,老刘家的,这几日地犁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还有三块地就犁完了。”刘玉兰回。
“哦,那倒不多了啊。呵呵,那个,明儿你们还得继续犁吗?”
“明儿打算歇歇。成日下力牛也累。”刘玉兰又道。
“唉哟那正好。呵呵,我想请你们帮帮忙,明儿送云辉和他爹去一趟杨四岳家。”
“去那边做什么?”刘玉兰问她。
方瑶瑶心里猜到了,她便问:“是要去找赵篾匠吗?”
“对对对。这几日我们也商量过了,我爹娘和你叔都认为,往年没有种茶树、没有卖笋子野菜啥的,也都那样过来了。如今日子好过了许多,既然云辉成日里念叨要学手艺,不如就由他去好了。到时候我们跟赵篾匠商量,也先学两三个月再说。”
刘玉兰:“那行。你家云辉这么大了,不用怕他吃苦。我瞧着毛蛋那小子都学得有模有样呢。”
方瑶瑶也道:“好。那明天我就走一趟。正好我也想去瞧瞧老师傅的手艺。”
第二日,吃过早食,方瑶瑶便开始套牛车。
想着刘玉兰要在家替里梅师傅和毛蛋做午食,叶翠莲便又只好亲自前往。
四人到了赵篾匠家,顾显明先送上两刀腊肉,并说明来意后,赵篾匠便领着顾云辉去了后院。
“先去砍几根竹子回来。”他对顾云辉道。
顾云辉赶紧接过柴刀往赵篾匠家后院的小竹林去了。
方瑶瑶知道他是要看看顾云辉有没有基本功,便也没有跟上去凑热闹。
只在小院子里不停参观着老人家以往的作品。
“哇,这簸箕也太精致了。”
“筛子的网眼几乎都是同样的大小。”
“扇子上还能编出花纹和文字。”
“诶,还有这么多蚂蚱、蜻蜓,都是用细竹丝编的!”
方瑶瑶不停感慨。
“这是阿公做给我弟弟和妹妹玩的。”一个小姑娘回道。
“你阿公真厉害!”方瑶瑶笑道。
“嗯!我也这样认为。”
“老师傅就是不一样。听你四婶说他就是靠卖这些行头供了三个念书的儿子呢。”叶翠莲也笑道。
“厉害厉害。真的是高手在民间啊。”方瑶瑶由衷赞叹。
参观完了老人家的杰作,几人便也去了后院,静静坐着,看顾云辉是否能通过考验。
“你这个劈篾片的动作其实不对,这样很容易划到手。应该这样拿刀,左手的手指是这样子才对……”
……
“原来是这样。”叶翠莲不住点头。
怪不得自家儿子每次都把手划出那么多道口子。
看来还真是一个小小的操作都要有师傅带才行啊!
同时,她又有些担心儿子的愿望是否会落空:“你说赵篾匠能答应收下云辉吗?”
“你别急。看着就行。”顾显明低声道。
好在又经过了约有两刻来钟,赵篾匠终于让顾云辉停下了。
“行了,刀放到墙角去。你刚才说没有学过是?”
“没有……”叶翠莲忙站起来,抢着回话。
“你别着急,让云辉自个儿说。”顾显明又一把拉住她。
赵篾匠也回头看了她一眼。
叶翠莲只好讪讪笑了笑,随后不好意思地点头坐下。
“没学过,是我自己从小就爱好竹编,农闲时会编一些小物件,自己家里用。”顾云辉回答。
“嗯。没学过能做到这种地步,还算有些天分。”赵篾匠点点头,“你若真想学,就趁早开始。若是再过个一两年,老头子我可真就再聪明的学生来了也不愿教了。”
顾云辉很是激动:“多谢赵阿公!我学,明日就带上礼品,正式拜您为师!”
叶翠莲:“多谢了,老人家。”
“多谢赵叔,那明日一早我们再来一趟。”顾显明也忙道。
几人回村,找到村长说了这事。
村长道:“这是好事。据说那赵篾匠再年轻时也没收几个学徒。云辉这小子是块好料,好好学啊。看来咱村儿的小辈们还真是强过我们这一辈人了。”
“人杨半仙不是说了嘛,咱大山村人的好日子开始了!”何灵芝一边逗弄小孙女,一边笑道。
顾显明也憨厚地笑着,“好。看来这些小子都是有出息的。”
“你们都不喝?那我就不客气了。”一个男人见他俩都推来推去,自己便又盛了一勺喝起来,“嘿嘿,怕啥,这汤里净是油,哪里会跑茅房。”
吃罢饭,其他人稍作歇息后,便又都去了茶园。
顾老太太则依旧帮方瑶瑶收拾碗筷。
系上围裙,方瑶瑶洗第一遍。
老太太则帮忙用水清第二遍。
她一边洗碗,一边问道:“方小丫头,你说,学竹编这手艺能不能吃饱饭?”
“竹编?手艺好的话,糊口应该不成问题。”方瑶瑶回道。
“你也知道,云辉那小子就喜欢做这个。可你叔婶儿既怕他吃苦,又怕他花了钱学不会。我和你阿公这些日子,也没少为这事发愁呢。”
方瑶瑶静静听着。
顾老太太又道:“我们两个老的倒是认为学手艺不错。但就怕学得不精,到时候翠莲会埋怨我和他阿公。”
“怎么说呢,人这一生有无限多的可能。要是不去试试,又怎么能知道哪条路行得通呢。钱当然是很重要的,不过也不是一下子就要全都拿出来,学费也可以和师父商量,按月交付。”
顾老太太点头,“是这个理儿。”
茶叶到了下半晌,所有人的茶叶都采完了。
村长、秃子等人协助称重,李梅两位师傅和度掌柜则对各户茶叶等级进行考评。
最后,各户也都拿到了三两多银子。
待收拾好行头的村民各自回家后,李师傅和梅师傅便开始炒茶了。
两人一边操作,一边对毛蛋进行讲解。
小孩子站在一旁,不停观察着师父手上的动作和灶里的火候。
……
几日后。
方瑶瑶同刘玉兰继续犁地,准备用来栽种番薯和玉麦。
叶翠莲下山找到她。
“方家姑娘,老刘家的,这几日地犁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还有三块地就犁完了。”刘玉兰回。
“哦,那倒不多了啊。呵呵,那个,明儿你们还得继续犁吗?”
“明儿打算歇歇。成日下力牛也累。”刘玉兰又道。
“唉哟那正好。呵呵,我想请你们帮帮忙,明儿送云辉和他爹去一趟杨四岳家。”
“去那边做什么?”刘玉兰问她。
方瑶瑶心里猜到了,她便问:“是要去找赵篾匠吗?”
“对对对。这几日我们也商量过了,我爹娘和你叔都认为,往年没有种茶树、没有卖笋子野菜啥的,也都那样过来了。如今日子好过了许多,既然云辉成日里念叨要学手艺,不如就由他去好了。到时候我们跟赵篾匠商量,也先学两三个月再说。”
刘玉兰:“那行。你家云辉这么大了,不用怕他吃苦。我瞧着毛蛋那小子都学得有模有样呢。”
方瑶瑶也道:“好。那明天我就走一趟。正好我也想去瞧瞧老师傅的手艺。”
第二日,吃过早食,方瑶瑶便开始套牛车。
想着刘玉兰要在家替里梅师傅和毛蛋做午食,叶翠莲便又只好亲自前往。
四人到了赵篾匠家,顾显明先送上两刀腊肉,并说明来意后,赵篾匠便领着顾云辉去了后院。
“先去砍几根竹子回来。”他对顾云辉道。
顾云辉赶紧接过柴刀往赵篾匠家后院的小竹林去了。
方瑶瑶知道他是要看看顾云辉有没有基本功,便也没有跟上去凑热闹。
只在小院子里不停参观着老人家以往的作品。
“哇,这簸箕也太精致了。”
“筛子的网眼几乎都是同样的大小。”
“扇子上还能编出花纹和文字。”
“诶,还有这么多蚂蚱、蜻蜓,都是用细竹丝编的!”
方瑶瑶不停感慨。
“这是阿公做给我弟弟和妹妹玩的。”一个小姑娘回道。
“你阿公真厉害!”方瑶瑶笑道。
“嗯!我也这样认为。”
“老师傅就是不一样。听你四婶说他就是靠卖这些行头供了三个念书的儿子呢。”叶翠莲也笑道。
“厉害厉害。真的是高手在民间啊。”方瑶瑶由衷赞叹。
参观完了老人家的杰作,几人便也去了后院,静静坐着,看顾云辉是否能通过考验。
“你这个劈篾片的动作其实不对,这样很容易划到手。应该这样拿刀,左手的手指是这样子才对……”
……
“原来是这样。”叶翠莲不住点头。
怪不得自家儿子每次都把手划出那么多道口子。
看来还真是一个小小的操作都要有师傅带才行啊!
同时,她又有些担心儿子的愿望是否会落空:“你说赵篾匠能答应收下云辉吗?”
“你别急。看着就行。”顾显明低声道。
好在又经过了约有两刻来钟,赵篾匠终于让顾云辉停下了。
“行了,刀放到墙角去。你刚才说没有学过是?”
“没有……”叶翠莲忙站起来,抢着回话。
“你别着急,让云辉自个儿说。”顾显明又一把拉住她。
赵篾匠也回头看了她一眼。
叶翠莲只好讪讪笑了笑,随后不好意思地点头坐下。
“没学过,是我自己从小就爱好竹编,农闲时会编一些小物件,自己家里用。”顾云辉回答。
“嗯。没学过能做到这种地步,还算有些天分。”赵篾匠点点头,“你若真想学,就趁早开始。若是再过个一两年,老头子我可真就再聪明的学生来了也不愿教了。”
顾云辉很是激动:“多谢赵阿公!我学,明日就带上礼品,正式拜您为师!”
叶翠莲:“多谢了,老人家。”
“多谢赵叔,那明日一早我们再来一趟。”顾显明也忙道。
几人回村,找到村长说了这事。
村长道:“这是好事。据说那赵篾匠再年轻时也没收几个学徒。云辉这小子是块好料,好好学啊。看来咱村儿的小辈们还真是强过我们这一辈人了。”
“人杨半仙不是说了嘛,咱大山村人的好日子开始了!”何灵芝一边逗弄小孙女,一边笑道。
顾显明也憨厚地笑着,“好。看来这些小子都是有出息的。”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32/132943/572827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32/132943/5728270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