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观刈麦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贾奶奶,你看我捆的怎么样?”齐流海抱着自己捆好的麦子,走到贾氏面前求夸奖道。

    贾氏抬眼瞅了瞅,笑着夸赞道:“干的不错!”

    对此,齐流海信心大增,拍拍胸脯说道:“贾奶奶,你们都去休息!剩下的都交给我了!”

    赵洛仪等人闻言笑得前仰后合。

    贾氏说道:“瞧把你给能的!都交给你,那你不得住田里啊?”

    齐流海也知道自己牛皮吹大了,不好意思的笑了。

    随后,跑到李守仁面前炫耀道:“阿仁,你看,这是小爷捆的。”

    李守仁头都没抬,嘴里敷衍道:“厉害厉害!”

    齐流海问道:“阿仁,你说农家每年田里产这么多粮食,为什么还富不起来呢?”

    李守仁这才抬起头,看着天真的齐流海解释道:“流海,这件事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就说这收成,不是每年都能大丰收的!如果有一年天公不作美,农家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田,到头来可能一亩地连一百斤的粮食都收不到。如果在遇上蝗灾,恐怕连几十斤都没有!”

    “再说赋税,咱大兴国的赋税分为人头税和土地税,大概就是每年收取三成的粮食。可是政令一旦颁布到下面,有些贪官污吏为了中饱私囊,欺负农家不懂,就会收取四成五成乃至六成。”

    齐流海反驳道:“那就没人告发他们吗?”

    “就算有人告发他们了,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呢?他可是触碰到了一群人的利益,你感觉那些贪官污吏会让他活着吗?”

    “最后再说留种,每年收完粮食之后,还要准备来年继续种的种子,大概在两成左右。再加上这一年的伙食。”

    李守仁说完后,问道:“这样下来,你感觉农家最后手里还能剩多少粮食?”

    齐流海低头沉默良久,反问道:“阿仁,那我们读书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在书院的时候,听到也有不少人说要为民请命。这些人都去哪了?”

    李守仁说道:“我不是说了吗。有些人触碰到了别人的利益;也有些人的初心被腐蚀了。毕竟,水至清则无鱼啊!”

    李守仁明显的感到齐流海的低落,拍了拍他的肩膀,劝解道:“行了,别想太多了!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人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

    此时的李守仁还没意识到,今日的这一番话,使得将来产生一位令所有贪官污吏都闻风丧胆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齐流海。

    只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齐流海恢复到之前玩世不恭的样子,“阿仁,等将来小爷我会像刚才割麦苗一样,把他们一个个都割下来!”

    李守仁说道:“好!我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齐流海又问道:“阿仁,一年当中,哪个月最悠闲啊?”

    李守仁回答道:“也就冬天的时候,能歇下来。”

    随即,李守仁想到一首诗,有感而发: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好一首五言律诗,将麦收时的农忙景象充分的说了出来!”贺远山鼓掌走到李守仁身旁。

    贺远山这是第一次见到李守仁,笑着问道:“小小年纪就能出口成章!你叫什么名字?”

    他身后的贺文舟追了上来,“爹,你走那么快干嘛?”

    注意到贺远山身旁的李守仁,问道:“阿仁?你怎么在这?”

    李守仁见到贺文舟,也就猜到了贺远山的身份。

    “贺公子,这是我家的麦田。我不在这还能在哪呢?”

    他俩的对话,引起贺远山的注意,出声问道:“阿仁?你就是那个围棋神童?后来被齐山长收为关门弟子的李守仁?”

    李守仁行礼道:“正是小生!小生李守仁拜见县令大人!之前家中遭遇山贼,多亏县令大人带人及时赶到,小生感激不尽!”

    贺远山说道:“那事本就是本官分内之事,无需多言!还是说说你刚才做的那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可有名字?”

    李守仁回答道:“《观刈麦》”

    “可是你刚刚所作?”

    “正是小生刚刚有感而发!”

    贺远山连连称赞道:“好!不愧是齐山长的高徒!年纪尚小,就如此才思敏捷。”

    李守仁谦虚道:“县令大人过誉了!”

    贺文舟此时满脸疑惑,问道:“爹,刚才阿仁作诗了?您给我学学,让我也品鉴一下!”

    贺远山说道:“谁让你在后面慢慢悠悠的!要问就去问阿仁!”

    贺文舟刚想问道,就被贾氏一声惊呼打断了:“贺县令!您怎么来了?”

    贾氏的一声惊呼,引来李家众人的围观。

    老李头小跑过来,“贺县令,您来怎么不提前打声招呼呢?今晚不许走了,留在家里吃饭。”

    随后老李头不给贺远山拒绝的机会,对着贾氏说道:“老婆子,你先别干了,带着洛仪她们赶紧去街上买菜。晚上好好招待一下贺县令。”

    贾氏闻言立即叫上三个儿媳妇,离开麦田。

    贺远山还想招呼一声:“大娘!您快回来……”

    看见贾氏她们渐行渐远,贺远山放弃了。

    “大叔,我就是听说咱村里大丰收!来视察一下。就别麻烦大娘了!”

    老李头好像没有听到这句话,走到贺文舟面前问道:“你就是贺县令的儿子?果然是一表人才,今晚留在大爷家吃饭啊!”

    贺文舟正想弄清李守仁到底作了一首什么诗。引得贺远山如此称赞。

    “爹,不如咱们就留在大爷家吃一口!总不能让大奶她们白忙活一趟!”

    老李头笑着说道:“还是你懂事!走,老头子带你们回家待着!”

    扭头对着李家众人说道:“今天先别干了,大江,你去把驴车赶过来,把那些麦子运回家!”

    说完,老李头就拽着二人往家走。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32/132333/571249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32/132333/5712495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