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娘家引发的感悟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孙应云生了一儿一女,女儿就是颜夏了,而老大叫颜春今年三十有六,比原主大上五岁,他娶了一个妻子叫张三娘育有二子一女。

    大儿子颜志强娶了本村的孤女徐香香,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颜鸿天,五岁,小儿子叫颜鸿影三岁,因为生了颜家唯二两个重孙子,徐香香腰杆子别提多硬了,但凡颜家的小事,都是她作主。

    二儿子名颜志高娶了隔壁县的邹红英,只得一女,一家三口在颜家不受待见。

    至于小女儿颜志钰才十五,还在议亲。

    话说远了,

    按理说孙应云带了这么多陪嫁,原主怎么也不可能14岁就被嫁出去。

    颜夏继续回忆着。

    原来是颜春败光了他妈的嫁妆。

    十五岁的颜春自小就被送去学堂读书,这些年光束修都花去了三十两银子,可偏偏他不学无术,天天翘课和同窗逛大街,直到彻底学坏,染上赌瘾。

    一次又一次撒谎说要参加科考问家里要银子。

    不过一年之余,孙应云的陪嫁被消耗的一干二净。

    就连那些首饰以及家里的田地全都变卖了,才勉强还清了颜春的赌债。

    孙应云冷了心,她想借着儿子重新回到以前当小姐的梦彻底破碎,干脆让他从学堂回来,给颜春找了个不要彩礼的张三娘成亲。

    没想到成亲第二年张三娘就生下颜家长孙颜志强。

    颜志强从小就聪明,说话比别人早,走路比别人快,脑子特别机灵,孙应云再次燃起希望,可家里早就没钱了,怎么办呢,等大孙子五岁时,原主被嫁了出去,收了整整五两银子的彩礼。

    要知道村里的人家成亲最多也就二两彩礼。

    还不是那陈守国要去当兵,陈多粮怕他回不来,便用高彩礼‘买’个媳妇,想给小儿子留个种。

    十四岁的原主刚进门第二个月就怀孕了。

    生下龙凤胎,可把陈家高兴坏了,刚好传来消息,当兵推迟。

    直到第三年,原主生下三胞胎后,陈守国才走的。

    而这五两银子,用作颜志强的启蒙费。

    本想孙子读上两年书考个童生回来,谁知颜志强跟他爹一模一样,对读书一点兴趣没有,小小年纪顶撞夫子,最后被赶出学堂。

    银子也没了,科举梦也没了。

    竹篮打水一场空,颜家代代都空。

    孙应云彻底死心,她从两手不沾阳春水的娇娇女变成洗衣做饭下地干活的糟老婆子。

    “怪不得从不帮衬原主呢,搞半天原主只是你的棋子啊”

    颜夏看着围墙里的老妇喃喃自语。

    虽然满脸皱纹却能看出老妇面容姣好,哪怕穿着粗布麻衣也阻挡不了她的气质,一看就不是农家出身。

    毕竟有个能做外室的娘,那孙应云就不可能丑到哪去,原主正是遗传了她外婆的样貌。

    也不知是母女连心还是什么,孙应云放下手中的扫帚,转过身朝墙院外看去。

    颜夏马上后退一步,离开了这里。

    她就是来认认路,并没有想上门的打算。

    孙应云见墙外空无一人,便继续洒扫起来。

    回到破庙。

    两个女儿正在探讨针线活,一个在做,一个在学。

    见到她回来,立马扬起笑脸迎接。

    颜夏心里这才好受些。

    就当刚才是原主留下的小心思在作怪。

    她不该去的。

    “娘,大哥和三弟体型差不多,衣服颜色也一样,会不会穿错啊?”

    桂花有心想将大哥和三弟的名字缝在衣服上,可她压根不认识字,不光她不认识,大哥三弟四妹五弟都不认识。

    可以说,陈家人就没有读过书的。

    但是那天娘和离的时候,桂花是瞧见她娘写字的。

    难道娘读过书?

    “把他们名字缝在衣服上,桂花你去穿跟红线来,娘来缝。”

    颜夏坐在小木凳上,这是她大儿子新做的,特别扎实。

    接过桂花手中的针线,颜夏在他们衣服的角落缝上各自的名字,一针一线来回穿梭。

    “娘,你认识字吗?”

    桂花终是将心中疑问说了出来。

    “嗯,你外婆她是识字的,你舅舅小时候也上过学堂,娘想读书,可女子是不能进学堂的,你外婆也不会送娘去,娘每次就偷偷在学堂外面听课,认识了许多字呢。”

    颜夏说的正是原主所经历的。

    “明天起,娘就教你们认字可好?”

    她顿时心有感悟,既然来到这个世界,那就不能浑浑噩噩的度过,对于她来说,这个世界不过就是她换取金钱的任务,可对于这个小世界的人来说,那是他们真真切切的一生。

    有缘成为亲人,颜夏就做不到看着她两个女儿同旁的女子一样,被困在这封建社会之下。

    “女子也能学吗?”

    桂花是想的,可她还是不确定的看着颜夏,似乎在等待娘的再次答复。

    “能!大户人家也是有女夫子的,咱们家请不起,只好娘亲自来教你们,每个人都要学,争取脱离文盲之家!”

    “娘~什么是文盲?”

    腊梅很是不解。

    盲自然是瞎,文盲又是什么呢,文瞎子?

    “如果有天,娘去了远方,给你们寄回一封家书,可你们看着纸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这跟瞎子有什么区别呢?再比如,你们去镇上,想买个帕子,可那铺子的招牌上写的字,你们根本看不懂,最后闯进了棺材铺子,岂不是闹了瞎子的笑话。”

    颜夏似笑非笑的看着两个女儿。

    两人瞬间懂了。

    “娘,我要认字!”

    “我也要,我不想做文盲!”

    “好好好,娘教你们,等明天中午咱们就开始认字。”

    颜夏说完这话,手里的针线活也停了下来。

    只见四套衣服上都缝好了一个字。

    福和禄。

    “看看,这便是金福和金禄的名字,娘要是不教会你们,这俩小子怕是也认不得自己的名字。”

    第二天中午。

    四个儿女乖巧的坐在小板凳上等待上课。

    “今日先教你们陈字,这个字就是你们的姓,看着我手里的树枝,我会在地上一笔一划写出这个字,写上三遍之后,你们就用手里的树枝开始练习,记住,笔画不要错,直到学会的人才能下课!”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32/132159/570753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32/132159/5707533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