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一张素宣纸。
上面用墨写了两行字。
正是那日在拱翠楼浣心所说的话。
“我家主人让我给大人传一句话:连山无川没九鼎,归藏有凤隐玉京。”
连山,归藏,这是道家语。
二者再加上周易,合称三易。意思是用“卦”来描述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循环变化和术数道理。
所以可以确定,这应该是修道之人所言的谶语。
这是他自身对未来的预示和揣测。
无川,更像是地形描述。没九鼎,这里的“没”应该是淹没,沉没的意思。
至于九鼎,听闻当年大秦帝国围困周天子,曾索要战国九鼎,只是运送途中不慎有一鼎遗失,没入泗水。
遗失的是豫州鼎。
豫州,这北央王朝的西京。
至于下半句,归藏有凤隐玉京。归藏已经解释,有凤应该是代指一个人,而这个人,如今正隐没在玉京城。
司漾漾解着解着,一个机灵,这个人不会是她!
不然她堂堂灵泉宗的嫡传弟子穿越过来,也没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岂不是很丢人?
或者是,燕留云?
国师断命,谪仙降生,前途无量的小燕大人?
司漾漾抬头,目光从俊逸飘洒的行书转移到燕留云身上,她认识了燕留云这么久,好像还从没给他看过未来。
燕留云手里正把玩着两枚棋子,一黑一白,晶莹剔透,应该是上好的玉石料子。
沈微皱着眉头坐在他旁边,满脸不信服的样子:“她能行吗?”
“她看着才十几岁,怕是没有那白胡子老道士看的准。”
司漾漾白了他一眼,算上前辈子,你得给我叫声祖奶奶。
然后就听到小燕大人十分善解人意道:“我觉得她行,所以才来问她。你若是不信,大可以不听。”
沈微翘着二郎腿,嘴硬不再说话。看得出来,抓到这个凶手,已经让他心情缓和了不少。
司漾漾不再看戏,将两句谶语中所能参悟出的内容讲了一遍。
上句指方位,下句断人事。说的煞有介事。
沈微听得入神,看着司漾漾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忽然想起来一件旧事。
那日他同往常一样,趁着夜色翻墙闯门,十分不正大光明地去赴燕留云的约。在大理寺狱临近的矮墙上,第一次看见司漾漾。
她当时大概正在点灯。
身高不够,扶着砖头踮起脚尖,让他误以为那只是个在墙头检验灯油的侍女。
“你好像真的很懂这些。”
沈微道:“所以,那日你猜出来尚书大人是我父亲,真不是胡诌的?”
司漾漾:“当然不是!”
沈微追问:“那,那天晚上,自己一个人,偷摸去大理寺狱点灯,难不成是在做什么法事?”
司漾漾瞠目:“那天那个黑影子是沈大侠?”
她目光转向燕留云寻求肯定。
燕留云道:“他在大理寺里,向来没规矩惯了。”
那这就是默认了。
罢了,既然被撞见了,她也不是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澄清道:“若真要说这事,你还得感谢我才对。”
“我听双鲤说,大人当日可是好生可怜。喝个茶水,竟然平白碎了茶杯。郎中上药,竟然还被月章一推,磕伤了眼睛。”
“我为你点灯,是为了给你驱散些晦气,是好事,怎的还不领情呢!”
“不信你仔细想想,自那天晚上之后,大人是不是顺利多了,我可为你免了不知多少血光之灾。”
沈微狡辩:“是这样吗?我记得那天抓偷卷宗的小贼时候,留云还是受伤了呢?”
司漾漾被这一说有点心虚:“那我怎么知道。我明明都给他化了晦气,他还是见了血。多半是自己走神了。”
她把责任推到了燕留云自己身上。
燕留云也试着去想,他当时走神了?他当时是为什么走神了来着?
因为闪电余光,伊人倩影……还是莫要想了。
可司漾漾当时一心想着澄清罪名,自由离开,为什么还会帮他去点灯清什么晦气?
值得深思。
那边俩人还在斗嘴:
“肯定是他自己的原因,我真的帮他化解了!”
“明明是你自己功夫不到家,留云受伤了就是证明!”
还是赶紧把话题拉回来正好。
“那个谶语,半句方位,半句人事。这有什么说法?”
看着吵不过沈微,司漾漾自己先跑为上,顺着燕留云的台阶道:“指引。”
有点像一种指引。
“指引,这或许是,归山散人传出去的神谕。”燕留云忽然想起来,那关在水牢里的疯子曾经说过,他帮隔壁的刘仪出逃,只是为了将神谕传递出去。
方位若在西京,人指的又是谁?
西京又出了什么事?
神谕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那歌姬浣心的主人又为何好心帮他递这个话?
或者,他真的是好心吗?
燕留云皱起眉头,手中的两枚棋子被攥的咯吱响。
或许目前的事情也可以分为两种。
一边是浣心的主人,是知道谶语,但还不清楚内涵,故而想要调查清楚王仪,所以在江湖上发布任务,来大理寺求取卷宗的人。
另一边是真正得到谶语,手底一番动作,还藏在暗处的人。
联系浣心对大火的提醒,可以猜想,或许这些人才是户部尚书沈长辉以及主事赵备之的死因。
因为他们碍事了。
他们碍了西京的事。
风券爬墙头的时候,曾听见赵备之那位当家夫人说过,赵备之是刚从西京办差回来,和他家里的二夫人小别胜新欢,这才身死。
所以,赵备之去西京是办了什么差,竟直接送走了自己,和自己上司的性命。
这一点,他急需调查清楚。
可就在燕留云刚刚厘清思路,还未来得及站起身的时候,门外传来风券的声音。
“大人,那个老道士自尽了。”
“自尽?关起来之前你没搜身?”
“搜身了。只是仵作说,这毒是早就服下去的,只不过等到将事情说清楚之后才毒发身亡。”
早先服毒,这才身亡?
这怎么有点像浣心的死法。
或许他应该现在回去查一查二者死亡用的毒药是否是一类。
若真是一类,那刚才的猜想怕是并不成立。
上面用墨写了两行字。
正是那日在拱翠楼浣心所说的话。
“我家主人让我给大人传一句话:连山无川没九鼎,归藏有凤隐玉京。”
连山,归藏,这是道家语。
二者再加上周易,合称三易。意思是用“卦”来描述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循环变化和术数道理。
所以可以确定,这应该是修道之人所言的谶语。
这是他自身对未来的预示和揣测。
无川,更像是地形描述。没九鼎,这里的“没”应该是淹没,沉没的意思。
至于九鼎,听闻当年大秦帝国围困周天子,曾索要战国九鼎,只是运送途中不慎有一鼎遗失,没入泗水。
遗失的是豫州鼎。
豫州,这北央王朝的西京。
至于下半句,归藏有凤隐玉京。归藏已经解释,有凤应该是代指一个人,而这个人,如今正隐没在玉京城。
司漾漾解着解着,一个机灵,这个人不会是她!
不然她堂堂灵泉宗的嫡传弟子穿越过来,也没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岂不是很丢人?
或者是,燕留云?
国师断命,谪仙降生,前途无量的小燕大人?
司漾漾抬头,目光从俊逸飘洒的行书转移到燕留云身上,她认识了燕留云这么久,好像还从没给他看过未来。
燕留云手里正把玩着两枚棋子,一黑一白,晶莹剔透,应该是上好的玉石料子。
沈微皱着眉头坐在他旁边,满脸不信服的样子:“她能行吗?”
“她看着才十几岁,怕是没有那白胡子老道士看的准。”
司漾漾白了他一眼,算上前辈子,你得给我叫声祖奶奶。
然后就听到小燕大人十分善解人意道:“我觉得她行,所以才来问她。你若是不信,大可以不听。”
沈微翘着二郎腿,嘴硬不再说话。看得出来,抓到这个凶手,已经让他心情缓和了不少。
司漾漾不再看戏,将两句谶语中所能参悟出的内容讲了一遍。
上句指方位,下句断人事。说的煞有介事。
沈微听得入神,看着司漾漾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忽然想起来一件旧事。
那日他同往常一样,趁着夜色翻墙闯门,十分不正大光明地去赴燕留云的约。在大理寺狱临近的矮墙上,第一次看见司漾漾。
她当时大概正在点灯。
身高不够,扶着砖头踮起脚尖,让他误以为那只是个在墙头检验灯油的侍女。
“你好像真的很懂这些。”
沈微道:“所以,那日你猜出来尚书大人是我父亲,真不是胡诌的?”
司漾漾:“当然不是!”
沈微追问:“那,那天晚上,自己一个人,偷摸去大理寺狱点灯,难不成是在做什么法事?”
司漾漾瞠目:“那天那个黑影子是沈大侠?”
她目光转向燕留云寻求肯定。
燕留云道:“他在大理寺里,向来没规矩惯了。”
那这就是默认了。
罢了,既然被撞见了,她也不是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澄清道:“若真要说这事,你还得感谢我才对。”
“我听双鲤说,大人当日可是好生可怜。喝个茶水,竟然平白碎了茶杯。郎中上药,竟然还被月章一推,磕伤了眼睛。”
“我为你点灯,是为了给你驱散些晦气,是好事,怎的还不领情呢!”
“不信你仔细想想,自那天晚上之后,大人是不是顺利多了,我可为你免了不知多少血光之灾。”
沈微狡辩:“是这样吗?我记得那天抓偷卷宗的小贼时候,留云还是受伤了呢?”
司漾漾被这一说有点心虚:“那我怎么知道。我明明都给他化了晦气,他还是见了血。多半是自己走神了。”
她把责任推到了燕留云自己身上。
燕留云也试着去想,他当时走神了?他当时是为什么走神了来着?
因为闪电余光,伊人倩影……还是莫要想了。
可司漾漾当时一心想着澄清罪名,自由离开,为什么还会帮他去点灯清什么晦气?
值得深思。
那边俩人还在斗嘴:
“肯定是他自己的原因,我真的帮他化解了!”
“明明是你自己功夫不到家,留云受伤了就是证明!”
还是赶紧把话题拉回来正好。
“那个谶语,半句方位,半句人事。这有什么说法?”
看着吵不过沈微,司漾漾自己先跑为上,顺着燕留云的台阶道:“指引。”
有点像一种指引。
“指引,这或许是,归山散人传出去的神谕。”燕留云忽然想起来,那关在水牢里的疯子曾经说过,他帮隔壁的刘仪出逃,只是为了将神谕传递出去。
方位若在西京,人指的又是谁?
西京又出了什么事?
神谕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那歌姬浣心的主人又为何好心帮他递这个话?
或者,他真的是好心吗?
燕留云皱起眉头,手中的两枚棋子被攥的咯吱响。
或许目前的事情也可以分为两种。
一边是浣心的主人,是知道谶语,但还不清楚内涵,故而想要调查清楚王仪,所以在江湖上发布任务,来大理寺求取卷宗的人。
另一边是真正得到谶语,手底一番动作,还藏在暗处的人。
联系浣心对大火的提醒,可以猜想,或许这些人才是户部尚书沈长辉以及主事赵备之的死因。
因为他们碍事了。
他们碍了西京的事。
风券爬墙头的时候,曾听见赵备之那位当家夫人说过,赵备之是刚从西京办差回来,和他家里的二夫人小别胜新欢,这才身死。
所以,赵备之去西京是办了什么差,竟直接送走了自己,和自己上司的性命。
这一点,他急需调查清楚。
可就在燕留云刚刚厘清思路,还未来得及站起身的时候,门外传来风券的声音。
“大人,那个老道士自尽了。”
“自尽?关起来之前你没搜身?”
“搜身了。只是仵作说,这毒是早就服下去的,只不过等到将事情说清楚之后才毒发身亡。”
早先服毒,这才身亡?
这怎么有点像浣心的死法。
或许他应该现在回去查一查二者死亡用的毒药是否是一类。
若真是一类,那刚才的猜想怕是并不成立。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30/130540/566934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30/130540/5669348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