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江城识我记 > 书乐之於世理

书乐之於世理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乐者,感人之肺腑,蕴情之所深也。昔余识乐,以俗乐为之,故辩人之声色,而不知词之韵味也。夫乐者,雅乐之为高也。即今琴箫及钢琴一类之乐曲也。此非人声之相和,而意境洞开,静听而知意也。夫子之学琴於师襄子,先习其技而知其音,後乃得其意境也。是夫雅乐之所难求,而心声不得不发之耳!心不平则不能听乐,勉力强之,无能以知其意境也。故听乐处其地之能静,而人渐亦静之,乐者奏之,乃有听者会之,会之能得,知乐人之心声而发之于情外,盖乐之於人生,大哉雅矣。

    古人居室,屋外有竹,内室有乐,此亦识乐之静也。静方知声而情韵生,意可知乎远,又然咫之内,古今之雅士者,莫不以为此。今人虽可知其乐理,但不知其乐境是也。斯乐之所称许者,余实不知何人也。今俗乐而深人心者,无非音色感人,其少有能至乐外之境,即今有名之歌手者,不过沾染听众之无文化,遂暴得大名,此无甚可称许者,也亦不过钱财而已。

    余昔好周杰伦、邓丽君、罗大佑等人之曲,乃後发见其俗也。从今之始,不再听歌手之曲,专听其雅乐之是作也。周杰伦之是作,未得染歌词之蕴深处,即人生之底色也。此亦通俗小说之所作也。文可以乐,乐自是可通文也。唐诗宋词之为作,其乐也。其文也。听苏东坡之《明月几时有》,深感歌词之美,诚不知宋时如何而唱?不免有所憾矣。虽当时之乐韵所不传,而词之精妙,亦可窥见当时之盛也。姜白石之留乐谱,不甚明了,况今人之文化者,恕我直言,斯亦民国之学者,胜今之十倍矣。此仅文史哲之领域也。

    当今文化氛围之烂俗,其根底乃文士之无文化也。文化之不兴,故影视、音乐等一类文字所可而相着者,使人目不暇接,但若细尔考究,无复可於识也。梁启超有言:“研究於典籍者,从古少之。”其乐者,何不此乎?我实不愿承认天下之大多数人,惟有纳税养士而已,但近来染世渐深,越有其感矣。近几年之识乐,越发能见文化之衰也。或余未能进高校,与学士者之所相论,故见世之一面乃得然於此,抑或知文者自是为之,弗天下之所能见也。正乃精英之精英者,俗人安能见哉!梁启超之论,或乃其世情也。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3/13545/688434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3/13545/688434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