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釜底抽薪

推荐阅读:家族修仙,我真是剑仙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

    雁门关历史悠久,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从春秋战国至今,它曾见证无数英雄豪杰的起与落。
    昔日赵武灵王改造过这座雄关,战国名将李牧曾在此抵御匈奴,秦国的蒙恬也曾从这里出发,北却匈奴。
    再到如今的大汉……
    即使是在不可预知的未来,它的位置也依旧重要。
    深夜,一辆孤零零的马车迎着风雪,缓缓驶向这座雄关。
    “使君,此地毕竟偏属边塞,咱们孤身来此也未免太冒险了。”
    “吾信得过大汉铁骑。”
    ……
    张辽生长于雁门,自幼便见惯了胡人寇边的惨状。
    也正因为生活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他练就了一身本领,并因为抗击胡人有功,仅仅少年之龄便成了雁门校尉之一。
    这一天,他正在挑灯夜读,研习兵书。
    他一直很确定一件事,空有武勇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唯有结合武艺与智谋,方能成为一员合格的将军。
    至于他的兵书从何而来,那就要追溯到祖上的种种往事了,说来话长,不提也罢。
    总而言之,他本不姓张,只是祖上因为某种原因,为了避祸而改名换姓,躲在这边塞之地。
    扣扣……
    就在这时,自家小院子的大门被人敲响。
    张辽目光微闪,缓缓放下手中竹简。
    “何人?”
    他平日很少与人来往,只是一心恪守职责,照理来说是不会有人踏足自家院子的。
    莫非胡人寇边?
    “在下是途径此地的旅人,因为行程错过了投宿的时辰,足下可否施舍杯热茶?”院外传来一道儒雅的声音。
    张辽心中冷笑,哪个旅人会跑到这边塞苦寒之地?
    该不是外面的马贼潜了进来!
    他动作轻缓的拿起放在床头的佩剑,渡步向大门走去。
    一门之隔。
    张辽并未直接开门,而是隔着门问道:“阁下从何处而来?”
    院外人沉默片刻。
    “阁下可是张文远将军?”
    这个问题已经表明一切,对方果然是冲着自己来的。
    “正是张辽。”
    “在下荀彧,从洛阳而来,接替雁门郡守之职。”
    张辽此时已判断出,院外仅有一匹马,于是心中戒备放松了许多,缓缓拉开门栓。
    吱嘎。
    映入眼帘的是一辆马车,马车旁站着三个人。
    张辽下意识看向其中最显眼的儒雅男子,有的人天生就有种独特的气质,而荀彧的外表,正是具备这时代读书人的特征。
    只是让张辽不解的是,既是新任郡守,为何不直接前往郡守府,而是跑到他这里来?
    荀彧也在打量着面前的张辽,好似想要看出这人有什么独特之处,能得到主公“其有大将之风”的高度评价。
    这时身后猎户打扮的中年男子说道:“路我带到了,告辞。”
    荀彧微微颔首,笑道:“谢过壮士。”
    那猎户又对着张辽点头示意,随即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张辽见此情形,本能地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这时荀彧从怀中掏出一卷锦书递给张辽,那是刘备亲笔写的委任状。
    张辽伸手接过,借着淡淡烛光看清了上面的文字,当即俯身半跪。
    “末将张辽,拜见荀郡守,”
    荀彧拢了拢身上的虎皮大氅,这是郭嘉临别前送给他的礼物,随即笑道:“将军不打算请我进去坐坐么?”
    张辽当即让开道路,抬手示意道:“使君,请。”
    ——
    张辽不清楚这位荀郡守的来意,却依稀能猜出,那位新来的州牧大人多半是要有大动作,否则又何需派心腹秘密前来?
    而他,则是已身在局中。
    一碗热茶下肚,身上的寒意被驱散了些许。
    两人相对而座,荀彧笑道:“将军不妨猜猜我的来意。”
    张辽沉默片刻,摇头道:“末将不知。”
    沉稳,谨慎,老道……这是荀彧对张辽的第一印象。
    至于其才能究竟如何,现在还无法判断。不过就目前印象来看,至少是一员良将,这份稳重很多人就做不到。
    荀彧继续道:“如果刘州牧与丁太守产生分歧,将军心中会向着谁?或者说,你会怎么做?”
    听到这话,张辽的脸色瞬间变了,同时心中很多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这是新任州牧刘备与太原太守丁原的明争暗斗,至于自己为何会被卷进这漩涡,他大概也能猜出来。
    镇守雁门郡的五千狼骑,是由丁原的同族兄弟【丁通】执掌,并州军中的精锐。
    很显然,这位新任郡守的到来,乃是为了夺去兵权,而自己则是被选中的策应之人。
    这是釜底抽薪之计。
    如今对方这么直白告诉他来意,便是让他做一個选择。
    张辽沉声道:“唯有此法了么?”
    他打心底不愿看到这种同室操戈的景象,最后折损的都是大汉将士罢了。
    荀彧淡然道:“将军觉得可能么?”
    丁原的影响力太大了,整个并州军中最善战一万精锐都在他手上,除非刘备甘心像张懿那样做一个被架空的州牧,否则他与丁原就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冲突。
    荀彧又道:“其实这只是未雨绸缪罢了,如果丁将军愿意交出兵权,任何事都不会发生。”
    但前提是,丁通愿意交出兵权。
    但是他们不能赌,政治的博弈也容不得侥幸之心,并州之主只能是一个人。
    只有丁原能交出部分兵权,那他就还是太原太守。
    张辽想了很久,直到杯中茶水已经凉了,他才做出抉择。
    “末将手中只有千骑。”
    荀彧既然秘密来了雁门,想必那位刘州牧的手段不止于此。
    何况……州牧本就是并州的最高统帅。
    荀彧笑道:“千骑足矣。”
    他有大义之名,又占得先机,只要出其不意,不给丁通反应的时间,雁门可定。
    ——
    晋阳。
    众人都退下了,仅剩郭嘉与刘备。
    “也不知文若现在如何了。”刘备站在窗口,目光遥望着雁门方向。
    郭嘉正跪坐在桌前,认真摆弄着手中茶具,煮茶也是一种技术活,需要认真对待。
    听到刘备惆怅的声音,他笑道:“我相信文若的手段,至于那位张文远,如果他是个聪明人,就应该明白谁才是并州之主。”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top:8081/xs/10/10460/59837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top:8081/10/10460/598377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