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历史小说 > 汉末第一兵法家 > 第39章 卜字飞戟

第39章 卜字飞戟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帐中长短军器几十,都是真正的杀人利器,李孟羲走去,好奇的打量一遍。
    “这个,是枪。”李孟羲指着一个首部是梭形刃头的长兵说着。
    “这个,也是枪。”李孟羲又指着第二个刃头像一把小剑的长兵说着。
    “这个,同样是枪。”第三个长兵,刃部占了长度四分之一长,刃首比环首刀还要宽,就像是一把长剑和长柄的结合体一样,李孟羲说,这还是枪。
    关羽在一旁,摸着胡须笑了。
    第四柄,长兵刃首有尺长的锥子四棱形的刃,刃首尾部,有窄细的长横格。
    理所应当的,李孟羲还说是枪。
    长兵第五个,是长柄斧头。
    李孟羲说是斧头。
    长兵第六,是一根朱红色的木棍,棍头包覆黄铜。
    李孟羲挠了挠头,觉得像金箍棒?
    于是便说,是棍棒。
    关羽微微摇头,笑的更灿烂了。
    长兵第七,李孟羲认出了,跟春秋战国之时戈一样的兵器,是戈。
    第八个,依然是戈,只是,戈杆上,戈刃一排三个。
    在李孟羲看来,这依然是戈。
    至第九,依然是戈,不过,这把戈,戈首比前几把戈首大的多。
    一般的戈,都是戈刃绑在木杆上的,有尖刺,有横刃。
    但是,这个戈,看起来像登山斧,戈首是平的,而且戈首是嵌套式的安装在木柄之上。
    就连木柄,也比别的戈粗一些。
    在李孟羲想来,这一把应该是专用来钩刺劈砍的戈。
    长兵第十,一把青龙戟。
    而后短兵。
    李孟羲本以为,古代短兵,刀剑而已,顶多,加破甲用的单手锤什么的。
    然而,李孟羲看到了一把极短的戟,手戟并不是月牙刃,而是横刃,像戈又像戟。
    李孟羲奇怪,这难道也是汉代制式兵器吗。
    再后看,有长短环刀,精良一些的有,汉四面剑,六面剑八面剑等七八把剑器。
    李孟羲依照自己猜想,把诸般兵器,一一说出。
    “关将军,我说的可对?”李孟羲抬头问。
    “哈哈。”关羽朗笑,分外开心。
    “来,羲儿,我带你认认,你错了许多。”
    长兵第一把,梭形刃首,李孟羲说是枪,无错。
    第二个刃头像一把小剑的长兵,“此为铍,此兵刃长且阔,形类小剑,比长枪,多了劈砍之用。”
    关羽俯身捡起地上长铍,指着长铍的刃首指给李孟羲看,关羽教的分外认真,李孟羲仔细听着。
    第三个刃部占了长度四分之一长,刃首比环首刀还要宽,就像是一把细剑和长柄的结合体一样的长兵。
    “此为步槊,刃长两尺有半,劈刺皆可,若造此槊,耗费贵矣。且槊首沉重,槊身粗壮,非精锐不能用之。”
    李孟羲恍然,原来,槊还有步兵用的啊。
    这玩意儿,刃长的跟剑一样,刺击和劈砍都很猛,岂不就等同唐陌刀,步槊结阵,连劈带刺,岂不人马俱碎。
    第四柄,刃首有尺长的锥子四棱形的刃,刃首尾部,有窄细的长横格,关羽丢下步槊,捡起第四把兵刃,“此为铁铩,比枪多了横格,以此横格,可架击敌军兵刃。”
    第五个,长柄斧,李孟羲倒是没说错。
    关羽说是铁钺。
    钺就是斧头。
    长兵第六,此朱红色的木棍,棍头包覆黄铜,“此为铜殳,为钝兵,用法以砸劈为主。”
    李孟羲尴尬,原来,这玩意儿,竟然叫殳,李孟羲大致明白过来,殳这种兵器,用法和长柄锤类似,但是,处于锤棍之间,不像锤那么重心靠前,也不像棍那么伤害乏力。比锤好控制,比棍伤害高。
    都说,锤棍之将,不可力敌。
    因为要使用锤棍两器,本身就需要力量,所以锤棍之将,必然是力大之辈,敌人明知道力气大,就不要傻乎乎的去跟人家比拼力气了。所以说,锤棍之将,不可力敌。
    殳这种兵器,可以归属入锤棍一类的钝器。
    李孟羲突然想到,既然都是棍棒类兵器,宋开国之主赵匡胤,一条盘龙棍,打下四百军州。
    盘龙棍也有不错的实战作用的,尤擅破甲。
    只是因为现在,还不怎么了解真实战争,李孟羲便把想法压到心底,决定待时机成熟,试试盘龙棍好不好用。
    长兵第八,是戈。李孟羲没认错。
    长兵第九,为三个戈刃连一排的长戈,“此为三援戈,并排三副戈刃,以此戈钩挂敌军,强于单戈。此步战之兵。”
    原来,三个戈刃,叫三援戈,李孟羲又学到了。
    在现在李孟羲不怎么了解古代战争的情况下,以李孟羲有限的见识,他认为,三援戈这种兵器,戈首比普通戈重的多,而且,看起来柄也长的多,使用起来并不灵活,应该是,阵战之时,挥着朝敌阵钩挂之用的。
    一个戈刃,钩挂不住,三个刃,一送一拉,直接把敌军挂死。
    戈兵最后一把,李孟羲看起来像长柄登山斧那把,“此为雄戟,份量沉重,利于劈砍,于猛士用来,一戟可凿破敌盾。”
    而后,长兵的青龙戟什么的,李孟羲倒是没说错。
    短兵之中,唯一让李孟羲陌生的那把,形如一个十字,但是少了一边的戈,“此为手戟,又称卜字飞戟。可手持,亦飞掷出伤人。”关羽说到
    李孟羲一听,眼睛亮了,我天,这玩意儿,飞镖的吗。
    想到三国之中,典韦那个猛人,就擅使双铁戟,更有小戟十数把以伤人,难道,典韦的飞戟,就是这卜字飞戟不成?
    名为卜字飞戟,李孟羲一联想,可不吗,这戟的外形,就是一个卜字,把卜字那一撇掰直就是了。
    原来,卜字飞戟这玩意儿,能手格投掷两用,神奇了。
    若非场合不对,李孟羲都忍不住拿飞戟飞两圈去了。
    诸般兵器,关羽一一教给李孟羲,末了,关羽笑问,“羲儿,这众多兵器,你愿学哪个?”
    李孟羲愣了下,然后反应过来,关羽是想教自己武艺来的。
    李孟羲大喜,地上这一堆兵器,论颜值,李孟羲觉得单刃青龙戟最帅,而且,代表三国武力值巅峰的兵器,也是戟。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10/10448/59767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0/10448/597675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