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收魂米

推荐阅读:道爷下山野路子出马仙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云鬓娇!睁眼重回嫁给国舅第三年全民转职:他们叫我智械天灾火红年代,我带空间去下乡崩坏:伪物的残存御兽:我把残翼天使养成终焉之神四合院:悠哉年代无敌监正,开局镇守人间百年

    到了郑屠家,郑屠叫了妻子帮秦川暂时照顾婴宁。郑氏是个胖乎乎的妇人,十分和善。见了婴宁可爱,更是欢喜。
    婴宁也不怕生,就任由郑氏抱着。
    郑屠很快剥掉狼皮,仔细吩咐了徒弟如何处理狼皮后,剩下的狼肉部分也交给两个徒弟处理,还有村民帮忙打下手。
    处理狼尸,都是在热闹闹的空地上,众目睽睽之下,自然不用担心出问题。
    即使有点缺斤少两,秦川也不会斤斤计较。
    随后,郑屠引着秦川去了新起的灶王庙。
    这座神庙规模跟龙王庙差不多大,成本不高,没有请匠人打造神灵塑像。地面都是青砖铺就的,还是崭新的样子。
    至于灶王庙的标配,火盆、神台等,算是齐全。
    出来迎接的是一个矮胖的老者,乃是郑村请来的掌灶人,旁边有一个干瘦老者,乃是这一片乡里的里长。
    秦川自然是认得的。
    路上,郑屠说了,掌灶人乃是灶王神教里的门人。乡里起灶王庙,要请灶王神教的门人来当掌灶人,乃是民间的规矩。
    虽然大梁朝道门佛门声势很大,可是民间里,灶王神教的门人信众,不见得比这两大主流教派少多少。而且官府对祭祀灶神的事,也一向很重视。
    只是灶王神教主要还是扎根底层,在中上层影响力不大。
    若是道门佛门的子弟,稍有身份就是各地乡绅官员的座上客。
    而灶王神教的门人,多是和村民打交道,地位较高的,往往也是里长这一级的。
    “里长,掌灶老爷,这就是隔壁秦家村的川哥儿,别瞧他是文弱书生,今天和老郑我合力打了一头狼呢。而且川哥儿马上就要考上秀才了,真可谓那个……”
    “文武双全。”里长笑道。
    “里长过誉了。”
    掌灶人此时看着秦川却有点失神。
    秦川轻轻道:“晚生秦川,见过掌灶老爷。咱们认识吗?”
    掌灶人方才回过神,“没……没,见过秦公子。我只是一时眼花了。”
    他心里喃喃道:“应该是眼花了,这秦公子看起来气血比寻常少年人也有所不足,怎么可能生出一身仙骨。”
    灶王神教有一套识人观骨的法门,专门寻找天资不凡的少年人或者小孩儿。如此,才能承继灶王神教的衣钵。
    其中所谓的天资,指的就是道门所谓的仙根道骨。
    此类人一般身强体健,聪明好学,不易夭折。
    如果按照灶王神教的识人之法,秦川确实长了一身极品的仙骨,可是气色却完全对应不上。
    掌灶人心惊之余,也只能用自己学艺不精来解释。
    秦川气色不好,却没有病色,明显是先天气血不足。另外,少年人本就该血气方刚,纵使好色,夜夜缠绵,都不至于亏空气血。
    说明他确实看花了眼。
    不过他对狐女和婴宁的事不知,否则肯定会以为是秦川被狐女掏空了身子。
    而且秦川马上就要考中秀才,很快就不再是泥腿子,灶王神教可吸引不了真正的读书人来。
    秦川心里有一点疑惑,猜想难道这掌灶人真有些门道,看出他身上有些神异?
    此世既然是聊斋之类的神鬼世界,真看出什么来,倒也不足为奇。
    只是对方不知能看出多少。
    秦川对与这类人打交道,还是保持一定的谨慎态度。
    他不知自己身负的长生道种,在神鬼异类或者修行者等眼里,会是什么态度。
    瞧来这个世界人对读书人的敬重,有功名在身,绝对能替他省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秦川也不打算节外生枝,等院试结束,考中秀才,再成为府学的廪生。
    如此一来,行事肯定会方便许多。
    秦川便没多问,开门见山道:“夜路不好走,我想快点弄完这里的事,好早点回去,免得弄到天色晚了。”
    郑屠今天打了一头狼,虽然高兴,回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谁知路上,还会不会再冒出一头狼。
    他看着秦川,拍胸道:“川哥儿,你也不必着急,若是晚了,就在这里凑合一夜,我明天和两徒弟一起送你回去。”
    郑屠算是个仗义之辈,真心想结交秦川这个朋友。
    秦川笑道:“若真如此,那就烦劳郑大哥了。现在咱们先办正事。”
    “对对对。”里长道。
    “掌灶老爷,请你跟我说说,这灶王爷的神像,有哪些需要我注意的。”
    “秦公子,可别叫我什么掌灶老爷,小老儿姓罗,名午,你称呼我姓名即可。”
    秦川也不纠结这事,仔细问了哪些注意事项。
    笔墨砚台早已准备好,神像的纸张就铺在神台上,等秦川落笔。
    秦川仔细回忆见过的灶王神像,以及罗午说的注意事项,一盏茶后,开始落笔。
    秦川如上次给龙王庙庙祝秦方作画一样,不疾不徐。
    大约花费了一个时辰,方才收笔、
    罗午等人才凑上前来看,一个栩栩如生的灶王神像,顿时出现在众人眼中。
    罗午不禁赞道:“秦公子画得真好。”
    他也是个粗人,说不出太好的词,只能说画得真好,比一些灶王大庙的神灵塑像看着还要引人瞩目。
    只是画像比起神灵塑像,肯定要少一些细节表现。
    虽则如此,也比他见过的灶王小庙里的画像要好上许多。
    里长和郑屠自然也看得出这画不错。
    里长甚至想着,年底时,要不花点钱请秦川给家里弄一幅年画。
    不过等到年底时,他才后悔不迭,那时的秦川,可不是他能请动作画的了。
    秦川照例问道:“您们先好生看看,若有什么不正之处,我可以修正。”
    罗午摆摆手,“已经很好了。秦公子,这里是八百文,请收好。”
    秦川于是点好铜钱,向里长和罗午告辞。
    灶王神像虽然弄好,可是起庙对郑村是一件大事,还有许多要准备的地方。
    里长和罗午接下来还要忙许多事。
    至于起庙的日子,也不在今天。
    秦川和郑屠走出去。
    还没走远,庙里罗午急急忙忙走出来,道:“秦公子,请留步,小老儿再送你一点东西,将来若还有请你帮忙的时候,秦公子可要给小老儿一点面子啊。”
    原来罗午见秦川走了,心里总觉得好似错过了什么,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跟秦川结个善缘。
    罗午忙不迭地塞了一个小布袋在秦川手里,又道:“请不要推辞,这里面有几粒收魂米,若是遇见不干净的东西,解开布袋,把米丢出去便是。”
    “那就多谢了。”秦川心中一动,没有拒绝。

本文网址:http://www.lazytxt.shop:8081/xs/0/443/2487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0/443/24873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