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姐想家族兴旺》 第1章 逼婚戏码 俗话说:好女人旺三代,坏女人毁三代。 若是摊上一个毁三代的奶奶,该如何是好? 杨晚伊躺在椅子上,脑子里还有些懵,莫名其妙穿过来,心理还没有调整过来。 “晚伊,你要是不同意,奶奶就撞死在这儿!!!”眼前以死相逼,让她招个上门女婿的老太太,就是原身的奶奶。 杨晚伊“”撞!撞死,她就不必犯愁。 “晚伊,奶奶知道,你不愿意招上门女婿;奶奶也知道让你招上门女婿,是委屈了你,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见以死相逼,孙女无动于衷,老太太又上演苦情戏。 “你父亲突然去世,留下你们六个孩子,奶奶今年已经77了,也不知道能够活几年” 杨晚伊“”好人命不长,坏人祸害千年,以原身前世记忆来看,这老太太还能撑上十年,将杨家大大小小一家子都祸害完了,才会闭眼。 “晚伊,咱们老的老,幼的幼,家中连个顶事的男人都没有。您是家中长姐,要有长姐的担当。就听奶奶一句劝,招个上门女婿,把咱们杨家三房的门楣给顶起来。把你两个年幼的弟弟抚养长大,这样才对得起你泉下的爸妈。奶奶死了,也有脸去见咱们杨家的列祖列宗。呜呜呜” 杨晚伊“”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她何德何能?接此大任? 杨晚伊回顾自己一生,除偶尔上班摸鱼外,也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为何会摊上魂穿的事? 辛辛苦苦奋斗十年,终于脱贫,刚过上的安生的日子。 却一朝魂穿到1995年,是个一贫如洗穷得叮当响的农家长姐;父母双亡,留下她们姐弟六人,二妹15岁,三妹13岁,四妹11岁,五弟9岁,六弟5岁,还有一个年迈77岁且重男轻女的奶奶。 家中贫穷、母亲体弱,奶奶腿脚不好,原身三岁喂鸡、四岁照看幼妹,六岁起就帮着家中开始做家务,小学只读到三年级,就辍学在家,操持家中的农活及家务。 15岁那年,母亲病亡。17岁那年,父亲农忙从拖拉机上摔下来,伤了脑袋,在医院抢救无效身亡,留下两万元的外债和三间土胚房。 原身父母种地一年也攒不下两千元,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的两万外债,对于这个家的压力,不亚于后世的五十万元网贷。 坑、到处都是坑…… 17岁的年龄,还是个宝宝,就要承担这么重的负担,她真的想要死一死。 可又怕真死了。 其实原身杨晚伊,也是个重生的人。 前世,原身被这个老太太洗脑,洗的相当彻底,为成全老太太的心愿,也为承担起杨家三房的责任,在17岁花一样的年龄招了一个30岁的老光棍做上门女婿。 在这个九十年代,人人早婚的时代,到三十岁还娶不上媳妇的男人,不是太穷就是太懒,而杨晚伊招的上门女婿是两样都占了。 三十岁的男人,好不容易娶上媳妇,就想早早生下自己的孩子,而杨家三房本来就穷,还有五个年幼的弟弟妹妹要抚养,那敢生孩子。 于是,那个上门女婿就越来越为自己不值,心中怨气也越来越多,一到农忙就不见人影,家里的事务更不会搭把手,平日里就喜欢在村里的牌桌上打发日子。 这样的上门女婿,也不过是杨家三房表面上有个撑场面的男人,实际上,不但什么忙也帮不上,还增加了原身的负担。 杨家没有顶事的男人,也完全压不住这样的上门女婿,只能含泪妥协,遵循着老太太重男轻女的思想,把自己和下面的三个妹妹,培养成合格的扶弟魔,造就四姐妹凄苦的一生,而辛辛苦苦扶养大的两个弟弟,完全养成了巨婴,日子也是过得一塌糊涂。 杨晚伊招回来的上门女婿一心想要生养自己的孩子,总是耍一些手段,让她怀孕,杨晚伊为扶养弟弟妹妹,又在老太太的逼迫下,不敢生养自己的孩子,一次又一次选择流产。 如此循环下,杨晚伊彻底伤了身子,45岁的年龄,就将身子骨熬得如同年迈七旬的老人一样,临死前无儿无女,也没有一个兄弟姐妹去探望。 在这个重男轻女的老太太心中,孙女幼时是家中使唤的奴婢,长大后是家中敛财的摇钱树,只有孙子才是杨家的心头宝。 老太太在自己儿子死后,用一哭二闹三上吊及孝道,逼迫着四个孙女一次又一次妥协,将杨家的大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经常给四个孙女洗脑,让四个孙女甘愿为杨家兴旺做贡献。 大孙女杨晚伊为了撑起杨家三房,招婿上门;二孙女杨晚尔出嫁时因为高价彩礼,嫁了一个有些痴傻的男人,三孙女杨晚珊嫁给一个打老婆的鳏夫,四孙女杨晚思在18岁的年龄嫁给40岁的老男人。 四姐妹婚后,依然被老太太逼着往家里拿钱,就这样喝着孙女的血,养出两个废物孙子。 大孙子杨晚武高不成低不就,每份工作做不到半个月就被老板赶回来,十八岁的时候靠着杨晚伊给他盖的新房和高价彩礼,娶回来一个又胖又懒的媳妇,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然后日子过得鸡飞狗跳。 小孙子杨晚浏十五岁打架辍学后,就一直流连在村里的牌桌上,成了一个招猫逗狗,偷看人家小媳妇洗澡的流氓,最后靠着杨晚伊给盖的新房和四姐妹拼凑的彩礼钱,在十八岁的时候娶了一个大五岁的寡妇。 大孙子家里每天打闹不停,小孙子家中每天吵不停,老太太没有过上一天她想要的安生日子,临死之际,老太太把责任都推给杨晚伊,说她作为长姐,没有教养好弟弟妹妹,毁了杨家。 老太太临死前的指责,加上杨晚伊死前的冰冷,彻底击垮了她的信念,一生辛辛苦苦,养大三个妹妹,两个弟弟,赡养奶奶;不但没有得到一点儿感恩和认可,更是收获所有人的指责和抱怨。 原身临死之前,充满怨恨和不甘,一朝醒来,又回到被逼迫招上门女婿的时候,索性直接抹脖子,然后再醒来就换成了她,来自后世的杨晚伊。 今日是原身父亲的头七,她既接手原身的人生,无论有多不情愿,都主动承担起原身应尽的义务,妥善安排好原身父亲的后事。 她从早上忙活到现在,连一口水都来不及喝,终于跑完流程,刚坐下来歇了歇,就又被老太太逼婚。 第2章 上门女婿 “晚伊,你难道要奶奶带着你的弟弟妹妹跪下来求你,你才愿意招个上门女婿”老太太见杨晚伊迟迟不肯松口,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杨晚伊的目光,从原身的三个妹妹,两个弟弟身上扫过,不仅想起原身许下的两个心愿,一是将她弟弟妹妹抚养长大,二是让杨家三房家族兴旺起来。 抚养他们长大,只需要多挣些钱就可以。 难就难在让杨家三房家族兴旺,一个家族兴旺,首先是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有能力,有品格,然后家族成员还要和睦,眼前这五人,没有一个有能力的,都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可怜人。 三个妹妹懦弱,两个弟弟品格差,姐弟之间闹得四分五裂,除了相互指责就是相互埋怨。 想要将这些都长歪的树苗摆正,她身上的担子是何其重? “跪下,都跪下,晚伊,你弟弟妹妹都给你跪下了,难道你还要让我这个老婆子也给你跪下,你不怕被人戳脊梁骨?”老太太拿着拐杖将三个妹妹,两个弟弟都逼得跪在了杨晚伊身前。 “大姐,呜呜呜” 杨晚伊的思绪还沉浸在原身前世记忆中。 “好,好,今个我就不信治不了你”老太太见苦情戏不好使,就又换了一种手段“老二,去外边,把你大伯、二伯、还有你三个姑姑都喊进来” 杨晚尔有些犹豫,却被老太太抡起的棍子吓着了,慌慌张张跑出去。 “儿啊,我苦命的儿啊,我狠心的儿啊,你早早去了,留下我们一屋子,老的老,幼的幼,这是要逼死我这个老婆子啊,呜呜呜” 杨晚伊在老太太这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缓过神来。 “三婶,你这是什么了?” “娘,你有什么事,你跟我们说啊” “晚伊,你到底做了啥?把你奶奶气成这样?” “晚伊,百善孝为先,你要顺着你奶奶” 大伯杨鸿喜和二伯杨鸿贵两人上前,想要将坐在地上的老太太搀扶起来,三个姑姑张嘴就开始指责杨晚伊。 “”杨晚伊看见老太太嘴巴勾起的一分得意,想起原身记忆中,就是被老太太这种手段逼得一次又一次妥协,一次又一次打掉自己腹中的孩子,一次又一次把自己赚的钱,交到老太太手中,让老太太当家做主。 “儿啊,你咋不把我这个老婆子也带走,留下一屋子的孩子,让我一人这么为难啊,儿啊,你去的早,你这翅膀硬的死丫头片子不听话啊,不顾为娘的死活,不顾年幼的弟弟妹妹,狼心狗肺啊!” “不过让她招个上门女婿,就像要杀了她一样,故装深沉死活不松口啊” “儿啊,你干脆把我这个老婆子一起带走啊”见杨晚伊没有松开,老太太睁开两个侄子的手,坐在地上继续一边哭一边拍着自己的大腿,满脸的鼻涕泪水,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宛如泼妇。 谁能想到,这老太太年轻时是地主家的大家小姐,读过女校。 杨晚伊轻叹一口气,杨家三房悲催的人生,离不开眼前这个很会作妖的老太太。 “晚伊,你是家中长姐,就听你奶奶安排,招个上门女婿,将年幼弟弟妹妹养大,才对得起你父亲啊” “是啊,晚伊,你奶奶都是为这个家好” “晚伊,你父母不在了,我和你二伯家也不宽裕,三房还是要靠你撑起来的” “晚伊,你大伯说得对,三房现在就你年岁最大,你有责任把弟弟妹妹抚养长大啊” “晚伊,你大姑把上门女婿的人选都给你找好了,咱们得赶在在你父亲百日之内,把婚事举办了,不然就得再等三年”老太太见两个侄儿和三个闺女,都站在自己这一边,赶紧趁热打铁,继续逼迫杨晚伊。 杨晚伊抬眸“哦,不知大姑给我选的上门女婿条件如何?” 杨鸿娟有些心虚“跟大姑一个村里,人挺好,就是家里太穷娶不上媳妇,才答应入赘。” “哦,这么好的人,为何不留给二表姐呢?”杨晚伊挑眉,前世原身就是信了这个大姑的鬼话,才找了那么一个烂人。 杨鸿娟有些心塞“你二表姐又不需要招婿,当然可以找更好的;晚伊,现在杨家三房负担这么重,能够找到这样的上门女婿已经很好。再说年岁大的男人,更懂得疼人” “”也就原身那个傻子,才会信了她的鬼话,什么叫年岁大的男人,更懂得疼人。 有些男人一生都是巨婴。 老太太顺着大女儿的话劝说道“晚伊,你大姑又不会害你,以你这样的条件,能找到这样的上门女婿已经很好了” 杨晚伊沉着冷静的将屋子里,所有人的表情全看在眼中,也明白了各自心中的思量。 大伯和二伯,是原身父亲的堂兄,家中也不宽裕,也不想沾上杨家三房的烂摊子;三个姑姑是出嫁的女儿,更不会帮娘家抚养弟弟留下的孩子。 老太太年迈,舍不得两个年幼的孙子受苦,自己又没有抚养孙子长大的能力;所以想要拿捏住四个孙女,掌握杨家三房的当家权,就可以在这个家作威作福。 这些人,说到底,都是为了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谁也不愿意沾上三房的烂摊子,逼迫她招个上门女婿,也不会是为了更好甩开三房这个包袱。 前世,她读书的时候,追求学业的成功,上班的时候追求事业的成功,完全没有时间谈恋爱,想不到今生一开局,就面临大型逼婚现场,还是让她招个上门女婿,想想有些好笑。 “晚伊,你到底什么意思?给句准话,跟你娘一样,闷嘴葫芦。”就在杨晚伊走神的这一会儿,老太太的怒火又上升几分。 杨晚伊的目光落在老太太身上,原身一家,除了老太太身上的衣服比较合适,他们姐弟六人的衣服,大的大,小的小,烂的烂,竟没有一个得体的。 穷成这样,还把希望寄托在未来招婿上门的女婿身上,何其悲哀。 “抚养弟弟妹妹长大,担起长姐的责任,我没有意见;但是想要让我招个上门女婿,这件事免谈”她不是原身,不会向老太太妥协,更不会像个玩偶一样,被老太太绑架一生。 杨家三房的责任,她会挑起来,但是逼婚,招上门女婿这事,她是不会妥协。 第3章 人果然是利己的 “大姑、二姑、三姑,今日趁你们也在,我们商议一下,你们三个轮流给奶奶养老的事情”杨晚伊刚才不愿意招上门女婿的话,把几人震得目瞪口呆,又抛出一个奶奶养老的事情,让两个伯伯,三个姑姑彻底蒙圈了。 “晚伊,你这是什么意思?正说着你招婿的事情,怎么扯到你奶奶养老上门去了?”杨鸿娟的脸色一下子就难看起来。 二姑杨鸿梅的脸色也变了“晚伊,哪有闺女养老的?” 三姑杨鸿菊的脸也掉下来“晚伊,你奶奶年纪大了,不适合挪来挪去的” 三姐妹,一想起,自己老娘的难缠劲,都恨不得将老太太推的远远的。 人果然是利己的。 杨晚伊冷笑“大姑、二姑、三姑,现在我们姐弟六人,父母双亡,养活自己都难,我不指望,你们帮我一把,但是从法律层面讲,你们三个闺女,比如我这个孙女,更有义务给奶奶养老” “晚伊,大姑的日子也不好过,家里实在是穷的厉害” “晚伊,二姑家中还有年迈的公婆要伺候” “晚伊,三姑家中房子太小,住不下” “晚伊,自古都是儿子给父母养老” “晚伊,让出嫁的闺女给养老,这说不过去” 三个姑姑从穿着打扮来看,日子都比原身好多了,却轮番诉说着自己的不易,都不愿意让老太太去自己家中住,战斗力很强,没有一个良善之辈。 可见这个老太太平日里很遭人嫌,杨晚伊忍不住在心中翻个白眼“儿子给父母养老没错;那三个姑姑的意思,是让奶奶下去找我爸?” 要是老太太不作不闹,她其实不介意多赡养一个老人,可要想要完成原身心愿,改变杨家三房前世的悲催结局,首先就是要把老太太送走,自己当家做主。 “呜呜,你个死丫头片子,咒我死啊,不孝啊,大不孝啊”老太太知道三个闺女都不待见她,也知道去闺女家养老,要看女婿脸色,不如留在这儿作威作福好,就直接把大不孝的帽子扣在杨晚伊身上。 “儿啊,我苦命的儿啊,你为啥要留下我这个孤寡老婆子,都说落叶归根啊,为娘这么大的年纪,遭人嫌啊,我不如死了算了,呜呜呜”老太太哭喊着要去死,却拽着杨鸿喜不撒手。 杨鸿喜的肉被老太太抓的生疼,无奈劝说道“晚伊,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年纪还小,有你奶奶在家坐镇,凡事还可以给你拿拿主意。” “对啊,晚伊,自古以来,都说儿子给老人养老的”杨鸿娟立马接上话题。 “我爸还活着,肯定会给奶奶养老的。现在,让我一个17岁的姑娘,我扶养五个弟弟妹妹,还要承担两万元外债,已经很困难,再加上赡养一个动不动就哭闹的奶奶,我实在无能为力”杨晚伊把话题一转,用了一个谈判桌上常用的手段。 “大伯、二伯,还有三个姑姑,你们都是我爸最亲的亲人,要是你们愿意把我爸欠下的两万元外债分担一下,给奶奶养老这件事咱们可以再商议” “” 房间内一片沉默,谁也不敢接话。 这个时候的两万元,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巨额欠款;两万元,足够在农村建三层楼,还有剩。 杨晚伊将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心中冷笑,这些人道德绑架她的时候,说的很容易,轮到自己身上,牵扯到自己利益时,一个个都哑口无声。 老太太倒是也很配合杨晚伊,用期盼的眼神看着两个侄儿,还有三个女儿,希望她们能够为自己做主。 “晚伊,那个外债的事情,我们实在无能为力,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杨鸿喜心里开始后悔,为何,要来参与三房这趟浑水。 “晚伊,那有出嫁闺女给弟弟还债的道理,我们也很穷”三个姑姑恨不得今日没有回来过。 场面尴尬。 杨晚伊啼笑“奶奶、大伯、二伯、三个姑姑,你们看,凡是牵扯到自己利益时,你们一个个躲得比谁都快。逼迫我招个上门女婿,给父亲还债,赡养奶奶时,你们比谁都积极,难道这家中就我一个人傻吗?” “儿啊,你为何要留下我一个苦命的老婆子,为何死的不是我啊”老太太一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用哭来逼迫大家就范。 杨晚伊才不吃这一套,不管从法律层面来将,还是从她目前的处境来讲,三个姑姑都比她有义务给奶奶养老。 这个时候的消费水平不高,早餐一块钱可以吃饱,算着老太太一个人,一个月150元足够用。 杨晚伊实在不想,继续在这儿耗下去,一个老太太,加上三个姑姑,都是很能嚎的人,吵得她耳根疼。 “大伯、二伯、三个姑姑,我爸欠下的外债我自己还,我五个弟弟妹妹,我也会尽心尽责扶养她们长大;但是奶奶养老的事情,必须有三个姑姑轮流来。奶奶一个月的养老成本就算吃饭150元,吃药50元,每个儿女各自分担50元,我爸那份我愿意出钱,奶奶住到谁家,这钱就给到谁,你们看可公平?” 在农村生活,一日三餐,哪儿用得了150元? 只要将老太太接到家中,每个月就能白得150元,老太太还能帮着干点零碎活。 三个姑姑的心思都活络起来,两个伯伯也松了一口气。 老太太听到,自己每个月的生活标准,按200元计算,知道有了这钱,女婿不敢亏待自己,心中也踏实不少,第一个开口赞同“公平、公平的很。” 老太太也发现,这三天与大孙女的博弈,自己没有占到一点儿上风,对方不是不理她,就是故意避开她,今日更是当着众人的面,仍她上演了十八般手段,也没能拿捏住这个孙女。 死丫头片子,可是冷血的很。 如今能够每月带着200元的生活标准,去闺女家养老,已是最好的结局。 杨鸿娟心中已经想好150元的用途“我是长女,弟弟不在了,我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就让妈跟着我住!你们每个月把钱给我就好了” 杨鸿梅心中一算计,150元省点用,够一家的菜钱了“大姐,让娘在咱们三人家中轮着住!” 只有杨鸿菊想着家中不宽敞,接老太太回去住不下,让她每个月出50元,想想也有些心疼“晚伊,农村养老,用不了这么多” 老太太一听,要减少自己的养老标准,率先怒了“怎么用不了这么多?你个不孝女,为娘每个月都要吃药的” 杨鸿娟和杨鸿梅自然也不愿意,老太太的养老标准减少。 少数服从多数,老太太养老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每月去大闺女和二闺女家轮流住,三闺女和杨晚伊负责每月出50元养老钱。 杨鸿喜和杨鸿贵,自然也是乐于赞成的,毕竟不用他们出钱和出力。 至于让杨晚伊招婿的事情,谁也没有再敢开口,生怕被杨晚伊逼着帮忙还债。 第4章 舍身救人 “天啊,水流的这么急,那个小伙肯定是上不来了” “是啊,才刚下过雨,这渠道下的水可深了” “怎么办啊?” “快想想办法,不能让两条人命,就这样没了” “这能有什么办法?就算我水性再好,也不敢下去啊” “我儿子啊,我儿子才五岁啊,谁来救救他啊,我不会游泳啊”一个妇人站在桥上哀嚎,却又不敢下去。 杨晚伊自行车后面托着从街上买的的东西,回家途中路过白鹤桥时,被围观的人群堵得过不去,只好停了下来,顺着人群看过去。 只见一个穿着迷彩服的年轻男子,怀中抱着一个小男孩,在水中沉沉浮浮许多次,靠着自身的毅力,将孩子顶在头顶,自己一次又一次被沉在水底又起来,举起的孩子却没有喝到一点儿水。 从那个男子身上的衣服来看,应该是一名军人。 原身前世的记忆中,白鹤桥下的渠水中淹死了一大一小两个人,这个事情当时挺轰动的,据说那名舍身救人的军人,还被追封了烈士。 杨晚伊看周围的人满脸的惧怕和惊慌,却又无能为力,便知这河水不是看上去的这样简单,她观察了一下地形,麻利的从自己自行车中,掏出今天新买的一捆麻绳,利索的将一头绑在桥墩上,打成死结。 “老乡,帮我看下自行车,我下去救他们” 杨晚伊跟身边的人交代了一声,就顺着绳子跳进河水中,没有想到她买来晒干菜的麻绳,却先成了救人的工具。 “姑娘,危险,这渠水很深的” “啊,这姑娘好聪明啊,用麻绳做牵引” “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 杨晚伊跳下去的方向,离那名年轻的男子本不远,但那个男子不断被流水冲击的移了一点点位置,杨晚伊靠着手中的绳子,和流水的冲击力,游了两三米才拉住那名男子。 易兴修一米八五的身高,骑车路过这座白鹤桥的时候,听见一名妇女在哭喊,丢下自己的自行车,没有犹豫就跳下水救人。 本来他以为凭着自己良好的水性,定能将落水的孩子救起来,不曾想刚跳下水,就被尖锐的物品割伤腿,他忍着腿疼,救起孩子拼命向岸边游去,眼看还有两三米就能到岸边,腿却突然使不上力,他只能靠着一只脚,拼死挣扎着将孩子顶在头顶。 两米多深的渠水一次又一次将他淹没,肚子里灌满了河水,撑得他难受,岸上的人却没人敢下河伸出援手。 他强撑着自己的意识,不敢闭眼,手中的孩子才不过五岁,不忍心让这孩子陪他一同命丧黄泉。 就在他十分绝望之际,看到向他游来的女子,他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想要将孩子递给杨晚伊。 杨晚伊一手拉着绳子,趁机揽住易兴修的腰身,借着水中的浮力和绳子的牵引,将这一大一小拖回到岸边,桥上看热闹的人,一个个也激动不已,纷纷伸出手来。 有人接过孩子,递给那名哭喊的妇人,有人帮忙把易兴修从渠水中拉了上来,放在岸边的地上。 杨晚伊则顺着绳子的牵引上了岸,被河水打湿的衣衫,紧紧裹在她的身上,夏天本就穿的淡薄,尤为显身形,看得几个年轻的小伙子红了脸。 一心救人的杨晚伊恍然不觉,蹲下身子,帮易兴修按压腹内的积水。 “噗噗噗” 易兴修连着吐了好几口河水,才缓过神来,入目便是杨晚伊较好的面容,曼妙的身形,他慢慢的涨红了脸,不知是羞涩还是激动。 “谢谢、谢谢你救了我”他挣扎着坐了起来,脱下身上宽大的迷彩服,披在杨晚伊的身上,自己身上只剩下一件吸汗的背心。 杨晚伊这时才注意到自己现在的样子,在这个相对比较保守的九十时代,有些不被大家接受;幸好她今天穿的是黑布衫和长裤,才不至于完全走光。 杨晚伊没有推辞,将易兴修的迷彩服披在身上,扶着易兴修的手臂问道“能不能站起来?你腿上的伤,还在流血,要尽快去包扎” 腿上的伤口已经被泡的有些发白,若是再不及时处理,恐怕有感染的风险,易兴修在杨晚伊的搀扶下,走到桥头,靠着桥头站稳了身子“请问姑娘怎么称呼?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今日之事,不论是谁遇到,都不会推辞;况且这个男人刚才的举动,实在太感人,自己落入那样危险的处境,都还顾着怀中的孩子。 杨晚伊起身走到自己的自行车前,从里面找出一件的薄外套套在身上,将迷彩服递给易兴修“赶快去包扎,我家里还有事,要先走了” 杨晚伊三下五去二的将自己的麻绳结下来,盘成一段,心中默念:麻绳、麻绳,今日之后,你也算是一条有功德的麻绳。 杨晚伊从绑绳、下水、救人、解绳、离开,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异常冷静和淡定。 望着杨晚伊骑车离去的背影,易兴修有些犯愁,想不到有一日,他竟会被一个年轻的小姑娘给救了,小姑娘还异常冷静,深藏功与名“请问,你们谁认识那名姑娘?” “好像是安杨村杨家三房的姑娘” “对的,就是安杨村的姑娘,前几天她父亲去世的时候,我见过她;不过这个小姑娘命苦啊,才17岁,父母双亡,奶奶年迈,下面还有五个弟弟妹妹要养” “哦,安杨村杨家三房,她大姑杨鸿娟跟我一个村里,咦,原来她就是杨鸿娟的大侄女啊!据说这个姑娘是个心狠的,父亲头七刚过,就把奶奶赶出家门,送到大姑家了。” “是杨鸿娟的大侄女啊,听说这个姑娘正在招上门女婿,杨鸿娟看中了村里赵洪,咦,可惜了这个小姑娘” “这个小姑娘看着蛮聪明的,人也不错,就是家中的负担太重,找赵洪那样的懒汉,有些亏了啊” “小姑娘不容易,父母双亡后,要一个人顶起门楣” “听说杨家三房还欠了不少钱” 杨晚伊有勇有谋,救下两人的举动,让围观的群众十分动容,对她的事情也就越发好奇起来。 易兴修从众人的议论中,拼凑出救命恩人的情况,安杨村杨家三房长女,今年17岁,父母双亡,正在招上门女婿。 第5章 立个家规 杨晚伊回到家中,已是中午,午饭是杨晚尔做的,一碗白面条撒点盐,这样的伙食,在杨家三房是常态,要说农村野生的蔬菜也有很多,可是杨家三房穷的买不起油,自然舍不得炒菜。 杨晚伊端起饭碗,很饿,却没有什么食欲。 “大姐,是不是我做的面条不好吃?”杨晚尔小心翼翼扒拉着碗里的面条,心中十分疑惑,这几天的大姐,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前天连柴火都点不着,昨天将奶奶送走,今天一大早就上街,买回来一堆奇奇怪怪的东西。 过去大姐最爱吃的面条,端着饭碗,半晌没有动一筷子。 “大姐,给,这是你最爱吃的蒜瓣,就着蒜吃!”杨晚珊递了一个大蒜头。 杨晚伊“”谁爱吃这臭烘烘的玩意啊? “大姐,油罐里还有一点点猪油,要不,大姐你挖一勺”杨晚思把家中仅剩一个罐底的猪油端了过来。 杨晚武伸着筷子,就要去剜猪油。 杨晚思赶快将猪油挪开“这是给大姐的” 杨晚武“不值钱的丫头片子,吃什么猪油,奶奶说了,我是家中未来的顶梁柱,有好吃好喝,得先紧着我吃” 杨晚伊心塞,一个才九岁的孩子,能够说出这样自私自利的话,想必都是教养不当的结果。 每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张白纸,关键是看教养人给他涂上什么颜色。 年纪最小的杨晚浏,偷偷看着猪油罐子,眼馋的舔舔嘴,却不敢伸筷子。 杨晚思抱着猪油罐子,胳膊被杨晚武打了三下,疼的吸气,依然不松手。 一旁的杨晚尔、杨晚珊,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想给杨晚武吃,又心疼猪油。 一罐猪油而已,就映射出这个家,每个人的性格和教养问题。 杨晚伊轻叹一口气,拉住杨晚武的手“以后不准对姐姐动手,否则,我决不轻饶你” 杨晚武本能想要反抗,但对着杨晚伊犀利的眼神,让他想起了昨天晚上挨的一棍子,还有下午被送走的奶奶,瞬间怂了“大姐,我以后不敢了” “都坐下来好好吃饭”杨晚伊松开了杨晚武的手,从杨晚思手中接过猪油罐子,将罐底薄薄一层的猪油,均匀分成六份,每个人的碗里一个筷子底“吃!” 三个妹妹不敢动筷,两个弟弟却吃得很香 “从今天开始,家中我当家,以后我说了算,让你们吃,你们就吃!”杨晚伊挑了一筷子面条,吃进嘴里,比白面条的味道稍微好了一点点,但是还是有些难以下咽。 杨晚伊伸手拿起大蒜头,剥了一颗,放在嘴里咬了一口,很辣,赶紧又吃了一口面条,就着吃乐两颗蒜头,才吃完一碗面。 吃面不吃蒜味道少一半,这是当地的口头禅。 杨晚伊放下碗筷,三个妹妹早已吃完,两个弟弟的正在擦嘴。 “都吃完了,那我们现在开一个家庭会议,每个人都参与发言,我先问,你们答,不能说谎,要说出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杨晚伊的目光停留在那个空空的猪油罐子上“想不想以后吃面,都能吃上猪油?” “想” “想不想吃肉?” “想” “想不想住上大瓦房?” “想” 想就好办,杨晚伊笑了“那我今天先立一个家规,只要你们遵守我立的家规,大姐以后就带着你们过上好日子,让你们天天吃肉,住上大瓦房,穿上新衣服,好不好?” “好” “大姐,能不能也买个大电视?”杨晚武满眼都是对大电视的渴望。 这个时候的黑白电视要八九百,彩色电视要两三千,尺寸越大,价格越贵。 整个村子里,只有村长家有大彩电。 杨家三房是整个村子里最穷,家里连一个像样的东西都没有,更何况是黑白电视机,想都不要想。 “行,只要你们能够做到,大家今年就给你们买个电视回来”杨晚伊想过,买不起彩色电视,可以先买个旧黑白电视。 胡萝卜加大棒,这是后世管理上常用的套路。 杨晚伊前世是独生女,一生未婚,没有养过小孩,也不知道怎么教养孩子,但是好歹做过几年管理,平时也没有少看各类视频。 “哇,太好了,大姐,我一定遵守你立下的家规”最难管教的杨晚武第一个投诚,其他人的头点的像招财猫。 杨晚伊笑了,将自己在脑海中思量好的家规先一条一条念了出来。 “家规第一条,家中人人平等,决不允许出现重男轻女的思想。就是重视男孩,轻视女孩的意思” “家规第二条,家中所有人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就像今天一样,吃猪油就一起吃。以后有活也要一起干,每个人要为这个家做贡献,不能自私自利,坐享其成” “家规第三条,家中兄弟姐妹要和睦。年纪大的要友爱年纪小的;年纪小的要尊敬年纪大的,决不可对兄弟姐妹动手,若是发现一次,就扣你们的零花钱” 杨晚伊一时想不到其他的“今天就先定下这三条,剩下的等我想到,再增加,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 “大姐,没有零花钱,怎么扣?”前面的杨晚武都能听懂,虽然他心里对于大姐提出的人人平等,有些不能接受。 但是为了他心心念念的大电视,也都能忍。 可是,零花钱没有,怎么扣? 杨晚伊“从这个月开始,我每个月,给你们每人三块钱的零花钱。月底,我根据你们这个月的表现,给你们发放零花钱,违反家规一次,扣一块钱。” “大姐,我一定会牢记家规,大姐别想扣我钱”最先发言认可的依然是杨晚武,脸上带着三分憨笑。 这个时候的猪肉才两块多一斤,一毛钱可以买两根冰棍,三块钱不少于后世的三十元,对孩子的诱惑非常大。 杨晚伊想起,二十多年后视频上一个名人经常说的一句话“那有什么人才,只要钱给的够多,不是人才也成了人才” 这样的道理用在孩子身上,她觉得很好使。 看,就连最自私自利的杨晚武都第一个站出来,响应她定下的家规要求。 只要给孩子的诱惑足够大,不是好孩子也会慢慢变成好孩子的。 第6章 远亲不如近邻 “大姐,这花生酥糖真的可以卖钱吗?”杨晚尔有些担忧,昨天奶奶走时,就留下了450元,大姐去了一趟集市,就花了掉了一百多,买了这么多白糖和花生,要是不能卖钱,两个弟弟下学期的学费就没有着落。 杨晚伊把做好的花生酥糖,分为大家“你们先尝尝,好不好吃?” 花生酥糖,入口酥脆香甜,几人脸色扬起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答案。 “大姐,好好吃,我还要吃”杨晚武吃完后,舔舔嘴又想拿第二块,却被杨晚尔一把拦下“别吃了,这糖是留着卖钱,给你交学费的” 杨晚武扒开二姐的手,飞快抢了一块,塞进嘴里“吃糖又不违反家规” 杨晚伊把糖又给其他人各自分了一块“只要你们听话,每天帮忙包糖,我给你们按斤算工钱,每人每天再发五块糖,怎么样?” 这花生酥糖的做饭,是前世她刷视频学习的,也是当下这个时代还没有的稀罕糖果,别看杨家三房孩子多又年幼,但是这包糖的活谁都能干,用好了,个个都是劳动力,还不累人。 她将做好的花生酥糖,卖给批发店,赚点加工费,发不了大财,养护姐弟六人促促有余。 也是目前,最适合她做点小本买卖,投资小,风险小,家中每个人都能充当劳动力,就是受益也有点小。 杨家三房的三十多亩地,靠着他们姐弟六人,肯定是种不了的,况且她前世也没有种过地,今生也不指望靠着种地养家糊口。 她脑海里还有很多种做糖果的记忆,若是第一步行得通,以后可以在家办个糖果加工厂,把这些糖果批发到各地,未来日子肯定不会太难。 “好啊,大家只要花生酥糖可以赚钱,我们愿意天天包糖” 中午的家规,下午的花生酥糖,彻底带动了杨家三房的五个孩子,个个对杨晚伊言从计听。 第二日,杨晚伊托着包好的花生酥糖,一家一家在集市上的批发部推销,这些批发店的老板一开始都嫌弃花生酥糖太贵,但是尝过味道后,却忍不住想要吃第二颗。 比集市上千律一遍的薄荷硬糖好吃多了,两百多斤的花生酥糖,分两次跑两个集市,分四家批发部才卖完。 两百多斤花生酥糖,除去材料成本,一斤赚两毛钱的差价,姐弟六人忙活五六个小时共赚了42元。 这个时代,猪肉才两块钱一斤,姐弟六人一天赚的钱,能买21斤猪肉,杨晚伊决定先犒劳一下大家,激励一下日后努力干活的动力。 杨晚伊下午回去的时候,买1斤猪肉,买五斤猪板油,又买3斤猪筒骨,一共才花了6块钱;然后又去集市上花了1块钱买了一大袋的蔬菜,有豆角、青瓜、青椒、西红柿。 晚上,一大盆尖椒豆角炒肉,配上香浓的猪骨汤,让姐弟六人吃得满嘴流油,满脸幸福,晚上包糖时,一个个更加卖力 杨晚伊负责熬糖浆和制作,弟弟妹妹负责包糖纸,这个时代的花生酥糖,三十多个就有一斤,包糖纸的活简单又容易,三个妹妹手脚快,一个小时每人能包20多斤,杨晚武一个小时也能包15斤,最小的杨晚浏一个小时能包10斤,姐弟六人忙活四个多小时,包完了200多斤花生酥糖。 每人按照一分钱一斤算工钱,杨晚伊把白天换好的零钱,给大家发了昨天的工钱,杨晚尔、杨晚珊、杨晚思每人得了5角钱,杨晚武得4角钱,杨晚浏也得2角5分钱。 睡觉前,每个人怀里揣着自己赚的钱,睡得香甜。 杨晚伊每天早上托着花生酥糖跑集市,下午又托着花生酥糖的食材回来,不过几日,村子里就知道街上新出的花生酥糖是出自杨家三房。 “晚伊,听说街上买的很好的花生酥糖,是你们做得?能不能给婶子尝一尝?” “晚伊,你在哪儿学的制糖手艺?能不能也教教我?” “晚伊,都是一个村里,你可不能只顾自己发财,看着我们受穷” “晚伊,你这儿还缺不缺人手?嫂子每天闲在家里也没事做,过来给你帮工,你一天给个快把钱就行了” 杨晚伊托着食材,刚进家门,就被村里的人堵在门口,进不去,这些人白天里,趁着杨晚伊外出,前来跟杨晚尔他们打听,打听了许久,什么也没有打听到,就特意在门口堵着杨晚伊。 这个时代,外出务工还没有兴起,农村里的人,忙完农活,就是整日在牌场打发时间,各家各户的日子都过得紧巴。 杨晚伊也早就想过,自己制作花生酥糖的手艺,定会引来村里人的觊觎,心中也早已想好对策。 “各位婶子,各位嫂子,我杨家三房父母双亡,还欠了两万多的外债,留下我们姐弟六人,实在是生活艰难,不如在场各位日子过得好,幸得这制糖手艺,才勉强度日。” “我知道大家生活都不易,想要挣点钱贴补家用,但是咱们这儿地方不大,销量有效,这花生酥糖做多了,也卖不掉;晚尔,去把我昨日留下来的花生酥糖,拿出来给各位婶子和嫂子分一分” 杨晚尔心中舍不得把花生酥糖分给大家,但是大姐的话,又不敢不听,哭丧着一张脸,每分掉一把糖,心中就心疼几分。 看得杨晚伊有些好笑“各位婶子,各位嫂子,这花生酥糖利薄,杨家三房困难,今天也只能给大家尝个鲜,等我日后多跑跑市场,找到销路,到时再开个糖果加工厂,一定请各位。” 杨家三房的日子过的艰辛,是村子里都知道的事实,杨晚伊这一番话,让在场每一个满足自身优越感的同时,又对杨家三房生出几分同情,市场不大也是事实,再加上杨晚伊送上的花生酥糖,让在场各位都没有意见,捧着分到手的糖,笑眯眯的离开。 “大姐,为何要给她们分糖?”杨晚尔看着空空的盘子,心疼极了,这些分掉的糖足足有五斤多,好几块钱呢。 看着同样疑惑的弟弟妹妹,杨晚伊耐着性子解释“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咱们姐弟六人,失去父母,与村里人交好,万一有个事情,远亲不如近邻!” 第7章 谁是谁非 “晚伊,听说你制糖赚了不少钱,有这好事,你可不能忘了大姑啊”这两天,杨鸿娟听说大侄女制糖赚了不少钱,眼红的要死,不停讨好家中老太太,想要让老太太把制糖秘法也传给自己。 在杨鸿娟的眼中,杨家三房除了自己这个地主家大小姐的老娘,有一些见识,像杨晚伊这种没有见过世面的女孩,那会懂制糖的手艺,所以连着讨好和逼迫了自己老娘两日,才知道老娘是真的不会,也没有藏私,才连忙赶回娘家。 真是无利不起早,想要空手套白狼。 杨晚伊心中冷笑“大姑,想学制糖手艺啊?这个好说,不如大姑先帮我把两万元外债给还了?” “你、你想得美!”杨鸿娟一口气提在胸口,半天咽不下去。 打蛇打七寸,两万元外债,也成了杨晚伊压制这些恶亲戚的法宝。 “哦,大姑也知道自己想得美啊!”杨晚伊想起自己这些天被左邻右舍的人指责,批发店老板给自己说的事情,心中对这个大姑就更没有好感“大姑,做人要有良心,你到处败坏我的名声,说我心狠、不孝,你可有告诉别人,奶奶住在你家,你每月可得150元养老钱?还有我每月给你拿的50元,你可有对人讲?” 杨鸿娟有些心虚,不敢看大侄女的眼睛“听说,你这几日天天买肉吃,你可想过你奶奶?你就是个不孝的” 杨晚伊“大姑,每月200元养老标准,我们三家每月给你150元,我奶奶还吃不上肉,到底是谁不孝?不如我们让在场的各位婶子和嫂子,给我们评评理” “天啊,每个月200元养老标准,这杨家老太太可真是好福气!” “杨家大姑,每月150元的养老钱,那猪肉才两块钱一斤,你咋就舍不得给你老娘买肉吃呢?你太抠门” “杨家大姑,不如把你娘放在我家,我们帮你老娘养老,你们每月把200元给我们,我肯定让你娘每顿都吃上肉” “是啊,杨家大姑,你弟弟去世,留下六个侄女侄儿,还有两万元的外债,你不但不帮衬,还回娘家来捞好处,太凉薄。” 这些帮着说好话的人,都是拿了杨晚伊花生酥糖的人。 “你们懂了啥?我娘每个月都要吃药的,150元留着吃药都不够,哪儿有余钱买肉”杨鸿娟被围观的人一阵指责,连忙找了一个借口为自己开脱。 杨晚伊知道今日若是不压制住这个大姑的气焰,还不知道来日会惹出什么麻烦“大姑,可是你将奶奶气着了?奶奶在家的时候,每月可不用吃那么药。大姑,你这样是不对的,你平日里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奶奶,奶奶心气顺了,身体好了,自然是不会生病的” “对啊,杨家大姑,做人要有良心,你每个月拿了150元,可要好吃好吃伺候着你娘” “是啊,杨家大姑,若是你不愿意伺候你娘,可以把你娘安置在我家,每月150元的生活标准,我定会好吃好吃伺候着” 杨鸿娟一阵气闷,本想逼迫大侄女交出花生酥糖的制作法子,不曾想一开口就落了下乘,让她这样灰溜溜回去,实在太不甘心;她左顾右看,盯上杨晚伊挂在车把上的猪肉和苹果,直接上手拿了就准备走。 杨晚伊伸手拦了一下,却被杨鸿娟顺势一推,坐倒在地上,杨家五个孩子看见大姐刚买回来的肉和苹果被抢走,一个个都上前去拉扯杨鸿娟。 “大姑,这是我们的肉” “大姑,这是我们的苹果” “呜呜,大姑,别抢我们的肉” 杨鸿娟连推带阻把五个孩子推开,领着抢来的猪肉和苹果,嘟嘟囔囔说道“死丫头片子,吃什么肉?这些是拿回去孝敬你奶奶的” “杨家大姑,你这做得过分了” “是啊,弟弟死了,不但不帮衬,还跑回娘家欺负几个孩子” “杨家大姑,太没有良心” 杨鸿娟又推开人群,一边跑一边喊道“我杨家三房的事情,管你们屁事,咸吃萝卜淡操心,这些是拿回去孝敬我娘的,我娘这么大年纪,这好东西能吃几年?他们这些孩子,以后能吃的日子长着呢,也不怕折了自己福气” 杨晚伊看着杨鸿娟离去的背影笑了,刚才她是故意摔在地上,就是想要村里的婶子和嫂子看清楚大姑的真面目。 在原身的前世记忆中,这个大姑可就是个隔三差五回来捞好处的主,占了杨晚伊的便宜,还到处败坏杨晚伊的名声。 杨晚伊又拿了一些花生酥糖分给在场的婶子和嫂子“各位婶子,各位嫂子,刚才幸得你们仗言,才没有让我大姑欺负我们几个。我那大姑不是个好惹的,到处说我心狠,把奶奶赶出家门。实际上,是我奶奶年岁大了,待在家中天天想着我去世的父亲,对身子不好,我才想着将奶奶送去姑姑家,想着有亲生女儿作陪,奶奶的晚年能够高兴一些” “哎,当初我们商议好,奶奶每月的养老钱按照200元的标准,每人每月出50元,我大姑抢着把奶奶接到自己家中,临了还倒打一耙,到处败坏我的名声,还请各位婶子、各位嫂子,日后能够帮主持公道” “一定一定,晚伊是个好样的,独自一人挑起家中负担,抚养弟弟妹妹,还每月给奶奶出50元养老钱,真是不容易啊” “晚伊,你放心,以后杨家大姑再敢败坏你名声,我们定要将今日之事,跟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对的,对的,这杨家大姑是个心狠的” 今日杨鸿娟的这一波骚操作,都看在众人眼里,再加上杨晚伊送出去的花生酥糖,在场好事的嫂子和婶子,一定会帮忙把杨鸿娟的所作所为散播出去,到时,谁是谁非,自有评说。 杨鸿娟拎着抢来的猪肉和苹果,心中十分不平,一回家就找老太太诉苦“娘啊,晚伊那个死丫头片子,天天在家吃肉,吃苹果,一点儿都不惦记着你,这是大不孝啊!” 老太太一听火冒三丈“她个死丫头片子,天天吃肉,也不怕折了福气” 杨鸿娟“娘,我寻思着那死丫头将你送到我这儿养老,就是个大阴谋,她一定是得到咱们杨家祖上传下来的秘方,一人私吞秘方,挣了银钱,在家作威作福,我听街上买肉的人说,那个死丫头片子,天天一斤猪肉,三斤猪筒骨的吃着,一点儿都不惦记娘啊” 老太太吞了吞口水“那个死丫头真赚到钱了?” 杨鸿娟想要得到制糖秘法,又不想丢了150元的养老钱,就靠近老太太耳边悄悄说道“娘,咱们不能让晚伊那个死丫头片子,一个人落了好处,不如你先回去住两天,把制糖的秘法学来,我再接你回来,到底天天让你喝骨头,天天吃肉” 第8章 抢了我们家的肉 “杨晚武,你是不是偷家中的钱了?”杨晚武用自己挣得钱,去村里小卖铺买了好几个弹珠,刚出门,就被村里的小伙伴拦住。 杨晚武把下巴扬得高高的“才没有呢,这钱是我自己挣得?” “你骗人,你们杨家三房是村里最穷的” “那是以前,现在大姐带着我们做花生酥糖,我每天都能靠着自己包糖纸挣钱”杨晚武说起这个,心里骄傲极了,自从跟着大姐做糖这段时间,家里生活改善了很多,每天都有肉吃,也有肉汤喝,自己都长得壮实不少。 “杨晚武,你家做的花生糖好吃的很,能不能给我吃一块?” “花生酥糖啊,大姐每天都给我们吃五块呢,我都吃腻了,你想吃,要等明天了,今天的我已经分完了”杨晚武最近很得意,前一阵子村里的小孩,见到他都在背后议论他是无父无母的孤儿,说他很可怜。 可是自从家里开始做花生酥糖起,现在村里的小朋友,为了吃点花生酥糖,每天跟在他屁股后面,跑前跑后,好言好语的哄着他,让他特别有成就感。 这些都是因为大姐当家,心中对大姐更加崇拜,暗暗发誓,一定要听大姐的话,早点买个电视机,这样其他小朋友才会更加羡慕他。 杨晚浏这边情况也一样,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抢着跟他玩,跑前跑后想要换他的糖吃,不过他才不上当,花生酥糖那么好吃,他还没有吃腻,才舍不得给小朋友吃。 只要把大姐做糖剩下的糖渣子分一些给小朋友,就能得到很多小朋友的维护。 “杨晚尔,听说你大姐带着你们做糖,赚了不少钱,是不是真的?做糖真的这么赚钱吗?”杨丹珍与杨晚尔一样大,对于这阵子关于杨家三房的消息,十分关注,今天在地里干活,终于碰上杨晚尔三姐妹,就忍不住问了。 “赚钱那有那么容易,我们姐弟六人,每天忙活好几个时辰,也就赚了不到十块钱的差价”杨晚尔摸摸自己这阵子攒的钱,按照大姐教的说道。 杨丹珍撇撇嘴“又不跟你借钱,装什么穷,听说你们天天都吃肉” 杨晚尔“那是我大姐说的,我们姐弟六人还在长个,吃好点儿,长高点儿,将来才能挣更多钱。别看挣了十块钱,除去我们姐弟六人的日常开支,每天还剩不到六块钱,月底还要承担奶奶的50元养老钱” 杨丹珍半信半疑“真的?一天只能挣十块钱?” “真的,骗你做啥?别看我们一天能赚十块钱,但是赚的都是辛苦钱,你看,我大姐每天早上很早就出门去跑市场,下午还要回来做糖,地里的活都是我们姐妹三人做的,要是真能赚很多,我们为何穿的都还是旧衣服?”杨晚尔现在兜里有钱,再加上这阵子好吃好喝供着,往日里的自卑少了许多,说话也利索不少。 看着杨晚尔、杨晚珊、杨晚思身上穿的旧的衣服,杨丹珍心中升起几分优越感,说话的强调也有些不同“按理说一天十块钱,也不少了,可是架不住你们杨家三房负担重,除去你们姐弟六人的日常开支,还有你奶奶的养老钱,也剩不下多少,还有两万多的外债要还,压力确实很大,真为你未来担忧” 一番对比之后,杨丹珍揣着满满的优越感离去。 杨晚尔与两个妹妹相视一笑,这些是大姐早就交代好的。 “走,回家做饭,算着时间,大姐应该也快回来了” 杨晚尔带着两个妹妹回到家门口,就见到大姑带着奶奶已坐在院子里。 三姐妹吓得心中发颤,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迎上去“奶奶,你怎么回来了?” 老太太在院子里等了许久,都没有进去家门,心中早就窝了一口气,再看到三个孙女的气色都好了不少,脸色都长肉了,想起女儿说的天天吃肉,火冒三丈“死丫头片子,还不赶快开门?要把我这个老婆子晒死才甘心?” 杨晚武和杨晚浏年纪小,去地里不但帮不上,还容易添乱,留在家中又怕惹出事情,所以这段时间,杨晚伊出门跑市场,三个妹妹去地里干活,两个弟弟就放出去玩,家里的门都上了锁。 杨晚尔战战兢兢想要去开门,被杨晚思拉住“二姐,我们等大姐回来” 老太太拿着拐杖就朝杨晚思身上轮“你个死丫头片子,不安好心,大不孝,想要晒死我这个老婆子,还不赶快去开门” 杨晚思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二姐,千万别开门,想想大姐这段时间,跟我们讲的故事?父慈子孝,奶奶不慈在前,算不得上咱们不孝” 杨晚尔握着手中的钥匙,壮壮胆子“奶奶,大姐这个月已经把养老钱给了大姑,你为何上门?” “反了天啊,反了天啊,这几个死丫头片子,翅膀都长硬了,都不把我这个老婆子放在眼中”老太太一看平日里很好拿捏的三个孙女都不听自己的话,又重演又哭又闹的戏码。 “儿啊,我苦命的儿啊,你为何不将我这个老婆子带走啊,留下我受你这几个不孝女的气啊,呜呜呜” 杨鸿娟在一旁添油加醋威胁道“晚尔,你知不知道什么是孝道?你这样不孝,将来肯定找不到好婆家的” 杨鸿娟一开口,杨晚尔心中更加不安,越发觉得奶奶和大姑来者不善,更不敢开门。 “儿啊,我苦命的儿啊,你咋不把这些不听话的死丫头片子都带走呢?” “晚尔,先把门打开,让你奶奶进去喝点水?” “不孝子孙呢,要渴死我啊!” 老太太带着杨鸿娟你一嗓子我一嗓子嚎的,左邻右舍喜欢看热闹的妇人都出来。 一个平日里就与杨鸿娟有些不合的妇人,撇撇嘴扬眉说道“杨家大姑,这是怎么了?你不是前两天才回来抢了肉,今天怎么又来了?” 杨鸿娟一口气堵在心中“管你屁事,不会说话闭嘴,什么叫我抢肉,明明是几个孩子孝敬他奶奶的” 杨晚武从外面冲了进来“胡说,就是你抢了我们家的肉,你个老不羞的,今天又要干吗?” 杨鸿娟被侄儿拆台,气的脸色通红,拉了拉老太太。 老太太见到自己平日里最宠的大孙子,停止了哭嚎“我的小武啊,快让奶奶看看,这段时间,都瘦了,哎呀,我可怜的大孙子,没有奶奶照顾,定是被这几个死丫头片子欺负了,看看我孙子瘦的” 杨晚武这段时间被杨晚伊每天一个小故事引导着,早不像以前那样对老太太言从计听,再加上又是护食的,说话不甚好听“奶奶,你眼瞎啊,我明明长壮实不少,大姐都说我变好看了。奶奶,大姐不是每月给了你50块钱养老,你回来干啥?不会是要跟我抢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