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咸鱼开始无敌》 第1章 天上掉下神仙小道士 啊~~呀! 李盛唐拍拍摔疼的屁股,从地上爬起来一看,顿时傻眼了。 自己不是进了穿梭戒指了嘛,原本以为自己会平平安安地落地,然后就闷头搞自己发财大计。 穿梭啊,就是高级倒爷,在两个平行空间穿来穿去、倒来倒去。 可眼下是怎么回事,怎么一眨眼就到了一个好像宫殿一样的大宅子里了。 难道是穿梭姿势不对? 还是穿梭中撞了鬼? 撞到哪位神仙了? 再或是这穿梭戒指制造者……“老子李耳”搞鬼? 略微有点惊慌之后,李盛唐立刻打量四周,转头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就见距他十几米远,一个亭子,坐着两个人,目瞪口呆盯着他。 李盛唐下意识做防备姿势看着两人,大声问:“你们是谁?” 问完之后,他有点纳闷,因为这两人穿的很有意思。 这是两个身着交领袍子、头带莲花冠的年轻人,一个比较年轻,肤色也白些,另一个则是大汉。 呵呵,果然是到了唐朝,给我穿梭戒指的“老子”李耳没骗我。 这不是年轻时的李世民吗? 之所以能一眼就认出来,是因为李盛唐在穿梭之前,可是做了老长时间功课的。 这个年轻人正是秦王李世民,旁边这个大汉是他的心腹独孤彦云。 他二人原本在亭子里对饮,但是喝得不多。 一壶酒,两个人喝。 气氛很凝重,两个人都有心事,很重的心事。 独孤彦云给李世民倒了一杯,自己也倒了一杯。 李世民拿起酒杯,一口闷了。 这酒相比高度酒来说,很没劲很淡,还有些甜,不过口感很好,正是鼎鼎大名的三勒浆,很贵。 他一口闷了,才抬眼,就见从空中掉下一个人,噗通一声掉在亭子十几步开外。 李盛唐的心比较大,好听点的说词,就是比较沉稳,看到有人之后,竟然不慌了,还好这里不是荒效野外。 这两人有心事,很重的心事,从这脸上能看得出来,虽然见着自己从天而降很有些意外,可仍然难掩心中的忐忑。 正在这时,年轻的李世民回过神了,脸露惊喜,用浓重太原口音问李盛唐,“你是神仙么?是上天派来帮孤的么?” 李世民这话是随口说的,他当然不会相信李盛唐是个神仙。 在他眼里,李盛唐除了长得特别帅以外,没有别的长处。 李盛唐的长相嘛,要特别说一下,一米八五、六的身高,与李世民的身高相仿佛,面白如玉、长相俊俏、折扇轻摇、风度翩翩,连李世民都觉得帅气十分。 独孤彦云呵呵笑了笑,仿佛是不要这么沉闷,想把这古怪和忐忑的气氛赶走,“谁知道呢,或许真是神仙下凡游戏人间。” 他们明天要做大事,天大的事。 既然是李世民当面,那怎么也得装装逼,至少要装出一幅世外高人的模样。 李盛唐心念一动,从戒指里抽出一把折扇,素面朝天。 李世民一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李盛唐,突然就见他手里多了一件物事。 凭空生物?! 卧槽,这真的是神仙啊! 折扇起源于宋代端拱元年(988年),唐朝现在还没有。 所以,李世民不认识此物,但他从李盛唐的动作上能看懂,这是扇子。 只见李盛唐轻摇折扇,仙风道骨,丝毫不在意面前二人,似乎思索甚么,昂首望天、飘然物外。 果然是神仙啊! 李世民就暗绰绰想,真是神仙呀,就凭这仙风道骨的作派,绝对是! 独孤彦云顺着李世民的目光,看着李盛唐一派仙人的样子,心中也是暗道,真特么的帅! 岂止是独孤彦云觉得李盛唐帅呆了,就连李世民也觉得他很帅、又年轻又帅。 而无论是李世民还是独孤彦云也都是帅哥,他俩都能觉得李盛唐很帅,可见李盛唐确实长得帅! 其实,李盛唐根本不是在思考问题,而是因为他的脑海里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至于拿出折扇,这只是他的一个习惯性动作,折扇不离手而已。 叮,恭喜宿主第一次成功穿梭到大唐! 叮,恭喜宿主激活最强练摊系统,宿主获得练摊新手大礼包! 叮,是否打开大礼包? 穿越嘛,没有系统象什么话,一个合格的时空穿梭者,系统,那得是必须的! 那还等什么呢,快点儿打开! 叮,恭喜宿主获得易经洗髓丹一枚! 叮,恭喜宿主获得无上轻功凌波微步! 叮,恭喜宿主获得老子法相! 叮,恭喜宿主获得屠龙刀! 叮,恭喜宿主获得技能百步穿杨! 叮,提示宿主,易经洗髓丹现在是否服用? 服用! 叮,易经洗髓丹已服用,宿主是否想看看现在的身体状况? 是! 系统打开,李盛唐看到了自己的属性。 宿主:李盛唐 二十岁 大学本科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才毕业 战力:90 政治:95 智力:95 统帅:95 气运:70 这个属性即使放到文臣、武将中,也是极高了。 原先的属性,他并不知道,但他知道,前面四个属性当中,只要有一个能到90,就是已经是了不得的存在。 他前四项属性,居然全部都达到了90以上,可见易经洗髓丹效果恐怖。 李世民突然站起、走出亭子,缓步走到李盛唐面前,“敢问小道长,从何方而来?” 小道长? 李盛唐看看自己的衣服,一袭白衣胜雪,手持折扇,很好,果然达到预期效果; 到了唐朝肯定得装扮成道士呀,否则你一个外地人,能做什么? 因为,唐朝的道士,社会地位高啊! “贫道,从来处来!” 呃,李世民来了兴趣,这小道长有意思啊! “那么,敢问小道长,又到何处去?又是怎么从天下掉下来的?” “贫道自是到去处去,至于怎么从天下掉下来的,这话说起来就长了,家师相中了一个宝贝,需要大量金钱; 所以,我是来卖宝贝的,哎,敢问此地是何处,现在是什么年间?” 家师? 什么年间? 果然是世外高人啊,一定是久居高山大川,竟然不知道凡尘现在是什么年间? 李世民回答,“此地是长安,如今是武德九年六月初三。” 李盛唐右手拇指与中指不自觉地不断相触,嘴里念念有词,这是李盛唐思考问题的习惯动作; 可在李世民眼里却是另外一番意味。 这是在掐指推算天机吗? 李盛唐一惊一乍,“呀,不好,这时日真是选得不好,这几日不宜做生意,啧,还得在此住下了呢,这可有点麻烦。” 李世民,眼神闪烁、光芒明灭,脸色狂变,胸膛起伏不定,紧紧的盯着李盛唐,沉声问:“为何?” 李盛唐微微颔首,莫测高深,“明日长安城兵荒马乱、鸡犬不宁,有大事发生。” 李世民震惊万分,不止是李世民震惊,独孤彦云也是震惊万分! 独孤彦云腰间挎刀,紧张环视亭子四周,确定有没有其他人在这。 李世民按捺住心中震惊,身子不自觉前倾,几乎想伸双手按在李盛唐的肩膀上,但突又觉得不妥,手伸一半又收了回去。 他非常迫切问,“请教小道长,现今这长安城一片升平祥和,明日何来就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了?” 其实李世民心里很清楚,明日他将要发动兵变、夺位逼宫,杀了李建成,夺取太子之位。 这就是……玄武门兵变! 今天是武德九年六月初三,明日就是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玄武门兵变的日子。 现在的长安城看似平静,其实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 自己要造反的事情居然被人给说破了,李世民惊恐交加,如同见鬼,不,是见了仙。 李盛唐看李世民焦急的样子,却不愿意再说了,现代社会可以随便编排李世民,在大唐可不行,说错了是要掉脑袋的。 李盛唐故作好心出言安慰,“这几日都不适合我做生意,我得找个地方躲着不出门为好。不过呢,这乱子也不会长,三天后,长安城一切如故,所以,你也不必担忧。” 玄武门之变后第三天,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一切军国大事由他主持,李渊被迫成为太上皇,退居大安宫。 玄武门兵变的动乱很快结束,所以,李盛唐才说不必担忧。 李世民震惊,这话几个意思? 三天之后,就一切如常了? 是自己兵变成功了,还是兵变失败了? “小道长,能否细说?”李世民目光灼灼,恨不得直接问,本王到底有没有杀掉李建成,兵变成功了吗? 第4章 有杀意,赶紧溜吧 就在此时,李盛唐突然问起独孤彦云,“不行了,我要出恭,请问怎么办?” 独孤彦云下意识地打了一手势,比划着坑厕路线,直走出园子,再右拐直走就是坑厕。 李盛唐身形一转,脚下似乎凌波微步一般,顺带把石桌上的十块金开元通宝顺进了戒指,挨着李世民闪出了亭子,几步就到了园子圆门,再一拐,就消失了身影。 因为李盛唐感受到了独孤彦云的杀意,这是想要杀人灭口哇,那怎么办? 三十六计,溜之大吉啊! 咱可是受了老子李耳先生的托付,来大唐帮助李世民的,可回过头来却被李世民的手下不明不白的给杀了,你说这算什么事么? 所以,跑,能跑多远就多远,跑到他们意想不到的地方躲上几天,李世民这几天很忙,等他兵变成功、大局底定,他还会杀自己吗? 感激都来不及呢! 至于能不能跑得掉? 这不是系统才给了一个凌波微步无上轻功么,权当多练习、练习了。 这小道士借机尿遁了,此时,独孤彦云也回过味来了,连忙追出园子,站在园子圆门处张望,却看不到李盛唐的影子了。 “哼,这家伙步法竟然如此高明,跑得倒是快!” 李盛唐走了,留下独孤彦云和李世民懵逼地坐在亭子里。 李世民和独孤彦云都是沙场老将,上过沙场,打过老仗,身手也算是不错,但是刚才却被李盛唐的身法震惊了。 不过眨眼的功夫,李盛唐居然就消失了! “追!”李世民才反应过来,慌忙和独孤彦云出了府。 到了大街前,却根本见不到李盛唐的影子,早已经不见了。 李盛唐说破了明天所有的事情,李世民拿捏不住李盛唐到底什么来头。 “怎么办?怎么就不见了。”独孤彦云急死了。 他不知道是不是计划泄露,还是说李盛唐确实是神仙下凡。 李世民转身扯住府门前一个侍卫,喝问道:“刚才的小道士往哪跑了?” “王爷,卑职没看见有小道士啊。” 完了,这人跑没影了,该不会跑到东宫去告发我? 侍卫被吓到了。 李世民的王霸之气显露,震慑到了这侍卫。 “王爷,卑职真没见到有小道士!” 看侍卫的样子不像撒谎,李世民无奈地松开手。 这些侍卫都是他从玄甲军中精挑细选而来,忠心是不用怀疑的! 但是,明日玄武门兵变是多么重要的事,今日可不能再节外生枝。 独孤彦云拉着李世民,低声说道:“我们进府说。” 李世民点头,二人又进了秦王府。 进了秦王府,前院一切正常,仆人们在洒扫,一切都很安宁,井水无波。 李世民快步进了密室,长孙无垢和其他准备起事的大臣在低声商议明天的起事。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尉迟恭、程咬金、秦琼、段志玄、侯君集、屈突通、张士贵等人都在这里候着。 李世民进来,众人起身见礼,“秦王殿下。” 李世民和独孤彦云进来,面色十分沉重,看样子遇到了甚么大事儿。 “二郎,今日的酒喝得不顺心吗?”几天后的皇后长孙无姤问。 李世民在家里排行第二,关系好的不称秦王,当面称呼其二郎,也有许多人背后称其为李二郎、李二。 李世民坐下来,长孙无姤给他倒了一杯茶。 李世民喝了一口,却始终一言不发。 看他这个样子,其他将臣都着急了。 “殿下,是不是李建成那边有所准备了?” “我等誓死追随,殿下不用担心。” “大不了就死拼一场,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场的都是打过仗的将臣,都十分有血性。 李世民沉默不语,心中还在想李盛唐到底是李建成的探子还是神仙。 房玄龄见李世民不说话,转身问独孤彦云,“彦云,发生了什么事情?” 众人都看着独孤彦云,等他说话。 独孤彦云看了李世民一眼,等他的命令,到底要不要把李盛唐这个人说出来。 李世民犹豫片刻,终于甚么都没有说。 这个事情太过离奇,从天上掉下一个人,非常清楚明天将要发生的事,这事如何跟他们解释,难道说我们尚未行动,李盛唐已经知道我们明日的成败了? 消息泄露,这不是动摇军心吗? 李世民一字一顿地说道,“无事,我们只是觉得李建成那边或许有所察觉,但是问题应该不大,明日还是按照我们的计划行事。” 李世民想说按照李盛唐说的事情重新计划,但是想想不靠谱,李盛唐到底是什么人,还不确定呢。 此时按照李盛唐的话改变计划,只会动摇士气。 “按照原定计划进行!”李世民斩钉截铁地说。 搞兵变这样的大事,绝对不能有任何犹豫,否则首鼠两端、犹犹豫豫,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臣遵命!” 众将拜道。 众将出了秦王府,按照计划行事。 长孙无垢看李世民的样子,知道他心中其实还有疑问。 他们结婚这么久,长孙无垢非常了解李世民,知道李世民的心思。 “二郎,到底怎么了,发生了甚么事了吗?”长孙无垢问。 李世民沉默不语。 长孙无垢又问独孤彦云:“彦云,到底发生了什么?” 长孙无垢虽然是秦王妃,但李盛唐这个事情太离奇,独孤彦云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他就等李世民的意思。 李世民缓缓开口宽慰:“无事,观音婢宽心便是。” 长孙无垢了解李世民,若非不可说,他绝对会告诉自己的,至于现在连自己这个枕边人都不能说的事情,她自然不会再问。 “二郎,冥冥中自有天意,无需多虑。”长孙无垢也出言宽慰起李世民。 听了长孙无垢的话,李世民又想起李盛唐的话“李世民是天命之子”,突然就感觉安心了不少。 “好,今晚好好休息,明日做大事。”李世民眼神坚毅道。 …… 第二天,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天阴未雨。 玄武门外,有两匹马缓缓进来。 马背上是两个男子,一个身穿明黄太子服,另一个穿着紫色袍服,这二人正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昨天晚上,李渊宣召让他们进入临湖殿面圣。 他们听到了宫中传出的消息,李世民在李渊面前告发他们秽~乱~后~宫,和李渊的妃子有~染,甚至说有些皇子是他们的种,兹事体大,必须当面解释,李建成和李元吉岂敢不去。 其实这个事情很难说,因为李渊称帝后,疯狂选妃,而这些妃子知道,她们生下来的皇子太年幼,必须依附于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些年长的皇子,这是人之常情么。 而李建成是太子,而且经常奉承巴结她们,两边关系自然好,再看李世民呢,他忙着打仗,而且性格耿直,不屑于这样做。 所以妃子们在李渊面前经常说李世民的坏话,替李建成说好话,至于李建成是否和妃子们有染,这就不好说了,谁又知道呢。 六月的天气,虽然是早上,却仍旧酷热难耐,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让人心烦意乱。 李建成和李元吉没有怀疑此中有诈,骑着马缓缓进了玄武门。 “大哥,等下我们非但要坚决的否认,还要反咬一口,就说是他秦王才和妃子们有染。”李元吉怒道。 李建成冷笑,“秦王以为自己手下武将多,建立的军功大,就能够翻盘?太天真了,不知道宫斗必须吹枕边风嘛。” 此话是有原因的,李建成收买了李渊身边几个得宠的妃子,她们都帮着李建成说好话,李世民就落了下风。 “那倒是,秦王府的人就只知道打仗,哪懂这些世事。”李元吉冷笑道。 两匹马走在路上,两边静悄悄的,连聒噪的知了都停止了叫声。 李元吉就感觉到奇怪了。 他们也是从战场过来的,如果战场有埋伏,最明显的不是什么鸟兽奔走,而是没有虫鸣声。 而眼下这种情况,就说明了有问题! “大哥,不对,可能有埋伏!”李元吉警觉地说道。 李建成也察觉到了异常,果断说道:“走,回东宫。” 就在两人转身要走的时候,李世民从身后骑着马出来喊道:“太子、齐王,父皇在临湖殿等着呢,为什么就走了。” 李建成、李元吉一回头看向东方,拂晓之下,一群黑压压的武士向他们走来。 为首的正是秦王李世民。 太子李建成呆立,没有当时反应过来,而齐王元吉三次搭出弓箭来射,但是弓弦就是搭不上,身经百战的李元吉这个时候也紧张了。 而且二人也觉得李世民不敢真的杀他们。 我是你大哥,我是太子,你对我下手,应该吗?可能吗? 太子脑中充满了无数个假设。 但是李世民是什么人? 带着几百人面对上万人的军队都没怕过。 那么多年的厉兵秣马,忍气吞声就是为了这一刻。 史书说得非常清楚,李世民毫不犹豫直接一箭射向李建成,李建成当场中箭身亡。 这说明李世民完全是搭好弓箭以后才大喊了一声。 虽然太子没动,李元吉搭弓射李世民,可李世民却瞄准的是太子。 完全不在乎你李元吉,好不好! 因为,李世民非常清楚谁对他来说更重要。哪怕是自己身中一箭,也要先射死李建成。 自己的命运,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其后发生的事,果然皆一如李盛唐所说,李世民顺利实现了夺位、逼宫、夺权,顺利登基,当李世民再回首想想这其中的一切,特别是遇到了李盛唐开始,一切如同作梦一般。